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1
@Facebook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第490經中舍利弗尊者說「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呼應其餘經中的說法
,例如:

《雜阿含經》卷八第229經:「云何無漏法?謂出世間意,若法、意識、意觸、意觸
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13-16)

《雜阿含經》卷九第250經:「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
…] 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CBETA, T02, no. 99, p. 60, b3-5)

《雜阿含經》卷九第254經:「若眼常識色,終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意堅住故,
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乃至無常。」(CBETA, T02, no. 99, p. 63, a18-20)
Sun Jul 24 15:33:44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2
@Facebook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今天的讀經班,有同學提問第490經的:「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有什
麼生活上的例子?能否舉例修習八正道而調伏貪欲的過程?

以對美色的貪欲為例,人長得美並沒有錯,看到美女不一定就有貪欲,但看到美女後
想要一親芳澤則是貪欲。有貪欲不一定犯五戒,畢竟是欲界眾生,但已婚者因為貪欲
而外遇則犯戒,也會因此有後續的苦果。

修習八正道的人了知貪欲的後患,有正確的見解(正見),因此見到美女不起非份之
想,有正確的思維(正志),自然不花言巧語勾引美女(正語),也不調戲美女或外
遇(正業),從事正當的工作(正命)。同時精進修行(正方便),時時觀察心中是
否有貪欲,體會貪念無常的本質,解析貪念生起與滅起的因緣,進而減輕對貪欲的執
著(正念)。在此基礎上禪定得力(正定),所獲得的輕安快樂勝於世間五欲,也就
較能調伏貪欲。

實務上,八正道有分「世間八正道」及「出世間八正道」,在家人及出家人的行法也
有所不同,要根據自己的程度而採取適當的次第,避免好高騖遠、也避免走錯方向。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今天的讀經班,有同學提問第490經的:「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能否舉例修習八正道而調伏貪欲的過程? 以對美色的貪欲為例,人長得美並沒有錯,看到美女不一定就有貪欲,但看到美女後想要一親芳澤則是貪欲。有貪欲不一定犯五戒,畢竟是欲界眾生,但已婚者因為貪欲而外遇則犯戒,也會因此有後續的苦果。 修習八正道的人了知貪欲的後患,有正確的見解(正見),因此見到美女不起非份之想,有正確的思維(正志),自然不花言巧語勾引美女(正語),也不調戲美女或外遇(正業),從事正當的工作(正命)。同時精進修行(正方便),時時觀察心中是否有貪欲,體會貪念無常的本質,解析貪念生起與滅起的因緣,進而減輕對貪欲的執著(正念)。在此基礎上禪定得力(正定),所獲得的輕安快樂勝於世間五欲,也就較能調伏貪欲。 實務上,八正道有分「世間八正道」及「出世間八正道」,在家人及出家人的行法也有所不同,要根據自己的程度而採取適當的次第,避免好高騖遠、也避免走錯方向。

Sun Jul 24 15:40:49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3
@Facebook
原經文參見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8.html#四九ま
Sun Jul 24 15:52:14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4
@Facebook
@@戒好像也有指:「接受教導」的意思,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戒律在民間變成如文字
獄的松溪了
Sun Jul 24 19:37:01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5
@Facebook
請問實行八正道即持-戒、定、慧; 大德當"八正道有分「世間八正道」及「出世間
八正道」" - 是指在持戒上有分在家與出家 ?
Tue Jul 26 11:18:31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6
@Facebook
Helen Wan 學友好,世間八正道跟出世間八正道,主要是差在 進行八正道修行的內
心動機、想法,若是進行八正道時,想的只是單純持戒、修定,而沒有四聖諦相應的
想法,那就是世間八正道,若是 以出於 證悟四聖諦的動機出發,那麼 外表看起來
一樣的進行八正道就會變成出世間八正道了。

詳見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5%85%AB?s[]=%E4%B8%83%E
5%85%AB%E4%BA%94#七八五
Fri Jul 29 23:21:15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7
@Facebook
感恩大德的提示。 末學會仔細體會七八五經。 謝謝!
Sat Jul 30 00:57:57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8
@Facebook
謝謝學友回覆,上述回覆是出於心得分享,學友們互相討論求進步,不用用大德稱呼
啦^^",也因為 Helen Wan學友您的提問,才讓我有機會複習此經文,實在是互相增
上的^^"
Thu Aug 04 16:31:11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9
@Facebook
Chen Jian 說得很好。佛陀表示「世間八正道」和「出世間八正道」都是正向的、正
確的。世間八正道就能讓人離苦得樂、獲得善果。對於想超脫輪迴的人,則進修「出
世間八正道」,以獲得究竟的解脫。
Sun Jul 31 20:28:41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10
@Facebook
末學曾於漢文佛典課中,聽過老師講說,阿含裡的「五欲功德」其實是誤翻,其中「
功德」一詞的原文可另解為「對象」,正確的翻譯應是「五欲對象」;我那時侯看來
在老師拿出來的經文裡解成「對象」確實比較通(不過我已經忘了那文)。

現在這裡看到「功德」跟「欲」一起出現,會不會這裡的「功德」也是「對象」的意
思呢?我看了一下獅子吼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8.html#四九ま 在「此
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給的解釋是「這些感官的功能並不是貪欲,因此而
念念不忘才是貪欲」;如果把解釋改成「這些感官的對象並不是貪欲,因此而念念不
忘才是貪欲」,看起來也很順,有可能「功德」真的該看成「對象」呢! :)

原經文: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欲者,雲何為欲?」

舍利弗言:「欲者,謂眼所識色可愛、樂、念,染著色。耳聲、鼻香、舌味、身所識
觸可愛、樂、念,染著觸。閻浮車,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時,舍利
弗即說偈言:

「非彼愛欲使,世間種種色,

唯有覺想者,是則士夫欲。

彼諸種種色,常在於世間,

調伏愛欲心,是則黠慧者。」
Fri Aug 05 06:48:45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11
@Facebook
「功德」的確有不同的用法,似乎也不能說是雜阿含誤譯,而是後人對這詞的用法有
所變化。就像明朝的尚方寶劍不能斬清朝的官,有不同的時代背景 :D

《雜阿含經》中的「功德」白話要翻成功能、作用、種類都可以。以巴利文gu?a來說
,莊春江居士是譯為「種類」,佛光阿含藏(楊鬱文教授?)則將「五欲功德」解為
「五塵之德性、性質」。
Fri Aug 05 11:57:15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12
@Facebook
邱大剛對對我看到您的回文我才想起那時侯老師有提到「種類」這個解釋

那有可能我記錯老師講的不是「功德」=「對象」,而是「五欲功德」=「五種欲(的
對象)」。
Fri Aug 05 15:50:56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