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香港﹐非太多人懂得佛家假名﹐道家有/無等「古代語言哲學」。
只因﹐最初那種「無名/混沌」狀態﹐是最難研究。
當然﹐學者用大堆理論或數據﹐認為對「空」/「無」研究有成。
但現實﹐學者自身並不懂得於生活實踐﹐沒法自在。
即「知」與「悟」之間差別﹐就於「自在」心境 ^^
再推論﹐除你肉眼「看得」到那文字﹐還有你「看不到」的心。
(這刻你說「自己很快樂」五個字﹐等於你感覺到快樂嗎?)
---
但以「文字」作為領地的象牙塔﹐很難放棄領地。
去尋找「看不到(非文字/符號)」的世界﹐那感覺層面問題。
東方古道的難﹐就於看到/看不到之間﹐是講求感應。
故西方於符號邏輯下﹐走不到感應層次﹐只能以酒神精神對應。
(不論全球人類﹐都先有餓的感覺﹐後以相應語言表達)
餓是一種感受﹐「餓」這個字﹐只方便你跟人說。
難道沒有「餓」這個字﹐你就不餓麼?
---
中文系最重視「正音」﹐坦然﹐無論「餓」怎讀﹐怎切韻。
然不論你怎讀錯「餓」﹐還是「現實地」快快找吃吧!
(過去接受中文「學院派」訓練﹐最大得益﹐為用到較多技巧﹐
去表達心中「感覺」)
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當你領悟「道」﹐辭達而已矣。作者有權去寫﹐讀者有權不看。
太多字會死人。五絕二十字﹐可為哲理詩。
漢賦﹐讓你學會大量形容詞﹐都不知生活「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