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
@Facebook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色界、無色界天都不包含在「念天」的經文中。

這是今天讀經班中阿哲發現的問題,還請大家貢獻貢獻意見。

謝謝!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
@Facebook
會不會是因為能聽聞佛法的因素? 我記得,佛陀雖是人天導師,但是聽法眾好像沒有
無色界的天人,可能是因為定太深了,無法思維法義? (或是無聽法意願)

另外,經上色界天子來聞法,常看到的好像都是前生是佛弟子的。所以,我猜測,欲
界天,是比較可能聽聞佛法的天界。色界跟無色界就蠻難說的。

另一個想法是,六念法的念天,可能無法進入深定,所以頂多只能生欲界天 ^^  (拋
磚引玉 :Q)
Sun Aug 28 20:40:36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3
@Facebook
個人想法是兩個原因如下:

1.念自己所修的信、戒、施、聞、慧,之後必能生天而感到心安的這個必能生「天」
的層次,就到欲界天,原因是:若要上色界天,非得要修禪定不可。

而在六念法門中,鼓勵念天,這個天是信、戒、施、聞、慧所能達到的,而也因為自
己有這樣的信、戒、施、聞、慧,念了後感到必能生天而安慰,但這樣的信、戒、施
、聞、慧,無法上色界天,念色界天跟自己所修的信、戒、施、聞、慧法門並不相應
。

補充印順老法師法語:

第十六章 在家眾的德行

第一節 一般的世間行

人天行

...

所以釋尊常說:布施、 持戒,能生人天(阿建註解:這裡的天應該是欲界天);要生
色界天以上,非修離欲的禪定不可。

...

補充大剛貼的文章,初禪就到色界囉

http://0rz.tw/MCqeO

閒聊:聽說若禪修修到快出欲界天時,常會遇到干擾。

2.而之所以念天法門會推薦給在家居士(只到欲界天的念天),大概是猜測在家居士較
不容易修禪定,而信、戒、施、聞、慧比較是在家居士們能知能行的。

原經文註解:

聖弟子念於天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上述都在欲界天),清淨信心(這裡的信心個人認為應該是對佛法僧的信心),於此命
終,生彼諸天。我亦如是,信、戒、施、聞、慧,於此命終,生彼天中。
Sun Aug 28 22:38:36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4
@Facebook
有道理,而且欲界六天較常與人間互動,有助於提升來世善有善報的信心。
Sun Aug 28 22:51:27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5
@Facebook
學佛在成就解脫,而非升天。
Wed Aug 31 05:44:49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6
@Facebook
同意  Helen Wan 學友的看法,念天法門是個讓心意轉向的方法,而目的最後還是要
導回熄滅貪嗔癡。

經文如下:

如是,聖弟子念天功德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於何染
著?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天念
,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六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
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Wed Aug 31 14:47:52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7
@Facebook
初禪至四禪都可修觀道,無須出定,四無色定也可修觀,無須出定。只不過四無色定
無法觀色蘊而已。

至於念天,最好參考一下增一阿含的說明,不只是念欲天,那只是舉例而已。請把念
天的理論說明試著想像一下如何實修念天。

如果是有藏傳基礎的同學看念天可能會覺得很眼熟。

『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天。身
.口.意淨。不造穢行。行戒成身。身放光明。無所不照。成彼天身****。善果
[7]報。成彼天身。眾行具足。乃成天身。如是。諸比丘。名曰念天。便得具足。成
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
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天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
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Sun Aug 28 22:39:28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8
@Facebook
十念法門看來有十種方式,但結果都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
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而十念法門本身都是抓緊小
動物的方式,依行者個性不同而選擇之。

十念法門展開來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各種顯密教法。
Sun Aug 28 22:50:20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9
@Facebook
Linus Hsao 引用了《增壹阿含經》的經文,的確沒有限定六欲天。

因此我也查了一下相當的南傳經文,在本經的對應經典 AN 6.26 直接省略了「再者
,學友們!聖弟子回憶諸天:『有四大王天,……(中略)有其他更高之諸天。」,
看不出什麼。

