您有新信

 
Re: 請問「三法印」語出何典?
#1
邱大剛
※ 引述《bv4pr (BBCALL)》之銘言:
> ※ 引述《Fermat (費瑪)》之銘言:
> >   『雜阿含經』雖集成三句,但沒有稱之為法印。集為一聚而名為三法印的,
> > 出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 必須要知道世尊唯一提到及承認的聖法印是《雜阿含經》卷3 八○經:
>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
> ^^^^^^^^^^^^^^^^^^^^^^^^^^^^^^^^^^^^^^^^^^^^^^^^^^^^^^^^^^^^^^^^^^^^^^^^^^^^
> 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如是廣說。」

    我最近終於了解,原來聖法印跟三法印完全是同一回事,
也就是以三三昧印證佛說。

    其實《雜阿含經》卷3第80經就可以拆出「空三昧」、
「無相三昧」、「無願(無作)三昧」,這三者的各自成
果(結論)即可對映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涅槃寂滅」。詳細的可參考大藏經阿含部的「佛說聖法印
經」,或是本版「空性聖法印」一文。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Sun Nov 23 15:43:32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三法印」語出何典?
#2
邱大剛
※ 引述《sici1 (sici1)》之銘言:
> > > >   『雜阿含經』雖集成三句,但沒有稱之為法印。集為一聚而名為三法印的
> > > > 出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 > > 必須要知道世尊唯一提到及承認的聖法印是《雜阿含經》卷3 八○經:
> > >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
> > > 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如是廣說。」
> >     我最近終於了解,原來聖法印跟三法印完全是同一回事,
> > 也就是以三三昧印證佛說。
>      提供一篇1992年的舊論文,有學者很早以前就提到了~~

    以下你列出來的二篇,都沒有講三三昧最後結論就是三法印喔。

> 《雜80經》以三三昧說為「聖法印」,以三三昧為「知見清淨」法門;
> ......
> ;非常重要之《雜80經》無相當南傳經典可資對照,甚為遺憾
> 。(~~sici案:目前查到的是22相應,60經~~)
> 然北傳經典中,本經有別出二經─
> 1.西晉,法護譯《佛說聖法印經(`ariya dhammamudda`)》、
> 2.宋施護譯《佛說法印經》;

    這些我們許多人剛學佛前兩年就知道了,似乎沒有額外的資訊。

> >     以前讀學術文件時學者講得亂七八糟,把這三三昧變
> > 成文字上的變化,沒想到原來在佛經當中就講得那麼清楚
> > 了。
>       不是所有學術文件都這樣啦! 也有不錯的可參考~~
> 五.空三昧與、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

    以下也沒提到三三昧與三法印的關係。

    「聖法印」與「三法印」被許多人認為是不同的,甚至在
某些人拿來對打說聖法印才是對的。結果其實雜阿含80經和法
印經一搭配起來,才知道根本是同一件事情。

    雜阿含80經又講三三昧,又講聖法印,因此大家都知道三
三昧是聖法印,這本來就該知道的,任何好好看過80經的人都
該知道。不過若沒深入思惟,很多人會忽略掉其實聖法印根本
就是三法印。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Mon Nov 24 12:27:57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三法印」語出何典?
#3
Heaven
大剛談到的雜阿含數經我還沒看,不過因為之前看過阿毘達摩談及三解脫門,
我也覺得整理的不錯,先提供該論的觀點,供大家一併參考。

論中是先提行者先修習「止觀」,當修觀之「觀智」到達頂點時,行者觀照
「三相」之一,即「無常、苦、無我」之一。

觀「無我」而趣向解脫者,此門名為「空解脫門」。
觀「無常」而趣向解脫者,此門名為「無想(相)解脫門」。
觀「苦」而趣向解脫者,此門名為「無願解脫門」。

換句話說,「無常、苦、無我」是一切有為法的三種性質。
而觀智成熟的行者擇一而觀照,即依三解脫門之一而趨向解脫--涅槃。

然而以上只是分類法,只要證入解脫,都同時擁有空、無相、無願的素質。

*** *** ***

三法印有時被說成四法印,即再加上「一切行苦」。

若依此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行苦」三者剛好是「三解脫門」的觀照入手處
,而依三解脫門而解脫者,皆為涅槃,也必符合「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 -> 空解脫門  \
諸法無我 -> 無相解脫門 - 涅槃
一切行苦 -> 無願解脫門 /

