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一下 Chen Jian 的心得。有關於雜阿含 435 須深經中「先得法住智 後得涅槃 智」的順序,就我所解或也可從四聖諦的觀點來闡述。 第一,四聖諦是次序性的。 雜阿含 435 經中,佛陀佛告訴須達長者:「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間等。」,也 就是說苦、集、滅、道是次第而證。而四聖諦的終點與目標,則是獲得解脫的智慧而 解脫。 第二,四聖諦是觀察緣生法而對於緣起法如實了知。 無論是苦諦的五蘊、五受陰、集諦的三毒、滅諦的六內外處十八界、道諦的八正道 ... 等等,都是世間的因緣集滅,也就是雜阿含 53 經中說的「有因有緣世間集、有 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有因有緣滅世間」。以上這四個「世間因緣集滅」 ,佛陀廣以四因緣、十二因緣來解說,其底蘊總說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 緣起法。 第三,緣起法是法住法界的常然本質,這個常然本質稱為「法住」(Dammattha : Damman法 + thita住立)。 第四,先證法住智,後證涅槃智。 藉由觀察諸緣生法,如實了知緣起法與四聖諦,「確定後把握諸緣而生起『法住智』 《清境道論大疏鈔》」,最後證得「涅槃智」而得入於涅槃。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html#五三 另外關於「法住」的探討: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1/12/2962.html
爾時,聚落主ぁ大姓あ婆羅門聞沙門ぃ釋種い子,於釋迦ぅ大姓,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う,成無上等正覺,於此拘薩羅國人間遊行,到?薩?羅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又彼沙門瞿曇?如是色貌名稱,真實功德,天、人讚歎,聞于八方,為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諸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中,大智能自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為世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演說妙法。善哉應見!善哉應往!善應敬事!作是念已,即便嚴駕?,多將翼從?,執持金瓶、杖枝?、傘蓋,往詣佛所,恭...
後話,就這個觀點來講是不存在「先證涅槃智 -> 再證法住智」這個邏輯的
寫得非常深入 讚,尤其是漸入苦集滅道那邊,是很好的連結, 然後我自己想到一個實修的切入點: 是否要先知道 因緣果是怎麼生起的,了知生起的法則後, 再去掉因、緣,這樣果就不會生起了。 先知 此有故彼有,再知 此滅故彼滅。如果連有 是什麼都不知道,那是要滅個什麼 呢? 這樣子思考,就可以把實修上1.次序跟2.要專注的點抓出來了 也跟佛陀正覺之夜的心理歷程有關,從老死推回識,了知生的歷程,再繼續問:什麼 沒有了,老死也就沒有了? 兩次的逆推,第一次是知道生起的過程,也是因為知道如 何生起,導致同時知道如何讓生起不再生起,也就是知道了 滅的因。
這幾天看了一部分雜阿含後,又回頭重看了!發現其實佛經裡面不只是文字,連法相 出現的順序都與修行序有關(法次法依?)!比如 無常的體認,過去未來無常,況現在 !苦,若無常是苦,非我,若無常是苦,比丘寧於眼中是我,異我,相在! 厭,離欲 ,斷,盡愛,無欲,解脫,解脫知見!乃至四聖諦,知苦,之苦所集所緣,之苦要滅 ,知苦味苦患苦離,厭不樂斷盡愛取,心解脫! 阿然後我的雜阿含就一直留在五陰與六處相應!何時才能前進阿!南無佛法僧!
多念《心經》最後的那個咒語,或許有幫助。
"緣起法是法住法界的常然本質,這個常然本質稱為「法住」-Dammattha" 而"知道" 或 "勝解" 者不一定就是 "實証" 者是嗎?
Helen Wan 先解釋一下「勝解」的意思,「勝解 adhimokkha 」是雜心所之一,adhi 是殊勝卓越、mokkha 是放開,勝解的意思是"將心放開讓其投入於所緣的目標而沒有 猶豫",用現代化來說就是決意專注於此,這裡的「解」是解開的解、而不是了解的 解。 再來關於您的問題,"知道" 是不是等於 "實証" ?轉貼獅子吼導讀中的這句話:嚴 格說來,概念上的「知道」,和禪定的「如實知」是有距離的,必須要透過實證而確 實證知了,才是如實知。另外,當下有智慧,就可能去除當下的一些無明,不過若要 解脫,必須有實修的功夫,每個當下都能夠洞察(「無間等」),那麼就真的能斷除 無明了。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0.html#導讀_無明_陰相應_2_5
這不是縈法目鍵蓮經中應知當知,應滅當滅,應修當修,應證當證所揭示的嗎?
Hello Russ, 謝謝您的說明. 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最後一句中,佛陀說:不論你知不知道,就是要先知道法住智,才能得涅槃智。
這裡佛陀對須深說法: 先知"法住"的[法住], 並不等於"法住智"是嗎?(因當時須深還 沒"知法住", 別說証得法住智。) 如果是的話, 解釋經文時, 加上"法住智", 是不 是和原經文不十分相當了呢?因佛陀只對須深提要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並非說先証得 法住智? 未學只想知道自己體會經文如法否? 謝謝。
Helen Wan 依我所解,比起解釋為「法住智」,反而只解釋為「知道」會有問題,我 大概想到幾種思維辯證方式,隨舉一種如下:首先,「法住」其實就是緣起法、十二 因緣,當佛陀在其他經中提到十二因緣作為解脫的條件時,都是說「於十二因緣如實 知」。其次,所謂的「於十二因緣如實知」,換句話說即是「證得法住智」,這兩者 講的是同樣一個狀態。所以由這兩個辯證推演,在這裡說「知法住」即是「於法住如 實知」即是「得法住智」。
謝謝-Russ, 您的心得分享。 瞭解了 !
