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8經說:「有覺、有觀名為口行」。 有同學問:「為什麼這裡覺、觀屬於『口行』而不是屬於『意行』?」 有投向的注意力(覺,新譯為尋)、持續的注意力(觀,新譯為伺),因此而能說話 。 這裡指出,只要「有覺(尋)有觀(伺)」,例如打字、打筆戰,雖然嘴巴沒有說一 句話,也是口行,也會造口業。
回這段有點心虛,還請大家幫忙看一下是否完全正確。呼叫 Heawen Chou :-)
原經文見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4%B8%80#五六八
看來,我口業造不少X D~
生而為人難免口業 :p
網路 媒體 可載舟 亦可覆舟。不可不慎
守護根門是對的,但部份講錯了 身法講的出入息不是指呼吸的出入是指進退前後 這我有掉入文字陷阱 眼耳鼻舌與口有相關性遂以口代之,再想七孔流血 符合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先滅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身法講的出入息不是指呼吸的出入是指進退前後”,這是什麼意思呀?我都不了解 。能否指引出原始經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