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AA27.10與AN3.21:
AA27.10 AN3.21
持信/信解脫者 信佛/梵志語,恆信他語,不任己智 信根增上
奉法 分別於法...如來[語]法者,便奉持之... (無)
身證/身證者 身自作證,不信他人/如來/諸尊所說 定根增上
見到/達到見者 斷三結,成須陀洹不退轉法 慧根增上
AA27.10的「持信」雖接近佛不壞淨信(四不壞淨又名信根),但其「恆信他語,不
任己智」,相較於須陀洹應已斷身見疑戒禁取而成就四不壞淨(見法而得法住智),
可知AA27.10的「持信」之證量應不完全等同於得須陀洹之信根(參相應部48相應8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460.htm),AN3.21的「信解脫者」在中部70經
則說是「以慧看見後,某些煩惱被滅盡,他對如來的信已住立、已生根、已確立」,
個人認為應為見法入流得法眼淨後所產生對佛法僧戒之四不壞淨/名信根。(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70.htm)
AA27.10的「奉法」在AN3.21無對應內容,但「分別於法...如來[語]法者,便奉持之
...」讓人聯想到「四大教法」。
AA27.10的「身證」的敘述讓人聯想到獨覺/闢支佛(較接近大乘佛教思想?)而且"
當念除上三人(別學那第三種人)"(別學獨覺/闢支佛?),而AN3.21「身證者」
則定義為定根增上;以上兩者讓個人聯想到雜阿含474經:若達離貪斷愛之正定則為
解脫(參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74.htm)
AA27.10的「見到」為「斷三結,成須陀洹不退轉法」為見法入流聖者,而AN3.21「
達到見者」在中部70經則說是「以慧看見後,某些煩惱被滅盡,他對如來的信已住立
、已生根、已確立」,個人認為這應該也是入流見法之須陀洹聖者之證量,此處南北
傳應可對應。
值得注意的是,AN3.21下方多了"不容易一向地記說:『這三種人中這位比較優勝、
比較勝妙。』"的一段經文是AA27.10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