要一直往前面查,AN 6.10 才找得到完整經文:「再者,摩訶男!聖弟子回憶諸天:
『有四大王天,有三十三天,有夜摩天,有兜率天,有化樂天,有他化自在天,有梵
眾天,有其他更高之諸天。」

因此南傳經文也是有欲界之上的天。

簡言之,如 Linus Hsao 所述,《雜阿含經》相關的幾經只提到欲界天,看來只是列
舉,而不是只限欲界天。

我想,欲界六天較常與人間互動,有助於提升善有善報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可念
更高的天。
Sun Aug 28 23:00:15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0
@Facebook
有大家的討論,實在是好處多多。本經的南傳對應經文有所省略,而不容易一下子看
出來《雜阿含》只是舉例。藉由大家的討論,而能發現一些自己沒看到的部分。
Sun Aug 28 23:19:11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1
@Facebook
【色界不包含在「念天」的範圍嗎?】~  ^_^

就我個人所知:

佛世時的印度百姓.普遍都會崇敬:[四大天王、帝釋天王、大梵天王].

尤其是對色界的[大梵天王]的崇敬.更是普遍於民間的信仰!

例如:

舍利弗尊者的母親,是七位阿羅漢之母,但她就是信仰大梵天王.而不信佛教!

舍利弗尊者於涅槃前.就是利用母親對大梵天王的崇敬之心.而善巧的勸化母親改信佛
教.而證得入流果。

因為.印度百姓.會尊敬梵天、愛著梵天、樂於梵天、而憶念梵天.

所以.印度的許多宗教.都會修行慈悲喜捨四梵住!~  ^_^

佛教順應印度的良善習俗信仰.

修行四梵住.也算是一種「念天」啊!~  ^_^

例如:

中阿含27經/梵志陀然經

中部97經/達那若尼經

[陀然]是舍利弗尊者昔日未出家前的好友,

當舍利弗尊者得知陀然病極危篤,可能因此而命終。 

就前往關切昔日的好友,為陀然做臨終前的說法開導。 

因為陀然認為:「梵天最勝,梵天最勝。」 

所以舍利弗尊者就順著陀然的意願.教導陀然修行慈悲喜捨四梵住,陀然修習四梵住
後,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

因為此事.佛陀很難得的[責問]舍利弗尊者:

「為何不教導陀然更高超的解脫之法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說:「彼梵志長夜愛著梵天,樂於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實有
梵天,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應。」
Sun Aug 28 23:46:23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2
@Facebook
恩,這段經文很好。

我想,一般沒有定力,但是修念天的,大概最後有可能就是去欲天。要往生色界天,
應該要有相應的禪定力才行。但是以佛弟子來說,有相應的禪定力,可能就不以生天
為目標,而改以解脫為目標了 ^^

其實,就算沒禪定力,一般佛弟子修習念天,應該也不是以生天為目標的。或許也可
看成像是慈念,或是念佛,這種打坐的前行,讓身心可以進入比較輕安的狀態而適宜
修習解脫法。
Mon Aug 29 09:28:33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3
@Facebook
佛陀在《慈經》中說明.

修行解脫.有十五項的基礎前行:

[能幹、正直、坦誠、容易教導、柔軟、不驕傲;知足、易扶養、少俗務、生活簡樸
;寂靜諸根、明智、不粗魯、不耽溺俗家;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佛陀說:

在這十五項的基礎前行之後.就接著培育慈心.對十方眾生散播慈心.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都要保持著慈心正念,這就是所謂的
「梵住」。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智見;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投胎輪
迴。

--- --- ---

如果能夠依《慈經》中的修行次第.修學慈心.

那麼.毫無疑惑.修學慈心.當然就是修行解脫的殊勝基礎!~  ^_^

在《慈愛功德經》中.

佛陀也說:[於慈心解脫習行、修習、多作、習慣、作根基、實行、熟練、善精勤者,
可期望十一種功德。]

這十一種功德.其中就包括:

[心迅速得定]及[不通達上位則至梵天界]。

所以.修行[四梵住].可以成為通達解脫的基礎前行.

