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第12.7經解釋提婆達兜造五逆罪,原來起因是貪著供養,因為有阿闍
世王子每天五百鍋食物的豪華供養,讓他漸漸生起後續的惡心。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70經也提到有比丘受到質多羅長者不間斷地長期供養之後
,起了「供養障礙」,很久一段時間不拜訪佛陀;同卷第571經的另一位比丘則對供
養障礙有所警覺,因此不繼續待著受供養。
佛陀的教誡,以及古來許多修行人的成敗,再再警惕出家人不應貪著利養。
出家人以解脫為業,因此不賺錢、不蓄財;在家人則要有居家生活,需要賺錢謀生,
那麼佛陀對於在家人理財的教導如何呢?可以參見《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83經前
的導讀:「在家居士的理財觀念」。
===都是苦行,不同的動機導致不同的果報===
提婆達兜因為貪求利養,野心越來越大,最終造五逆重罪的惡行,和前幾經大迦葉尊
者終身不求利養、堅持頭陀行,成為鮮明的對比。
另一方面,提婆達兜為了破僧,自行創立「提婆五法」以展現苦行的表相,作為比佛
陀要求僧眾的戒律更為嚴格的戒律,目的是要破佛教僧團,並讓俗人覺得提婆達兜的
僧團更厲害,以謀取利養。大迦葉尊者的頭陀行也超過佛陀對一般僧眾的要求,但大
迦葉尊者的目的是為了捨棄貪著,以幫助修行。
表相上都是苦行,但在發心迥異之下,修行的成果自然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