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第 568 經 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 雜阿含第 474 經 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 雜阿含第 483 經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其中似乎有矛盾之處? 「覺、觀已,發口語」和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 足住」「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矛盾? 應作何解? 若「離生喜樂」的離, 解作「離有覺有觀」,似乎就沒有矛盾,且契入二禪。
有覺有觀=有尋有伺??先覺察到煩惱,再觀照(找)煩惱哪裡來的
一般來說, 在練習禪定時, 禪修指導者會建議, 察覺到煩惱(或念頭時) 時, 就回到 專注的對象, 不要去思考煩惱從何而生, 可能是因為若去思考煩惱從何而生如此將落 入一般的思考狀態, 而難以入定.
每次都在看呼吸一進一出,心中實在覺得很無聊。。只喜歡當義工跑來跑去(福能攝 慧)
很煩的時候,問自己起念的是誰?。。就不會煩啦∼因為找不到啊∼所以我覺得是有 觀察,尋找,覺照
雜阿含第 568 經,真的不太懂,希望有前輩大德解說解說
568 經在探討滅盡定,那如何修成滅盡定,這是質多長者應先問的問題,尊者伽摩比丘 回答是先修止與觀
474經反而不好解.....?....佛告阿難: 「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哲提出的這點蠻有趣的,之前讀卷十八第501經時,不知為何二禪叫做「聖默然」 。不是初禪言語寂滅嗎?為何二禪才叫聖默然? 卷二十一第568經的這句:「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或許提供了解答。 初禪「有覺(尋)有觀(伺)」的「言語寂滅」,是因為尋、伺完全擺在所緣上,擺 在所緣上自然就不會分心而起心動念說話,自然就言語寂滅了。 但這語言背後的源頭尋、伺,則是在二禪「無覺無觀」才會真正捨離,言語的源頭在 二禪捨離,因此二禪是「聖默然」。 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也歡迎提出、指正。謝謝!
這就是跟用功的同學們互相問答的好處。之前讀到第501經時,就覺得有點奇怪,只 是也沒有解答。一直到阿哲提出這個問題,才將兩經串在一起,就有答案了。 而初禪「言語寂滅」的原理在於「尋、伺完全擺在所緣上,擺在所緣上自然就不會分 心而起心動念說話」這個概念則是許多年前 Heawen Chou 提到的。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謝謝大家啦!
大剛舊文: 三個諸葛亮勝過一個豬哥亮?XD
「覺、觀已,發口語」和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 足住」「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是否有矛盾? 我的看法如下: 1.身行:指的是依於身體而產生的作用或行動,如呼吸、心跳、體溫等….。但先決 條件是身體是活著,也就是這身體尚具壽、暖,死亡便無身行可言。但身體尚具壽是 活著,入滅盡定也可以息滅身行。例如我們都知只到四禪就可出入息止息,也就是說 察覺不到呼吸的身行。那無色界及滅盡定更不用說。 2.口行:一般我們會認為我們從口說出的話,才是口行。然而我們思考雖不從口說出 ,但所用的語言為媒介也是口行,例如我們中國人會用中國語言、美國人會用美國語 言、法國人會用法國語言………來媒介思考。 3.意行:是心的真正運行與操控,所以是想與思的範圍。 在雜阿含第 483 經說: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與雜阿含第 474 經說: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 因此在雜阿含第 483 經說「有覺有觀」與雜阿含第 474 經又說「言語寂滅」,看起 來真有些矛盾。因為要能講到「覺、觀」也就是覺察到甚麼,通常要運用語言的口行 來為覺察的動作。 然而我們要思考這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的意識,指的是說「比丘們,你要捨離欲界諸欲望,離去貪、瞋、癡的不善之法, 從有覺有觀的方法攝心這樣修習,導引到初禪具足住。也就是要先用覺有觀的方法攝 心這樣修習,才能達到「言語寂滅的初禪境界」。所以「覺、觀已,發口語」和 「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初禪正受時,言語寂 滅。」並沒有矛盾。
請問四禪是用毛孔呼吸?
