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若不食肉者, 而施彼以肉, 諸修梵行者, 施之以女色, 不坐高床者, 施以高廣床, 於彼臨行者, 施以息止處, 如是等施與, 於財不損減, 是則?有名譽, 而不捨一錢, 實德名稱流, 於財無所減。 雜阿含 1357 經 - 「吝於布施的瓦師」 為了讓生病的弟子有瓦缽(甌)可以使用,舍利弗來到了製作瓦器的瓦師門前乞缽。這 位瓦師心理雖然吝於布施、卻又覬覦著布施的好處,所以問舍利弗說:有沒有什麼情 況,可以得到布施的名聲功德、卻又不因布施而減損財物? 舍利弗知道的確有這樣的情況存在,於是如實客觀的陳述給瓦師聽:如果布施的資具 ,因為種種緣故,對方不能接受,同樣可以獲得功德與好名聲,而且從結果來看,一 毛錢也沒有花費。舍利弗未說出口的前提,乃是布施者必須出於淨信的動機而布施, 而非故意為難。 舉例而言,就好像有些人不知道龜苓膏是以金錢龜的龜板為原料,基於一番好意,拿 來給吃素的人補身體,吃素的人只能心領而不會接受。像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布施者 因為拿回了龜苓膏而沒有減損一毛錢,但是因為他的心意,確實能夠得到好名聲與布 施的功德。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雖然舍利弗只是客觀的陳述事實,但瓦師貪吝薰心,耳朵卻聽 到了免錢的方法,於是跟舍利弗說,「今施汝百甌,非餘亦不得」意思是說,我現在 布施你一百個瓦器,但你必須一次拿整整一百個,不然不要拿。瓦師算計舍利弗不會 拿所需之外的瓦缽,因此不會接受,這麼一來,就能不花費一毛錢而得到名聲與功德 了。聽到瓦師這麼說,舍利弗也只好默然的離開瓦師的屋舍。 舍利弗尊者有一個習慣,在托缽時,會先在居士門外入滅盡定,出定後才向居士乞食 ,為的是讓布施者得到更廣大的利益。如果經中的瓦師能以淨信心布施瓦缽,那麼布 施舍利弗瓦缽的功德,便得以讓他得生於三十三天、炎魔、兜率,乃至他化自在天, 很可惜瓦師不信因果,不明白布施的發心才是重點,而以算計之心來布施,結果錯過 了真正的大利益。 本讀經拾得感謝 Chakwos Liu、陳正哲提供。
若不食肉者, 而施彼以肉, 諸修梵行者, 施之以女色, 不坐高床者, 施以高廣床, 於彼臨行者, 施以息止處, 如是等施與, 於財不損減, 是則?有名譽, 而不捨一錢, 實德名稱流, 於財無所減。
舍利弗尊者有一個習慣,在托缽時,會先在門外先入滅盡定,出定後才進去受食,好 讓布施者得到更廣大的利益。我想在瓦師的門前舍利弗尊者一定也這麼作了,這麼大 的福田卻不知道耕,瓦師也實在太可憐了。
我不是來打臉的(我先說呦)....參考法華經藥草喻品....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 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 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 。不自覺知。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 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眾生住 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了無礙。
喬瑟夫 舍利弗尊者不會介意的:)讀書會上也有同學提到,如果舍利弗尊者在一開 始就把條件說清楚,也許就不會讓瓦師誤解了。
《瑜伽師地論》 卷8:「業自性云何?謂"若法生時"造作相起,及由彼生故,身行語 行於彼後時造作而轉,是名業自性。」(YBh T30, no.1579 p. 315, a18~a20).....若遇到佛陀時,可能又不很一樣了!舍利弗尊者不會介意的,我若是那 個瓦師,我一定會很x,差一點點拰爸可以作天王了
瓦師弄清楚條件後,未來(生)還可以布施供養啊∼就像上輩子我沒布施供養,這輩 子再來學就好啦∼學佛是無量劫的事 ^_^
Kiki Huang 的確,錯過了也不用懊悔,下次要把握機會 :) 另外找到這一篇 : http://buddhaspace.org/agama/34.html#九四六 這是一位非常 smart 的婆羅門, 值得我們參考。
還有一篇經文很有名,就是須深盜法,好在須深承認了,不然下場是更慘
遇到佛陀不一定會比較好,因為每個人得度的因緣不一樣。像僧團中就有位闡陀比丘 世尊怎樣教都教不會,世尊滅度後,尊者阿難一講闡陀比丘就證阿羅漢了。這樣的例 子其實還不少。
要本身能夠有福報接受善知識的霹靂手段教導 (自己要有弟子相) ^_^ 佛學老師說 廣欽和尚的霹靂教學其實當時很多人就"跑"了。。某法師說當年宣化上人故意站在她 面前,她自己當下馬上躲起來,等宣化上人圓寂後,她才發心出家
這是後世常見的,弟子們爭相傳說師父有多神, 所以就只能師父說什麼都相信。只 是,自己學到了多少本事可能也很重要,如何判斷善知識還是世尊教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