若依阿毘達摩,我的理解如上,等我找時間研究經典,再看看是否能相對應了。

    heaven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Mon Nov 24 14:34:02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三法印」語出何典?
#4
邱大剛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 大剛談到的雜阿含數經我還沒看,不過因為之前看過阿毘達摩談及三解脫門,

    聽說南傳提到「三解脫門」方面的經典殘缺較嚴重,因此定義
不清,大多是靠後來的論來補的。

> 論中是先提行者先修習「止觀」,當修觀之「觀智」到達頂點時,行者觀照
> 「三相」之一,即「無常、苦、無我」之一。
> 觀「無我」而趣向解脫者,此門名為「空解脫門」。
> 觀「無常」而趣向解脫者,此門名為「無想(相)解脫門」。
> 觀「苦」而趣向解脫者,此門名為「無願解脫門」。
> 換句話說,「無常、苦、無我」是一切有為法的三種性質。

    這是一種說法,不過若與雜阿含80經及兩部法印經的另譯來看,
有次第上蠻不合理的地方。

    印老就是說南傳在這三者的次第和北傳差很多啦,不過他老人
家沒去指出誰錯,只是說差很多。哪種說法較不合理,佛經中即可
看出。

> 若依阿毘達摩,我的理解如上,等我找時間研究經典,再看看是否能相對應了。

    先前我略加讀過,南傳經典這方面殘缺較嚴重,所以若就經藏
而言,南傳比較沒法討論。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Mon Nov 24 15:44:59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三法印」語出何典?
#5
Heaven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 > 論中是先提行者先修習「止觀」,當修觀之「觀智」到達頂點時,行者觀照
> > 「三相」之一,即「無常、苦、無我」之一。
> > 觀「無我」而趣向解脫者,此門名為「空解脫門」。
> > 觀「無常」而趣向解脫者,此門名為「無想(相)解脫門」。
> > 觀「苦」而趣向解脫者,此門名為「無願解脫門」。
> > 換句話說,「無常、苦、無我」是一切有為法的三種性質。
>     這是一種說法,不過若與雜阿含80經及兩部法印經的另譯來看,
> 有次第上蠻不合理的地方。

今天讀到 80 經, 阿含經與阿毘達摩的次第果然差很多,
這得記起來...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Thu Dec 4 03:14:12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三法印」語出何典?
#6
Heaven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三昧是聖法印,這本來就該知道的,任何好好看過80經的人都
> 該知道。不過若沒深入思惟,很多人會忽略掉其實聖法印根本
> 就是三法印。
>     我還看過大師的論文講說「三三昧本來是空、無相、無所
> 有,結果在後期改變為空、無相、無願」,把「無所有三昧」
> 跟「無願三昧」講成不一樣的東西,其實「無願三昧」根本就
> 是「無所有三昧」,「無所有」也就是「涅槃寂滅」,在相關
> 的幾經就講得很清楚了。明明是同一件事,竟然貼了不同的標
> 籤,就被學者誤會了... :Q

可是在 80 經中, 到了 "無所有三昧" , 依然是 "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所以似乎也還不能與 "涅槃寂靜" 直接相應.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Thu Dec 4 03:30:34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三法印」語出何典?
#7
邱大剛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 > 三昧是聖法印,這本來就該知道的,任何好好看過80經的人都
> > 該知道。不過若沒深入思惟,很多人會忽略掉其實聖法印根本
> > 就是三法印。
> >     我還看過大師的論文講說「三三昧本來是空、無相、無所
> > 有,結果在後期改變為空、無相、無願」,把「無所有三昧」
> > 跟「無願三昧」講成不一樣的東西,其實「無願三昧」根本就
> > 是「無所有三昧」,「無所有」也就是「涅槃寂滅」,在相關
> > 的幾經就講得很清楚了。明明是同一件事,竟然貼了不同的標
> > 籤,就被學者誤會了... :Q
> 可是在 80 經中, 到了 "無所有三昧" , 依然是 "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 所以似乎也還不能與 "涅槃寂靜" 直接相應.