如果此生未能通達上位.來世仍可在梵天界繼續的修行!~  ^_^

梵天界的聖者非常多!

大梵天王本人也是證果的聖者!~  ^_^

佛陀說:「比丘,不管世間的任何功德,都不如散發慈心的十六分之一。慈心的散發
遠遠地超越任何光芒。」

把梵天人的美德(四梵住).當成是[端正法]來修行.

那麼.四梵住無疑就是殊勝的[端正法]!~  ^_^

[四梵住]是梵天人的美德.

憶念梵天人的美德、愛樂梵天人的美德、進而培養[四梵住]的美德.

把[四梵住]當成[念天](天隨念)來修行.是有益的!~  ^_^

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_^

*** *** ***

以下是純屬閒聊.還請一笑置之!~  ^_^

把四梵住的[慈無量心]當成[念天](天隨念)來修行.也是很有趣的!~  ^_^

把[慈無量心]當成[念天]修行時.彷彿感受到梵天人與我非常的親近.會覺得梵天人非
常聖潔而又親切.是修行佛法的同伴善友!~  ^_^

有位熟識多年的禪修法友.她專修禪定多年.每天禪坐十幾個鐘頭.

我鼓勵他兼修慈心禪定.對十方眾生.逐一的散播慈心.

她告訴我:

當她逐一的對十方眾生散播慈心時.發現一件奇特的事情:

當她針對梵天人散播慈心時.就明顯的感受到梵天人會馬上回傳慈心給她.

梵天人所回傳給她的慈心.遠遠超勝於她的慈心.

梵天人的慈心.非常的殊勝美妙!~  ^_^

一位擅長慈心禪定的法友說:

發現有許多的梵天人.祂們終日都不間斷的對十方世界散播著慈心!

無論何時.祂們都是不間斷的對十方世界散播著慈心!

無論何時.祂們都是處於慈心正念!

真是不可思議的慈心正念!~  ^_^

一位擅長禪定的法友說:

當她初學禪修時.發現天上有殊勝的光明照射下來.

原來是梵天人為了隨喜她開始禪修.就從梵天界放光下來.表示隨喜慶賀之意!

梵天人也會隨喜人類的修行喔!~  ^_^

有許多的梵天人.非常聖潔而又親切.是修行佛法的同伴善友......

!~  ^_^
Mon Aug 29 22:34:26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4
@Facebook
所以梵天不是用念的就能去的,是要實修四無量心的。
Mon Sep 05 11:07:19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5
@Facebook
受泰國影響,香港、澳門及台灣,也有奉祠「四面佛」的風氣。

「四面佛」就是:大梵天王!~  ^_^

與其拜四面佛.還不如修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_^
Mon Sep 05 19:38:35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6
@Facebook
六念是對在家眾所說..因在家眾對初襌以上(往生色界、無色界)之修證本就不能與出
家眾相比而有其困難之處...就如印順導師所說「在家的信眾,於五法而外,對心情
怯弱的,每修三念:念佛、念法、念僧。或修四念,即念三寶與戒。或再加念施;或
更加念天,共為六念」..「信眾的理智薄弱,不能以智制情,為生死別離,荒涼淒寂
的陰影所惱亂,所以教他們念──觀想三寶的功德,念自己持戒與布施的功德,念必
會生天而得到安慰。」

在家眾入滅後若未能證初果但能往生欲界諸也是不錯的修行果報了。
Mon Aug 29 00:16:21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7
@Facebook
出家法師比較少在版面上的討論出現。很多時候自己就感覺太多話了。特別又是出身
在現代很不討好的一個佛教傳承中,本身知道得又少,因此就特別感覺不要誤導了其
他人(法師或是居士),當然會被我誤導的應該不會很多,但還是要先表明一下自己的
惶恐和慚愧。下面是個人的見解和查找,僅供參考。

