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安那般那念相應 第 803 經
#1
@Facebook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安那般那念相應 第 803 經

本經說明「安那般那念」的修習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的一切事物,心中要清楚
明白,不生起貪愛、瞋恨、愚癡等煩惱,心心念念都要守護著六根。

修習「安那般那念」時,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盤腿,挺直身體,心念專注於當下,
遠離貪愛、瞋恨、昏沉、浮動、疑惑等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身念處

心念專注於吸氣。

心念專注於呼氣。

當吸氣長時,覺察到吸氣長;當呼氣長時,覺察到呼氣長。

當吸氣短時,覺察到吸氣短;當呼氣短時,覺察到呼氣短。

吸氣時感受著吸氣的整個過程。

呼氣時感受著呼氣的整個過程。

吸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

呼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

受念處

專注感受喜。

專注感受樂。

心念處

專注觀察心的活動。

吸氣時觀察到心的活動變得寧靜。

呼氣時觀察到心的活動變得寧靜。

專注觀察心。

專注觀察心的喜悅。

專注觀察心的集中專注。

吸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呼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法念處

觀察無常。

觀察欲望的捨離。

觀察斷念,完全放棄所有執著。

吸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呼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

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
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
足?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
心住。

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是說入村落時,要謹守律儀,對六根(眼、耳、鼻
、舌、身、意)所接觸的一切事物,心中要清楚明白,不生起貪愛、瞋恨、愚癡等煩
惱,心心念念都要守護著根門。

乞食已,還住處,舉衣?,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
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
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空露地:室外空曠的地方。

繫念面前:心念專注於當下。

度諸疑惑:超越種種疑惑。

掉悔:心浮動靜不下來。「掉」又譯為「掉舉」,心躁動不安;「悔」即「追悔」,
於所作的事心懷憂惱。

於諸善法心得決定:對於種種善法,心中十分確定,不會猶豫遲疑。

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慧力羸:五蓋會將心矇蔽,使慧力衰弱。羸,衰弱。

障礙分:五蓋是障害解脫的成分、原因。

(身念處)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內息:吸氣。

繫念善學:「繫念」是「念」的加強語氣,「專注」的意思,「善學」是「正確地;
充分地修學」。

外息:呼氣。

息長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入息:吸氣時感受著吸氣的整個過程,此處的「覺」是「感受、覺察」的
意思,「身」指「呼吸時身體的相關變化」。

覺知一切身出息:呼氣時感受著呼氣的整個過程。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
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吸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身行」指「呼吸」。

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呼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

(受念處)

覺知喜,覺知樂。

(心念處)

覺知心行。

覺知心行:專注觀察心的活動。

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

覺知心行息入息:吸氣時觀察到心的活動變得寧靜。

覺知心行息出息:呼氣時觀察到心的活動變得寧靜。

覺知心。

覺知心:專注觀察心。

覺知心悅。

覺知心悅:專注觀察心的喜悅。

覺知心定。

覺知心定:專注觀察心的集中專注。

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

覺知心解脫入息:吸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覺知心解脫出息:呼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法念處)

觀察無常。

觀察斷。

觀察斷:觀察捨念。

觀察無欲。

觀察無欲:觀察欲望的捨離。

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觀察滅入息:吸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觀察滅出息:呼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Sun Nov 19 14:58:52 2017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