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是七覺支的基礎」
《雜阿含經》第615經闡述四念處是七覺支的基礎:
1. 念覺支:身身觀念住(受、心、法念亦如是說)。
2.3. 擇法覺支、精進覺支:若身耽睡,心法懈怠(五蓋的昏沈蓋),彼比丘當起淨
信,取於淨相。
4. 喜覺支:其心則悅,悅已生喜。
5. 猗覺支:身則猗息,則受身樂。
6. 定覺支:其心則定。
7. 捨覺支:如實知。
也就是說四念處就是七覺支之首的「念覺支」,別經中所舉「念覺支」的例子也可說
在四念處的範疇之中,例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1經以「六念」切入七覺支,
《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16經以「念無殺盜淫妄心」切入七覺支,《中阿含經》卷
四〈業相應品2〉第20經波羅牢經以「念十善業道」切入七覺支。
本經表明四念處都對七覺支有益,而在《中阿含經》卷二十四〈因品4〉第98經念處
經等經典中,則將調伏五蓋、培育七覺支列為法念處的主要修習內容。
四念處作為念覺支,能引生後續的其他覺支,有念覺支後能辨別什麼法有益、什麼法
無益,也就是擇法覺支;擇有益的法而努力,引生精進覺支;精進後會產生法喜,而
為喜覺支;有法喜後會輕安,是猗覺支;輕安後容易得定,是定覺支;有了定後能徹
底放下而解脫,是捨覺支。《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10經所舉例的修學次第是:修
習安般 → 滿足四念處 → 滿足七覺支 → 滿足明、解脫。《中阿含經》卷十〈習相
應品5〉第52經食經則舉例:三妙行 → 四念處 → 七覺支 → 明、解脫。
關於調伏五蓋、培育七覺支的詳細說明,可見卷二十六、二十七的「覺支相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