對佛法的理解,個人是覺得這樣:「佛,都是引導弟子們,向於涅槃的。」如果這個
想法是對的,那依於這個想法,來看「念天」這個法門和這裡所提出的問題,基本上
,就會覺得,這裡的「天」一定是指向有佛法可以修學的場所。這句話對不對呢?除
了上面 Linus Hsao 提到《增壹阿含經》卷2〈廣演品3〉中的經文,「獲沙門果,自
致涅槃。」 從CBETA中找到的一些其他《阿含經》經文如下:

《雜阿含經》卷20:「復次,聖弟子念於天德,念四[3]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
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清淨信心,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亦如是,信、
戒、施、聞、慧,於此命終,生彼天中。如是,聖弟子念天功德時,不起欲覺、瞋恚
、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於何染著?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
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天念,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
,說第六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CBETA, T02, no. 99, p. 144, a15-26)[3]王天=天王【聖】*。

經文中說,「聖弟子念於天德,•••,於此命終,生彼諸天。」「聖弟子念天功德
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出染著心。•••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
天念,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六出苦處昇於勝處•••得
如實法。」

在《別譯雜阿含經》中,對六欲天特別提到了須陀洹、斯陀含。經文如下:

《別譯雜阿含經》卷9:「雲何念天?常當護心,念六欲天,念須陀洹、斯陀含,生
彼六天。」(CBETA, T02, no. 100, p. 441, c4-5)

除了《阿含經》外,在其他多處的漢譯經典中還有:

《方廣大莊嚴經》卷1〈法門品4〉:「念天是法門,起廣大心故」(CBETA, T03, no.
187, p. 544, b9-10)

《佛本行集經》卷6〈上託兜率品4〉:「念天,是法明門,發廣大心故。」(CBETA, 
T03, no. 190, p. 681, a14)

這裡提到念天法門的一項功能,是讓我們發起「廣大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離世間品33〉:「念天,念兜率陀天一生補處菩薩」
(CBETA, T09, no. 278, p. 655, a17-18)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7〈離世間品38〉:「念天,常憶念兜率陀天宮一生補處菩薩
故」(CBETA, T10, no. 279, p. 300, b25-26)

《大寶積經》卷12:「緣念天哉,心以存立備悉功德一生補處故。」(CBETA, T11, 
no. 310, p. 67, a6-7)

這裡特別點出來是憶念一生補處菩薩的功德,和上面《別譯雜阿含經》的經文提到須
陀洹和斯陀含,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憶念天界「聖者」的功德。

《大般涅槃經》卷18〈梵行品8〉:「雲何念天?有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若有信心,得四天王處,我亦有分。若戒、多聞、布施、智慧,得四天王處,乃至得
非想非非想處,我亦有分;然非我[19]所欲。何以故?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
是無常,以無常故,生老病死,以是義故,非我所欲。譬如幻化,誑於愚夫;智慧之
人,所不惑著。如幻化者即是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愚者即是一切凡夫,我
則不同凡夫愚人。我曾聞有第一義天,謂諸佛菩薩常不變易,以常住故,不生、不老
、不病、不死,我為眾生精勤求於第一義天。何以故?第一義天能令眾生除斷煩惱,
猶如意樹。若我有信乃至有慧,則能得是第一義天,當為眾生廣分別說第一義天。是
名菩薩摩訶薩念天。」(CBETA, T12, no. 374, p. 470, c14-28)  [19]〔所〕-【
宋】【元】【明】【宮】。

《大般涅槃經》這裡同樣地有提到,念天的範圍,從「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也跟《阿含經》講的五項功德一樣,信心、戒、多聞、布施、和智慧。另外,特
別的是,提說了「第一義天」。

《大方等大集經》卷4:「慧聚菩薩復作是言:「善哉!世尊!唯願演說。雲何慧根
?雲何慧業?」」(CBETA, T13, no. 397, p. 26, b21-23)

《大方等大集經》卷4:「念天名根,獲得淨天名之為業。」(CBETA, T13, no. 397,
p. 27, a2-3)

