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世界的定義」
今天複查到「小千世界」的註解:「以須彌山為中心,含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
、梵天稱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名小千世界。」
乍看之下沒什麼,好像佛學辭典通常是這麼說的,仔細思考後發現這定義不是佛經中
的精準定義。
首先,個人從來沒見到《阿含經》中以「小世界」稱呼一個世界。雖然佛學辭典中幾
乎都以「小世界」稱呼一個世界,好在有CBETA,我查了查,這並非佛經中常用的稱
法,直接用「世界」來稱呼才是經中的慣例。
當然,要說「世界」是「小世界」,在宇宙的尺度來看,也無可厚非,只不過「小世
界」這個詞變成佛學辭典的通用詞,看來是不必要的。
再者,個人似乎沒見過經中對於「世界」的定義一如佛學辭典的說法。經中都是這麼
定義一個「世界」的:
《雜阿含經》卷十九:「日所周行,照於諸方」(CBETA, T02, no. 99, p. 133,
b10-11)
《中阿含經》卷19〈長壽王品2〉:「如日自在,明照諸方」(CBETA, T01, no. 26,
p. 548, a13)
《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州品1〉:「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CBETA,
T01, no. 1, p. 114, b26)
《起世經》卷一〈閻浮洲品1〉:「如一日月所行之處照四天下」(CBETA, T01, no.
24, p. 310, b8)
《大樓炭經》卷一〈閻浮利品1〉:「如一日月,旋照四天下」(CBETA, T01, no.
23, p. 277, a20)
(個人沒找到阿含部之外的經典有對「世界」定義,如果有的話也還請大家幫忙補充
。)
很明顯地,就個人能找到的經文來說,都是以「一個恆星的光照範圍」來定義一個世
界,個人還沒找到任何經律中不是以這樣來定義一個世界的。
如佛經中用「一個恆星的光照範圍」來定義一個世界,就比佛學辭典說「以須彌山為
中心……」來定義一個世界的範圍,來得科學得多。個人猜測,因為三藏中有以須彌
山為參考點,說地獄道在須彌山下多少萬里、忉利天則在須彌山頂云云,所以編佛學
辭典的人就自己將這些敘述聯想起來,作為世界的定義,而不是根據經典原文對於「
世界」的定義。
再者,佛經中說的「日月」,大家都確定知道就是太陽與月亮,但「須彌山」到底是
對應到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文科的人通常解為喜馬拉雅山,學天文物
理的人則可能解為地球自轉軸的某種物理量(磁軸一類)或太陽系旋轉軸的某種物理
量,在對「須彌山」真實意義沒有共識的情況下,以「須彌山」來定義「世界」就不
太實際。
個人猜測,編輯這類佛學辭典的人恐怕缺乏對於天文的最基本知識,所以把原先經中
對於「世界」還蠻科學的定義,以自己的理解加以重組後變成了雖然不能說不對,但
就沒那麼精準的定義。
因此對於「小千世界」的註解也更正為:「一個恆星光明所照的範圍是一世界,當中
有須彌山、四大洲、各天界等組成。一千個世界的範圍,叫做小千世界。」
相信這樣不只更貼近經典的原文,也更容易理解。
由於佛學辭典中對這條詞的解釋有蠻一致性的偏差,為免是個人有沒讀到的經文有不
同的定義,還請見過經中(而非論中)有不同定義的法師大德多加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