作夢時通常不會感覺自己的呼吸,所以有呼吸只是自己沒感覺
"心一境性"~我到現在仍無法清楚定義,只知道是禪定一種
五禪支~~尋/伺/喜/樂/定,定的別稱就稱為"心一境性"
尋比伺粗比喜更粗,所以初禪未至定以可以做身與心的分離,而心已找到更細的目標就 是伺,因為身比心粗身在欲界而心已可以往色界跑
心一境性,簡單來說就是把心綁在一個對象上(專業用詞「所緣境」),心已經穩定了 就不會再亂跑。
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14/18.htm
心一境性,有心也有境喔
阿哲的『...若「離生喜樂」的離, 解作「離有覺有觀」,似乎就沒有矛盾,且契入 二禪...』是重點。或許可以試著弄清楚"離覺觀"的覺/觀為何,才能理解為何是"言 語寂滅"。 請試著以大腦運作的方式來想,而不是說文解字的方式...XD
吼~~~L兄好久不見阿
喬兄身心輕安否∼
https://www.ddm.org.tw/maze/133/6-1.htm
「離生喜樂」的離, 是離「欲、惡不善法」而生喜樂; 至於二禪呢?是因「定」而生喜樂。
我認為禪修者已能暫時離開粗重身體束敷而心識生喜樂,三禪是喜也不見了,只有樂 ,聽說三禪是最快樂了
離欲,惡,不善法.......這個斷句是在師子吼FB看到的。。。。發現網路上,一般 人的斷句如下~離欲,惡不善法。。。。結論,我覺得"離欲,惡,不善法"這樣斷句 很有道理。。。因為我解釋不出"惡不善"是什麼意思
惡不善法=討厭不善法???
對阿,持戒為先
惡不善法=惡法&不善法 惡法、不善法都是指五蓋,至於為何要使用連續修飾語,我也不知 :D
我個人認為是大藏經裡本來就是"離欲惡不善法"中間沒有斷句,所以後人根據自己的 修行或認知而作了斷句(頓號或逗號)。。。只要斷句不會形成前後文不通順,我都 會接受的。。所以"離欲,惡,不善法"或"離欲,惡不善法"我都認同。。。其實大藏 經只有"句號"那是古人的智慧,隨個人修行程度不同,各自斷句 ^_^
雜阿含第 483 經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https://youtu.be/-uCBDWSJ_CM?t=32m8s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九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四.......云何名為惡不 善法。謂欲纏染污身語意業。是身語意惡行所攝。及能起彼所有煩惱。若未和合。未 現在前。說名未生。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云何名為一切善法。謂若彼對治若 蓋對治若結對治。未生已生應知如前。惡不善法若時未生。惡不善法先未和合。為令 不生發起希願。我當令彼一切一切皆不復生。
再補充談:這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的 意識,指的是說「比丘們,你要捨離欲界諸欲望,離去貪、瞋、癡的不善之法,從有 覺有觀的方法攝心這樣修習,離生喜樂,導引到初禪具足住。 我想初禪要捨離欲界諸欲望,離去貪、瞋、癡的不善之法,就不再談。我想談「從有 覺有觀的方法攝心這樣修習,離生喜樂,導引到初禪具足住。」這一句。 上了初禪一般鼻、舌二識不起作用,眼、耳、身、意等四識尚能起作用,及有 喜受與樂受之感。且尚有覺、觀,並有意行能力。在剛入初禪境界未達「初禪具足住 」時,有覺、觀也就是口行的運作會比較明顯。一直到「初禪具足住」時,則有覺、 觀也就是口行的運作會比較細微,甚至有時沒有覺、觀口行的運作。 可能只剩下「觀、提」單一的間歇的微細口行維持初禪的境界,並漸漸轉換以二禪的 喜心為安住,但還不能完全以喜心為安住。如果能完全以喜心為安住,當然就進入了 純然無覺、無觀的定生喜樂二禪境界。
對不起 請教您,前述之"上了初禪一般鼻、舌二識不起作用,眼、耳、身、意等四識 尚能起作用,及有喜受與樂受之感。且尚有覺、觀,並有意行能力。" 請問出於何經 典或論典?我其實最想了解的是,如何才能確知已經證得初禪?經典上常說的似乎都是 修證者一般都能確實自知,只是不知道是如何自證自知?或者是否如果修習者不能自 己確定就代表他應該尚未修得初禪?如果可以,是否可以麻煩您稍做解說?謝謝您。
非常謝謝您。
雜阿含第 568 經 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 雜阿含第 474 經 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why?)https://youtu.be/7OIN-aR7peA?t=14s
心一境性~心專一一境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