《大方等大集經》很有趣的地方在於把念天法門用「慧根」和「慧業」來看,其實也
就是,因果的關係,根為因,業為果,佛教的修行,不離因果,如是因,得如是果。
特別是「慧」的因果,是帶凡夫出離煩惱,究竟涅槃的關鍵。

《大方等大集經》有個非常有趣的一段經文,講說了「念天法門」的危險,以及為什
麼能有效地帶出「獲沙門果,自致涅槃。」在各個天中,除了「兜率天宮」之外,連
「淨居天」都不願意去。而以念天發起大悲心,「菩薩雖念諸天,不依欲界、色界、
無色界天處,而於三界眾生起大悲心,是為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天。」整段經文如
下:

《大方等大集經》卷15:「善男子!雲何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天者?若菩薩念天,
所謂念欲界天,或色界,或無色界天。念欲界天持戒果報故,受適意色聲香味觸,以
天五欲遊戲娛樂,天衣飲食自恣滿足,一向受愛喜適意樂。菩薩作是念:『此一切興
盛皆當衰滅,是諸天等亦當無常變異。由放逸故不造善根,先有善業今悉當盡。此諸
天等雖生天上,猶未脫地獄畜生餓鬼之分。』菩薩作是念已,不[*]悕望生欲界天處
,唯除兜率天宮。兜率宮中有一生補處菩薩,於一切菩薩行以到彼岸,一切諸地,一
切神通,一切諸定,一切陀羅尼,一切辯才,一切菩薩事,於一切方便等以度彼岸。
但憶念如是功德,於此天中心生欣仰,若欲生天者當願生如是天中。

「菩薩發心言:『我何時當得如是天身?』菩薩復念:『色界諸天,此諸天等,由諸
禪、四無量心果報故生彼天處,已過欲界欲患,一心處定以喜為食,一向知受第一樂
報。』菩薩作如是念:『彼色界諸天,受少味故用為歡喜,無常有常想,苦有樂想,
無我有我想,無涅槃有涅槃想。此色界諸天,亦有無常變異,未脫地獄、餓鬼、畜生
之分。』是菩薩不願生色界諸天處,唯除淨居天,即彼入涅槃不還此間者。菩薩作是
念:『此是清淨諸天,已脫五道流轉生死。』是菩薩以如是故,生敬重之心,亦不願
樂求生彼處。

「菩薩復念:『無色界諸天,受無色定果報,已過欲界、色界,心處[1]定寂靜。』
菩薩作是念:『此無色界諸天,[2]離見佛聞法及供養僧,此諸天等,不知求出無色
界法,假令久住會當變滅,未脫地獄、餓鬼、畜生之分。』是故於彼天處亦不願生。
但作是念:『我當作天中天——如來、應供、正遍知。』是菩薩雖念諸天,不依欲界
、色界、無色界天處,而於三界眾生起大悲心,是為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天。」
(CBETA, T13, no. 397, p. 101, c16-p. 102, a20)[*12-3]悕=希【宋】【元】【
明】【宮】【聖】*。[1]定寂靜=寂定【宋】【元】【明】。[2]離=雖【宋】【元
】【明】。

這裡的討論以「經」、「律」為主要依據。想在這裡提出一個論中的故事,來增添自
已一開頭所提「佛,都是引導弟子們,向於涅槃的。」想法的信心。

《分別功德論》卷3:「念天者,有三種天也:有舉天、有生天、有清淨天。雲何舉
天?謂轉輪聖王,為眾人所舉。所以名為天者,以聖王有十善教世,使人皆生天。在
人之上,故稱為天。或有說曰:聖王勝佛。何以言之?聖王治世人,無墮三惡道者;
佛出世時,三惡不斷。以是為勝也。或復說曰:佛勝聖王。所以言勝,聖王以十善教
世,不過人天;佛出教世,得至涅槃。以是為勝也。雲何生天?從四天王至二十八天
,諸受福者盡是生天。所以言生天,流轉不息不離生死,故曰生天也。雲何清淨天?
謂佛、緣覺、聲聞三人,皆盡結使出於三界,清淨無欲,故曰清淨天也。八淨居天者
,過於生、舉,不及清淨,處其中間。

