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倒是想到一個,一樣的故事在經文意義引用上卻有不同的轉變:
在《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07經中,認為:思惟世間而看到大軍進入藕孔,對修行、
解除苦、清淨梵行沒有幫助,只是看到奇人異事而已。
但在大乘經典華嚴經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二 提到:彼諸菩薩於一一毛孔
,各出不可說佛剎微塵等光明;一一光明端,各出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菩薩。其身尊重
,於諸世間,最為殊勝;隨其所應,皆悉顯現,充滿法界;教化眾生,未度者度,未
脫者脫;現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諸天宮殿,無常死相,一切諸法,皆悉如夢;讚歎道場
,說一切菩薩諸大願門。
認為:菩薩於毛孔中現出無量數佛剎光明,再從無量佛剎中現出無量菩薩教化眾生,
再從無量菩薩中現出無量宮殿示現無常老死相,悉皆如夢。
這裡引用時空間變換的理解上是宣說:緣起無盡,一毛孔中有無量佛剎,一佛剎中有
無量教化,是破壞時空固有的理解,深入觀察在細緻事物中的無量緣起。
我想,一樣的事相,配以不同的解說,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意義。
個人感覺是:若是要給不同的法門意義的話,我在想還是要切合緣起才是,去考慮世
間一般人固有的貪嗔癡,因病給藥,一般人可能較能吸收這樣的法門來斷煩惱;而較
少考慮世間人的限制,直接切入深奧境界的法門,可能在受用上會比較有距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