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1
@Facebook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在增壹阿含經卷第二   廣演品第三  (三)中

提到了:

...略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眾。如來
聖眾,善業成就,質直順義,無有邪業,上下和穆,法法成就。如來聖眾,戒成就,
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度知見成就。聖眾者,所謂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
眾,應當恭敬,承事禮順。所以然者,是世福田故。於此眾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
,復度他人至三乘道,如此之業名曰聖眾。

...略

文中提到,四雙八倍的如來聖眾,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世間無上福
田。能自度,也度人至三乘道。

有些後起經典說阿羅漢只能自度,若比對此經則較不符合

然而,我自己也有些問題想提出來討論:

1.是否增一阿含經相傳是大眾部所傳,而大眾部接受大乘思想、菩薩道思想較多的程
度,因此此經引入自度度人、三乘道的思想?

2.此經的三乘道是指?  在阿含經集成時指的三乘道跟大乘經典中指的三乘道(聲聞、
緣覺、菩薩)應該是不同的?
Thu Aug 25 20:34:55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2
@Facebook
1.就是聲聞 緣覺 菩薩 2.人 天 聲聞  3.扯更遠 大乘 聲聞乘 金剛乘...就歷史時
間上認同1...就現在觀點 認同3...
Fri Aug 26 01:08:28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3
@Facebook
的確,就大藏經的經、律部來看,阿羅漢太多度人的事蹟了,佛陀也說他是阿羅漢,
如來十號之一的「應供」就是「阿羅漢」的另譯,因此說阿羅漢只能自度,基本邏輯
就是錯的。經、律中包含疑偽經,「說阿羅漢只能自度」是少數特例,甚至多為自謙
之詞,末法時期開始的大乘論才開始強調阿羅漢只能自度。

客觀來看,不能說部派誰對誰錯,而是各有傳承。一般認為上座部的說一切有部是極
端反大乘的立場,而大眾部有些接近大乘的立場(雖然當時還沒有後來所謂的「大乘
」)。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上座部或大眾部,都只是部派,這我們在政黨政治國家的人
都很多經驗,苟民黨的忠實支持者會認為苟民黨才是對的,門禁黨的忠實支持者會認
為門禁黨才是對的,明明同一件事卻被作不同的解讀。這不是說苟民黨或門禁黨都沒
有用,但一般說來,真相是不限於黨派的。

聲聞、緣覺、菩薩是在阿含經就有的,南傳也有,只是「菩薩」以佛陀的本生為主,
也有本書是《南傳菩薩道》整理南傳的菩薩道定義。這部分倒沒什麼爭議。只是對於
「聲聞」的極端貶抑,是北傳到末法時期才成為顯學的。就根本定義上來說,所有聽
釋迦牟尼佛法而悟道的人都是「聲聞」,因此貶抑聲聞也只能說是一種黨派運作下的
產物,而跟佛法的定義無關。
Fri Aug 26 08:35:22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4
@Facebook
感謝大剛詳細回覆,稍微了解了
Fri Aug 26 17:27:37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5
@Facebook
整個佛法的全貌就像是一整隻大象,而每一部佛經都有他想講的對象與目的,就像是
象頭,象鼻、象腿、象尾等部分,所以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就不太容易理解佛法。

為何這個道理這麼重要呢?因為佛法有方便說與真實說,角度方面有世間說與出世間
說,有聲聞說、菩薩說、佛說,這是因為眾生有不同的根性,才需要這麼多說法,所
以如果剛接觸佛法的人不了解就很容易起疑惑,萬一因為不懂聲聞乘而謗了聖者阿羅
漢,甚至連指導聲聞的佛陀也給毀謗了,那就真的很糟糕了。
Fri Aug 26 21:38:08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6
@Facebook
不要相信"祖師"的判教,那都是後代人各自的心得與偏好。要從經典本身的義理脈絡
下去推究。

對於某些大乘經典或論師貶抑的阿羅漢,是否一開始就認同,還是有興趣撥開這重重
的迷霧,下去尋找"阿羅漢"這幾個字在所謂的"小乘經典"中的原義? (其實,沒有一
部經是小乘經典阿)

