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經中的「行」
#1
邱大剛
    最近為了雜阿含 57 經,研究了不同經典以及注疏中的「行」
的定義,發現最後的結論很簡單,但是被近代的註解搞得很複雜。
舉例而言,在「丁福保佛學辭典」中,行就只有一種定義。而在
近代的佛學辭典中,行就有非常多種的定義。而我發現原來五蘊
的行跟十二因緣的行,本來就是同一詞、同一義,而且這個意義
就是中文的「行」的意義!

    以下作為歸納,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行的基本定義是「遷流、造作」。「遷流」可指「諸行無常」
的「行」,就是一切有為法,凡是會遷流變化的就不是無為法,
其餘一切會遷流變化的就是有為法,是非常廣義的解釋。「造作」
就是一般用於五蘊、十二因緣的「行」的解釋。而梵文中 Sankhara
有被動、主動兩種用法,被動就是「遷流」,主動就是「造作」。

    用白話中文來說也講得通:「行」估且先解為「行動」,行動
當然有「遷流變化」的意思,也有「造作」的意思。

    而近代佛學辭典的不同的行的定義,其實根本就是把同樣的
定義,舉不同的例子。例如:

* 五蘊中的行:其實就是心理中「造作」(心行)的成份。有什
  麼例子?「意志力」就是心理中的造作的成份。(這部份在一
  些古代論著是寫作「思」,不過這樣容易與「思想」聯想,反
  而跟想蘊搞混了,所以不建議用「思」來討論。)

* 十二因緣的行:其實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行為)的成份。
  有什麼例子?身行、口行、意行。生活上的例子,就是「一念
  無明」(一時失去智慧),所以做了不該做的蠢事(身口意行),
  而這蠢事其實是過去的習氣或其餘惡因所造成的(身口意業)。

    其實「行」這個字的梵文原義跟中文意義極為相近,用法也
極為相近,大家用中文的意義去想就可以了,若要簡單背誦,就
記得五蘊及十二因緣中的「行」就是「造作」的意思就可以了,
而這也是『丁福保佛學辭典中』所列「行」的唯一定義。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Wed Nov 19 23:23:45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