鄭錫聰別灰心啊,就我個人的看法,四部阿含中以雜阿含義理最深,雜阿含的前幾卷 又特別不易讀,只要這部分弄清楚了,後面相對上就容易多了。如果真的很挫折,或 許先跳到別的相應主題、甚至以較有故事性的另外幾部阿含去看看也不錯。
繼續努力蝸行中!!
看不懂雜阿含435經^^"
Russ Wang 和大家的討論很精采! 藉由這串精采的討論,我也發現一個潛在問題: 這邊的「法住智」看來是指如實知因緣,也就是「集無間等」。而卷十六第435經表 示四聖諦「無間等」的次序是苦、集、滅、道,也就是會先證「集無間等」(法住智 ),才會證「滅無間等」(涅槃智)。 就定義來看,「先知法住」、「法住智」、「集無間等」的定義是「徹底了解因緣法 」,是否同為「初果」(得法眼淨)的程度? 第347經中沒有四禪(或四無色定)的比丘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連「涅槃智 」都還沒有。是否能推論這些比丘其實只是初果?(而不是大多論師解讀作的「慧解 脫阿羅漢」!?) 當年 Ab Tsai 提過一個論點,認為此經中的比丘只是有信心能證涅槃的「慧解脫」 ,而不是已證阿羅漢。我還沒見到論中有這種主張,但若從以上的邏輯來看,則此論 點似乎不會比各論中的推論來得不合理 ;) 這經的洞還蠻多的,各種排列組合之下,難怪幾千年來基於此經的爭議這麼多 :P
從四聖諦的觀點來看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也是有意思的切入。
雜阿含435經,無間等..綿綿密密因果相續,無間指中間無任何疑惑,無不當的認知 ,恆知道它的因果緊密,一個連一個無跳開
我有個感覺,說出來,請大家原諒。 我感覺,大家把435經的經文意涵,討論太深了,有點過了,也因此引發了一些疑惑 。哪裡過了呢?就是435經,我感覺,並不是再講「證」的層次,倒是436經、437經 ,可以說是在講「證」的層次。
師父,435經真是好難喔∼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說四聖諦是次第而證,指苦聖諦無間等後,才能集、滅、道無間等。卷 十五第397經也提到苦、集、滅諦無間等後,才能道諦無間等。 相當的南傳經文則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滅、道都無間等,才能得到苦的完全 結束。
上面這個差異就想破頭,還是不會。。。快要跟四聖諦投降了
哪裡不會?
(苦、集、滅)諦無間等後,才能道諦無間等。。。。苦才結束 相當的南傳經文則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滅、道)都無間等,才能得到苦的 完全結束。
你是覺得這兩段不同翻譯的經文,除了文字上有所差異之外,有些地方感覺有「矛盾 」嗎?
上文,下文的"最後一句"都是苦才結束
難道上文是"苦集滅"無間等,接著是苦結束。。接著是道諦無間?。。。我知道上文 不是這樣寫啦
沒有呀,上文沒有這麼寫呀。
妳再看仔細點
下文是"苦集滅道"無間等。。苦才結束
妳把上文看錯了吧?
沒看錯啊∼上文是(苦集滅)無間等,接著是道無間等,最後是苦結束。。。。。。 所以上文和下文有什麼差別?反正苦都是排最後一個
嗯,在整段經文中,有些差異,但單獨抽出來看,講的是一樣的呀。 我把【讀經拾得】整個複製在下面: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說四聖諦是次第而證,指苦聖諦無間等後,才能集、滅、道無間等。卷 十五第397經也提到苦、集、滅諦無間等後,才能道諦無間等。 相當的南傳經文則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滅、道都無間等,才能得到苦的完全 結束。 ---------------------------- 看喔,第一段,最後沒有講 「苦才結束」。
@@那第一段的苦是在哪裡結束的??
上面這個不會。。看起來都是苦集滅道不見了。。苦才消失啊∼
我覺得我應該是讀經拾得這整段都是不清楚的,否則若清楚了,就應該可能清楚表達 了
435經,講的對象,是一位有錢的居士。他聽到四聖諦就有點疑惑,什麼疑惑呢?就 是一個人如果順順利利、快快樂樂、幸幸福福的,可以「跳著」修學四聖諦,也把苦 難終結掉嗎?佛給的回答是,「不行呦,如果(你)連苦存在都不清楚的話,就沒有後 面的事情了。」所以接著就講這四個之間關係的譬喻了。 397經,講的對象,是對出家的比丘法師們來說的。佛對這些法師們說,你們如果沒 有確實知道苦,沒有確實知道苦的原因,也沒有確實知道滅苦的觀念和方法,然後要 能確實地做到滅苦,這樣子講,是有問題的喔。 這兩經,最大的差異就是在,說法的對象不同,佛強調的「重點」不同。 就這樣子。希望有幫到妳。
師父,您快要打板起床了,晚安。。您整晚沒睡呢∼
晚安,我沒事。不用打板。
”滅諦的六內外處十八界"? 請教此句的來源或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