有很多人都說不要貶抑各宗派,但是說出來的想法卻是以自家的言論為標準。像是
"小乘也很好,只是悲心不足。阿羅漢也不錯,最後會迴小向大"的言論,並不是尊重
各教派,甚至不具備一個好的學法者應該有的求知精神。

我們都很有可能是一盲引眾盲的瞎子團當中的一員,所以更小心客觀些的探求真理,
不預設立場的審視各部經典,以及思維再思維,修習再修習,可能才有機會脫盲。而
且,對阿羅漢(或其他四雙八輩)有基本的了解,可能是尊重阿羅漢的第一步。不了解
是不知道如何尊重起的 ^^
Sun Aug 28 09:57:42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7
@Facebook
http://www.pureland-buddhism.org/%E6%B7%A8%E5%9C%9F%E5%AE%97%E5%96%84%E5%B
0%8E%E6%B5%81/..%5C%E6%B7%A8%E5%9C%9F%E5%AE%97%E5%8F%A2%E6%9B%B8%5C%E5%BE%
80%E7%94%9F%E8%AB%96%E8%A8%BB%E8%A6%81%E7%BE%A9%5C%E5%A4%A9%E8%A6%AA%E8%8F
%A9%E8%96%A9%E7%95%A5%E5%82%B3.aspx
Sun Aug 28 18:02:32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8
@Facebook
其實佛陀的教法並不是自己左手打右手的老頑童打法,各經典中都常說佛陀說法:「
初善,中善,竟亦善,純一滿淨,梵行清白」。各經典是不相衝突的,而是帶領眾生
離諸熱惱、究竟清涼的法寶。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聽別人唱燒,不如自行深入經典。君子
不黨,佛教的經典不是黨派的手冊,而是實修的珍珠,大家一起親自來挖寶吧! :)
Sun Aug 28 20:16:07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9
@Facebook
依下列《增壹阿含》本身經文來看,三乘道是: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不同於大
乘經典中一般指的三乘道:聲聞、緣覺、菩薩。

國際上大乘菩薩道是沒有出家人的,因為沒有依止的出家律典。台灣、中國、韓國等
北傳出家人是被視為法藏部比丘、比丘尼,由於依止法藏部《四分律》故;西藏出家
人是被視為根本說一切有部比丘 (根本說一切有部比丘尼傳承已斷),由於依止根本
說一切有部律典故。自古至今的菩薩僧都是依止聲聞乘律典而出家的。

--------------------------------------------------------------------------
---------

《增壹阿含經》卷45〈48 十不善品〉:「今此眾中有四向、四得及聲聞乘、辟支佛
乘、佛乘。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三乘之道者,當從眾中求之。」(CBETA, T02, 
no. 125, p. 792, b11-13)

《增壹阿含經》卷38〈43 馬血天子問八政品〉:「持此誓願之福,施成三乘,使不
中退。復持此八關齋法,用學佛道、辟支佛道、阿羅漢道,諸世界學正法者亦習此業
,正使將來彌勒佛出現世時,如來、至真、等正覺值遇彼會,使得時度。」(CBETA, 
T02, no. 125, p. 757, a13-17)
Tue Aug 30 19:31:18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10
@Facebook
非常感謝 Satipatthana Shi 學友解答,在增一阿含以增一阿含自己的經文來解三乘
是很好的參考。
Wed Aug 31 14:43:21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11
@Facebook
Satipatthana Shi 說三乘道是: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不同於大乘經典中一般
指的三乘道:聲聞、緣覺、菩薩。

請問, 辟支佛乘和緣覺乘, 有什麼差別? 佛乘和菩薩乘, 有什麼差別?
Wed Aug 31 16:01:21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12
@Facebook
「辟支佛乘和緣覺乘, 有什麼差別?」

辟支佛乘 = 緣覺乘,差別只是翻譯的不同

「佛乘和菩薩乘, 有什麼差別?」

所依經典不同,解說就不同,簡單說:說似一物即不中
Wed Aug 31 18:43:51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 增一阿含中之四雙八輩聖眾自度亦度人﹞
#13
@Facebook
說似一物即不中, 這麼玄? 那怎麼比 同還是不同?
Wed Aug 31 19:01:55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