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舍利弗的一生(The Life of Sariputta)
#1
南摩阿彌陀佛
◎修習空性住,證九次第定

 《不斷經》有一段世尊說明舍利弗成就的描述,在此經中世尊宣稱舍利弗尊者已精通了九
種禪定,即四色界定、四無色界定與滅受想定。在《舍利弗相應》中,尊者在與阿難說話時
,自己提到了這個事實,他說自己在每種定境中都沒有「我」的想法:

  我沒有「我正進入禪定,我已入禪定,我正從禪定中出來」的念頭。

  在另一個場合,他向阿難描述自己如何達到這樣心專注的情況:對於地界,他沒有「地」
的概念,對於其他三界也是如此。同樣地,對於四無色定,他也沒有四無色定的概念,但他
並非全然的沒有任何概念,他還有一種「涅槃是『有』的滅盡」的念頭。
  對禪定成就無執著的態度,可能是由於舍利弗尊者修習「空性住」的緣故。我們可以在《
乞食清淨經》中看到,佛陀有一次注意到舍利弗尊者清朗的容顏,並詢問這光彩是由何種心
境所發出來的?舍利弗尊者說他經常修習「空性住」;佛陀針對這點而說:這正是大丈夫的
住處。接著詳細說明了這種修法。
  《自說經》記載,世尊有三次看見舍利弗尊者在寺外禪坐,並自說偈頌來讚嘆安穩且平和
的心,我們可以想像舍利弗尊者坐在有如《天現經》所說的涼亭下禪修的樣子。

◎證四無礙解智

有關他在無礙解智方面的成就,舍利弗尊者在《增支部》中說道:

  朋友們!大約在我出家半個月後,我完全證得了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
解(這顯示了舍利弗尊者智慧之高超)我以許多方法詳細解說、教授它們,建立、顯示它們,
解釋並釐清它們,使得人們易於了解。如果任何人有疑問或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來問我,我
會詳細地解說,深知我們成就的世尊就在這裡。

  從這些資料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出舍利弗尊者是完成所有成就並到達最高內觀智慧的大師
,再沒有比佛陀所說的話更能貼切的形容他:

  假如有一個人已經精通並圓滿了高貴的戒、定、慧以及解脫,人們可以肯定地說,那個人
就是舍利弗。
  假如有一個人,他是世尊真正的弟子,因世尊的教誨而生,因法而生,由法所成,傳承佛
法,而非傳承世俗利益,人們可以肯定地說,那個人就是舍利弗。
  在我之後,諸比丘,舍利弗將正確的轉無上法輪,就如我所做的一般。         ---《不
斷經》

◎助阿那律證果

  舍利弗尊者真正地符合了「朋友」兩字的最高意義,他十分了解如何引導別人的長處,在
他這麼做的同時,有時也毫不猶豫地直言並批評其錯誤,就如佛陀所形容的理想朋友一般。
依這種方式,他幫助阿那律尊者突破最後關卡,證得阿羅漢果,此事記載於《增支部》:

  有一次阿那律尊者去見舍利弗尊者,他們互相寒暄坐定之後,他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
弗好友!我以超越世人眼界的神妙清淨天眼,可以看到大千世界,而且我精進不懈,心念警
覺而不迷惑,身則平靜無憂擾,心專注於一處,但是我的心卻還是無法從煩惱和執著中解脫
!」
  舍利弗尊者回答說:「阿那律好友!當你想到你的天眼時,慢心就生起了;當你想到自己
堅定的精進,警覺的心念,無憂擾的色身,專注一處的心時,掉舉就產生了;當你想到你的
心不能從煩惱解脫時,這就是惡作。這將會有助於你,如果阿那律尊者能夠捨棄這三種心境
,不再注意它們,就能將心引導到『不死界』(Deathless Element)。」

  後來阿那律尊者就捨下這三種心境,不在意它們,而將心引導到「不死界」;然後阿那律
尊者以堅毅之心退隱獨居,精進、專注,不久就在此生親自驗證了梵行的最高目標,也就是
聖弟子們捨家出家的目標,他明白:「此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阿那
律尊者因此成為阿羅漢之一。

◎奉沙彌為師

  舍利弗尊者的謙虛和他的忍耐力一樣偉大,他願意接受任何人的指正,而且不僅是認錯,
甚至滿懷感激。在《天子相應•須尸摩經》的注釋中說到一個故事:有一次,由於一時疏忽
,尊者底袍的一角掉了下來,一個七歲的沙彌看見了就指給他看,舍利弗尊者立刻站到旁邊
將袈裟整理成如法的樣子,然後雙手合掌站在沙彌面前說:「老師,現在正確了!」
  關於這件事,在《彌蘭陀王所問經》中也有說到,而這些偈頌被認為是舍利弗尊者所撰:

  七歲的小孩,今日才出家
  若他願教我,我低頭接受
  只要看見他,熱切尊敬他
  一次又一次,敬奉為老師
===============================================
選自 向智尊者所撰《舍利弗的一生》
Thu Dec 18 18:57:28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