    嗯,heaven 看得很細。

    個人認為這邊會牽涉到各三昧的範圍問題,例如「無所有三昧」
是否是從該段開始到最後面斷行、識,如果是包含斷行、識,
那就對應到涅槃寂滅。如果不包含,那麼照此經所述,單靠
無所有三昧還不是涅槃寂滅。

    此經在另外兩個譯本有講得更詳細,可參考。漢譯有這三經,
南傳則都亡佚了,所以在南傳的三三昧只靠後來的一些論師的想
法,而很少佛經為據。謠傳南傳在實修及神通境界的一些經文在
後代整理時都去掉了,不知道有沒有關係。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Thu Dec 4 10:51:56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三法印」語出何典?
#8
Heaven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個人認為這邊會牽涉到各三昧的範圍問題,例如「無所有三昧」
> 是否是從該段開始到最後面斷行、識,如果是包含斷行、識,
> 那就對應到涅槃寂滅。如果不包含,那麼照此經所述,單靠
> 無所有三昧還不是涅槃寂滅。
>     此經在另外兩個譯本有講得更詳細,可參考。漢譯有這三經,
> 南傳則都亡佚了,所以在南傳的三三昧只靠後來的一些論師的想
> 法,而很少佛經為據。謠傳南傳在實修及神通境界的一些經文在
> 後代整理時都去掉了,不知道有沒有關係。

搜尋了一下, 在南傳尼科耶中的確幾乎無三三昧的資料.

再次比對另兩個譯本, 並查了至元錄的記錄, 得知

大正藏 No.104 佛說法印經 , 施護譯本,
指出聖法印即三三昧(三解脫門), 並且沒有提及三三昧尚無法斷 "慢".
此經至元錄是將其歸類在大乘經典, 也的確用字比較有大乘法門的味道.

大正藏 No.103 佛說聖法印經, 竺法護譯本,
此經至元錄指出其與雜阿含卷三(應該就是 80 經)為同經異譯.
並歸在小乘經典.

這個版本的特色是依次談 "觀五蘊無常" -> 空, "觀六塵(境)無相" -> 無相,
"斷貪瞋痴" -> 無所有.

至此三三昧已經談完, 但 "慢" 未斷, 因為斷三毒, 慢卻未斷,
我猜想這裡已是證三果, 四果還沒完全證到.

最後再觀察我與我所, 並深入緣起. 因為在 空三昧 已經有 "識"無常(五蘊無常),
這裡再次談識無常, 所以 "緣起" 應該也是重點之一.

最後終於知見清淨, 名為 "聖法印" .
所以聖法印是最後一步? ==> 空 + 無想 + 無所作 + 聖法印 = 解脫.
或者聖法印是全部?     ==> 三三昧(前三步) + 最後一步 = 總稱 "聖法印"?

聖法印的範圍一時也看不出來... :)

   heaven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Thu Dec 4 16:29:50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三法印」語出何典?
#9
Heaven
補充一下, 雜阿含五六七經質多羅長者有談及三三昧,
不過他似乎把 "無所有三昧" 解釋成四禪八定中的 "無所有處定".
一併供參考.


《雜阿含經》卷21(五六七):「
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
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
心三昧。
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
(CBETA, T02, no. 99, p. 149, c27-p. 150, a4)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Thu Dec 4 16:46:33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三法印」語出何典?
#10
邱大剛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 補充一下, 雜阿含五六七經質多羅長者有談及三三昧,
> 不過他似乎把 "無所有三昧" 解釋成四禪八定中的 "無所有處定".
> 一併供參考.
> 《雜阿含經》卷21(五六七):「
> 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
> 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
> 心三昧。
> 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
> (CBETA, T02, no. 99, p. 149, c27-p. 150, a4)

    這三三昧的過程也包含了四禪及四無色定的過程。因此有「無所有處定」
也是合理的。

    甚至無相三昧跟無想定若有相通也可能合理,只是佛教的無相三昧
有加上佛教的無我觀。

    因此個人用的定義是: 「無願/無作三昧」=無所有三昧+斷我、我所的慧觀
這樣就能包含到涅槃寂滅了 :p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Sat Dec 13 14:51:27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