念天者,之所慕也。因念生、舉亦有至涅槃理。何者?舍衛城中有清信士夫婦二人,
無有子姪。二人精進心存三寶。時婦早亡,即生三十三天為天女,端[9]政無雙天中
少比。女自念言:「誰任我夫?」以天眼觀世間,見本夫[10]以出家學道,年高闇短
專信而已,常以掃除塔廟為行。見其精勤理應生天,必還為我[11]夫。時處靜室夜坐
思惟,霍然見明,怪其有異,舉頭仰視見有天女,問其所由,從何而來?天女答曰:
「我從三十三天上來。本是君婦,今為天女。天上無任我夫者,觀君精進,應還為我
夫,是以故來白意。」語訖忽然不見,還歸天上。時老比丘自是以後倍加精進,兼更
補繕故廟。晨夕不懈,積功遂多福德轉勝,乃應生第四兜率天。天女復以天眼觀之,
見其乃應生第四天,復來語言:「積精進已過我界,我不復得君為夫。」語訖還去。
比丘倍更精進勝於前時,晝則經行、夜則禪思,心意轉明思惟四諦,如是不久遂得羅
漢。所謂因念天得至涅槃[12]者。」(CBETA, T25, no. 1507, p. 38, 
b22-c25)[9]政=正【宋】【元】【明】【宮】。[10]以=已【宋】【元】【明】【
宮】下同。[11]夫=天【宮】。[12]〔者〕-【宋】【元】【明】【宮】。

感謝大家的耐煩。如有不當,還請慈悲指正。
Mon Aug 29 00:18:12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8
@Facebook
看到後面那個故事不知道那天女有沒有因為沒能在天上團聚而小小失落阿
Mon Aug 29 02:02:49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19
@Facebook
你有看到修行的次第和方法嗎?
Mon Aug 29 21:07:39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0
@Facebook
凡僧雲水 有的, 感謝法師.
Wed Aug 31 19:23:27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1
@Facebook
非常感恩法師的示教。 有兩項如下請求,但不知如法否?
Tue Aug 30 01:42:36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2
@Facebook
1).  希望能時常聽聞法師的示教,在 FB. 2)每次法師在獅子吼讀經班帶領大家時,
弟子總覺不知是時間的原由,法師都未能充份表達佛陀的甚深法意,但弟子由衷的希
望 "請法師將您心中的法意儘可能的教傳給大眾好嗎?" 弟子總有"沒聽聞夠,完全" 
的之感,對鈍根的弟子以為尚有更重要的內容涵意在而未能聽聞以致未能在生活上運
用,好可惜。融淳合十。
Tue Aug 30 01:59:08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3
@Facebook
我感到非常地慚愧。因為自己本身的程度不夠,無法對人們有多所利益。臉書上也多
半是分享一些現成的資料和聽聞,偶而自己有所文字,多半也不復記憶。這裡的法友
中,有很多的善知識,應該對彼此的提攜,有良好的助益。

很感恩您,祝福法喜充滿。
Tue Aug 30 16:09:50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4
@Facebook
八關齋戒也有念天,當時我也只是把"念天"當作是所有的天^^"
Tue Aug 30 09:23:49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5
@Facebook
是因為六念只能到近行定,無法達到或超越初單的原因嗎?
Tue Aug 30 22:06:53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6
@Facebook
南傳的論是有這種看法,表示六念要轉換所緣才能升至更高的定。不過若單看四阿含
,六念最高能證得涅槃,所以應該不是這個原因 :) 比對相關經典,看來只是《雜阿
含經》以六欲天為例,而不是念天只限制在六欲天。
Sun Sep 04 13:08:25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7
@Facebook
感謝大家的討論,主要的論點已收入「進階辨正」。至於「讀經拾得」簡單歸納為:

*天人並沒有真正的解脫,為何要「念天」?

