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蔡懺摩師兄,以下:
持戒與慈悲
戒律的廣義,包含一切正行。但依狹義說,重在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等善。出
家眾的四根本戒,比在家五戒更嚴格。淫戒,連夫婦的正淫也禁止;妄語,重在未證
謂證等大妄語,這都與定學有關。不殺、盜、淫、妄為根本的戒善,出家眾多從消極
的禁止惡行說。但在家眾持戒,即富有積極的同情感。要知戒善是合法則的,也是由
於同情──慈悲喜捨的流露而表現於行為的。如《雜含》(卷三七•一ま四四經)佛
為鞞紐多羅聚落長者說:「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雲何殺
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淫盜等同。釋尊稱這是「自通之法」,即
以己心而通他人之心的同情,近於儒家的恕道。所以身語根本戒的受持不犯,不但是
他律的不可作,也是自律
~8p232~
的覺得不應該作。這例如不殺,不使一切有情受殺生苦,也是給一切有情以安全感。
進一步,更要愛護有情的生命,戒不即是慈悲的實踐嗎?《雜含》(卷三二•九一六
經)佛為刀師氏聚落主說:「若於有心殺生,當自悔責不是不類。若不有心殺生,無
怨無憎,心生隨喜。……心與慈俱。……如是偷盜對以悲心,邪淫
對以喜心,妄語對以捨心」。這以四無量心別對四戒,不過約他的偏重說,其實是相
通的。
佛法概論 P.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