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 善聚品第三十二 第 10 經
本經說明布施的作法、果報及原理。
布施的作法:
在經常有人來往的地點,隨時布施,提供飲食、衣服、香、花、交通工具、坐墊等物
資。
布施的果報:
1. 名聞四遠,眾人歎譽。
2. 不懷慚愧,無所畏懼。
3. 眾人敬仰,見者歡悅。
4. 命終後生於人、天。在天為天所敬,在人為人尊貴。
5. 智慧出眾,當生斷盡煩惱。
能獲致布施果報的原理:
布施的時候,時常感到歡喜,心念不錯亂,而能夠專注一心,因此能夠如實知煩惱、
煩惱的生起、煩惱的消逝、滅除煩惱的方法,而能夠斷進煩惱。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毘舍離獼猴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
,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
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爾時,師子大將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佛告師子:「雲何,師
子!家中恆布施乎?」
師子白佛言:「常於四城門外及都市,隨時布施,不令有缺,須食給食,衣裳、香華
、車馬、坐具,隨彼所須,皆令給與。」
香華:即香與花,又作華香。多為供佛用,為六供養之二。六種供養為水、香、花、
果、飲食、燈。
坐具:跟衣服的質料一樣,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
為尼師壇、敷具、臥具。
佛告師子:「善哉!善哉!乃能惠施,不懷吝想。施主檀越隨時惠施,有五功德。雲
何為五?於是,檀越施主名聞四遠,眾人歎譽:『某甲村落有檀越施主,恆喜接納沙
門、婆羅門,隨所給與,不令有乏。』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一之德。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若至沙門、剎利、婆羅門、長者眾中,不懷慚愧,亦無所畏,
猶如師子獸王,在群鹿中亦無畏難。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二之德。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眾人敬仰,見者歡悅,如子見父,瞻視無厭。是謂,師子,檀
越施主獲此第三之德。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命終之後,當生二處,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在天為天所敬,
在人為人尊貴。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四之德。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智慧遠出眾人上,現身盡漏,不經後世。是謂,師子!檀越施
主獲此第五之德。夫人惠施有五德,恆隨己身。」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心常喜惠施,功德具足成,
在眾無疑難,亦復無所畏。
智者當惠施,初無變悔心,
在三十三天,玉女而圍遶。
初:從來;完全。這種用法用於否定句,例如「初不」指「從來不」。
所以爾者,師子當知,檀越施主生二善處,現身盡漏,至無為處。」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施為後世糧,要至究竟處,
善神常將護,亦復致歡喜。
所以然者,師子當知,布施之時,恆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得三昧
意,亦不錯亂,如實而知之。
雲何如實而知?苦集、苦盡、苦出要如實而知。
是故,師子!當求方便,隨時惠施,若欲得聲聞道、闢支佛道,皆悉如意。如是,師
子!當作是學。」
爾時,師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