天人雖然尚未解脫,但在清淨的程度、福報、甚至定力上還是遠勝於一般人,也是來
世善有善報的好例子。也有天人會幫助修行者,甚至天人本身是聖者,例如《增壹阿
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經記載未來佛彌勒菩薩現在位於兜率天。

念天如同六念當中任何一個,可以使心正直、獲得輕安、進而心定,乃至因定發慧。
以「念施」為例,布施本身不等於解脫,但可以清淨施作為入手處,清淨心意,而獲
得更高的成就。
Sun Sep 04 13:17:26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8
@Facebook
『...念天如同六念當中任何一個,可以使心正直、獲得輕安、進而心定,乃至因定
發慧。...』是重點。而"使心正直、獲得輕安"是重點中的重點。不只六念,一切解
脫道法門無論是啥船都是如此。

而能夠"先獲得輕安"就表示該法門適合自己,也就是能抓到小動物,等到"進而心定
"就算是"初步入門"了。
Sun Sep 04 21:02:50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為何念天的天只列舉六欲天?
#29
@Facebook
南傳森林派長老的開示.僅供參考:

*** *** ***

【聖法大長老問答】怎樣成為三十三天或兜率天禪修的天神?在那裡誰為老師?有禪
堂嗎?如何修行?

2015-03-27 聖法大長老南傳森林派的足跡

請問大長老:

在三十三天和兜率天裡有禪修的天神,他們如何在那裡修行?那裡有沒有禪堂?誰是
他們的老師?要怎麼樣才能夠投生到三十三天或兜率天成為禪修的天神?

聖法大長老回答:

欲界天共有六層,天神大多數的時間都在享受欲樂,只有少數的天神才會想要禪修,
這是因為他們過去世的經驗就有禪修,所以他們到了天界還是想要修行。

在天界有些地方是空曠無人的,要禪修、打坐的天神,就可以到這些空曠無人的地方
,也有一些天神會到喜馬拉雅山的森林裡禪修,在天界是沒有禪堂的。

他們在天界有兩種獲得禪修指導的方法,第一種是來自於他們投生到天界前,過去世
的修行經驗,他們憶起過去的修行經驗,就可以繼續在天界修行。

第二種方式是天界有一些天神已經證得聖道聖果,由於這些經驗,他們可以教導佛法
,這些天神就可以教禪,想學習的天神們就可以向這些天神學習。

此外,在淨居天中,也有一些梵天神會到欲界天來教導佛法,以及教導其他天神如何
禪修。所以有些淨居天的梵天神,以及其他界已經證得聖道聖果的天神,也可能來到
欲界天,以他們的經驗來教導佛法,並教導其他天神禪修。

關於如何投生成為禪修的天神?如果他想要投生為禪修的天神,他在臨終之前要累積
很多善業,例如一個人如果已經有了禪定,但臨終時沒有入安止定,而是入近行定,
這個定力的力量,就可以讓他投生到天界,成為一個禪修的天神。另外一種方式是,
如果一個人已經累積了很多善業,也可以投生到天界,成為一位禪修的天神。

從前在印度,有一個女子名叫果彼卡近事女(Gopik? Up?sik?),她經常供養三位比
丘,並護持他們修行,這三位比丘都有證得初禪,但臨終前並沒有進入安止定,只進
入近行定,後來就投生到四大王天。

果彼卡近事女,因為累積了很多善業,並發願要投生為男性天神,臨終前她憶起自己
的許多善業,由於這些功德的力量,她投生到更高的天界——欲界天的三十三天,成
為一位名叫果巴卡(Gopaka)的男性天神。

有一天,這位果巴卡(Gopaka)天子見到這三位比丘投生在四大王天,就想幫助他們,
使他們生起悚懼心(samvega),希望他們快點禪修。因為他的幫助,他們憶起自己過
去修過禪定,其中兩位修行後很快證得初禪,並繼續修到三果,後來投生到淨居天。

所以,天界的天神也是可以修行的,但他們需要悚懼心才會修行。

台灣法寂禪林《修行次第及問答》2011•11•23

吉祥尊者、Sayalay santi 翻譯
Wed Sep 07 10:44:29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