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沒看到大正藏中有『非想非非想入處無法修觀是經論一致的說法』的這種結論
,以sati所舉的長阿含該經文本身並沒有這種解釋。其中『...「先有想生然後智?
先有智生然後想?為想、智一時俱生耶?」佛言:「先有想生然後智,由想有智。」
...』是世尊在回答『想知滅定』中如何證得解脫,和非想非非想能不能起觀並無關
聯。
《長阿含經》卷17:「
梵志又白佛言。諸想中。何者為第一無上想。
佛言。諸想.諸言無想。於其中間能次第得想知滅定者。是為第一無上想。
梵志又問。為一想。為多想。
佛言。有一想。無多想。
梵志又問。先有想生然後智。先有智生然後想。為想.智一時俱生耶。
佛言。先有想生然後智。由想有智。」(CBETA, T01, no. 1, p. 110, c4-12)
這其中有一點很容易混淆,那就是該經文中的『想』和五蘊的想蘊是不一樣得。這也
是為何sati所引的經文中提到入了非想非非想後一樣『有"想"可得』。
《長阿含經》卷17:「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捨不用處。入有想無想處
。梵志。彼不用處想滅。有想無想處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彼捨
有想無想處。入想知滅定。梵志。彼有想無想處想滅。入想知滅定。以是故知有因緣
想生。有因緣想滅。彼得此想已。作是念。有念為惡。無念為善。」(CBETA, T01,
no. 1, p. 110, b11-18)
接著世尊在一次說明如何滅非有想非無想處。
《長阿含經》卷17:「彼得此想(非有想非無想)已。作是念。有念為惡。無念為善
。彼作是念時。彼微妙想不滅。更麤想生。彼復念言。我今寧可不為念行。不起思惟
。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滅。麤想不生。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
滅。麤想不生時。即入想知滅定。」(CBETA, T01, no. 1, p. 110, b17-23)
在非有想非無想中修觀時,觀察到的就是經中的另一種形容詞『念』,並思維『有念
為惡,無念為善。』。該念是啥?那就是四識住(請查阿含經)中所描述的啟動四識
(色受想行)的核心,也就是『識』。也就是說,觀察色受想行時觀察到的是"識"的四
種運作方式,而到了非有想非無想時,修觀就必須要能觀察到這個最核心的元素(也
就是識)並滅之,才能滅非有想非無想。滅了非有想非無想就完成了滅五蘊(還不是
涅槃,但有了證涅槃的資格),此為阿含中世尊所說的解脫道之法次法向。而上述經
文是以"念"來形容這個四識住的基本元素。
sati所引的長阿含經中,用了幾種方式來形容那個最基本的核心,一是念(如上),一
是想。
《長阿含經》卷17:「彼復念言。我今寧可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彼不為念行。不起
思惟已。微妙想滅。麤想不生。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滅。麤想不生時。即
入想知滅定。
佛告梵志言。善哉。善哉。此是賢聖法中次第想滅想定。」(CBETA, T01, no. 1, p.
110, b28-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