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
@Facebook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阿難以自己的話總結出證得阿羅漢不出四種次第
。這四種次第都和止、觀有關,但「為掉亂所持」這一次第不論南北傳都莫衷一事,
連南傳經文的譯者都很頭大,因此四個南傳譯本彼此間也有很大的差距。

在跳入文字的比對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佛世時的阿羅漢是怎麼證道的?

諸如《雜阿含經》卷十八第495經:「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樂;得
信樂已,心得歡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得解脫已,
悉能疾得無餘涅槃。」(CBETA, T02, no. 99, p. 129, a18-21) 「由戒生定、依定
發慧」的戒定慧三學,是通用的證道次第。

佛世時許多弟子善根深厚,或是先從外道老師學過頭陀行乃至四禪八定,這些弟子身
業清淨,聽了佛法後有的是當下思維法義而證果(「觀為先導而修習止」),有的是
依定諦觀四聖諦證果(「止為先導而修習觀」),而佛陀也教大家著重七覺支,儘量
定、慧平衡地修持(「止與觀雙運而修習」)。這些證阿羅漢的佛弟子如雨後春筍般
,紛紛親證涅槃。

對律藏有基本了解的人都知道,佛教初期的僧團是沒有戒律的,因為沒有人身業不清
淨、沒有人走偏了而惹出麻煩,有清淨之實自然不須戒律之名。後來僧團人數越來越
多,有人不清淨而惹了麻煩,才「隨犯隨制」,制立戒律以防非止惡。

基礎不好的佛弟子,在獲得定、慧之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障難,也就有各種對治以
幫助調伏身心。像難陀比丘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剛出家時一直懷念他美豔的妻子,
修行無法有進展,因此佛陀以方便對治,讓他上天看天女、下地看火鍋,他了解了因
果,也就調伏了心念。(對這段歷史不熟悉的同學,可參考 http://0rz.tw/PpVFC, 
http://0rz.tw/xZwOF 。)

佛陀是這麼形容原先的難陀:「其有說言大力者,其唯難陀!此是正說。其有說言最
端政者,其唯難陀!是則正說。其有說言愛欲重者,其唯難陀!是則正說。」至於難
陀2.0則是:「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
能盡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CBETA, T02, no. 99, p. 73, a23-29)

調伏了無法安心修道的障礙之後,難陀由一愛欲深重的男子漢,攝守律儀、調伏六根
,由戒生定、依定發慧,成為梵行清白的阿羅漢。

這就是第560經當中所說的「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
: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

難陀無法忘懷妻子,正是「掉亂所持」,而佛陀的方便對治,則讓他能「以調伏心坐
」。這一個關閉根門的階段,也相當於三學的「戒」。

打通了這個關節,難陀等等業緣纏身的佛弟子也都能像立刻證果的學長們,好好修習
止觀以證得阿羅漢了。

總言之,阿難總結的四個次第中,「止為先導而修習觀」、「觀為先導而修習止」、
「止與觀雙運而修習」是利根者,不須要另外學戒的階段,直接就修習止、觀,開啟
定、慧了。

而「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代表的正是業緣纏身的眾生,要先有戒等調伏、對治
的階段,清除了障難,而能在止、觀上得力。

這也呼應同卷第563經所說:「受持如是具足淨戒,宿業漸吐」(CBETA, T02, no. 
99, p. 147, c17) 「戒」和「調伏」、減輕業緣,是一體的兩面,調伏好了,而能
「由戒生定」,進修於止觀。

如今佛陀已滅度,沒人帶我們上天下地,但還是留下了許多調伏的方法,諸如念佛、
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等十念,還有許
多的方便法如禮佛拜懺(念佛、念戒的綜合應用)、五停心觀(例如不淨觀對治貪、
慈心觀對治瞋、因緣觀對治痴),為的不外乎調伏心念以修習止觀。

若有同學修習止觀許久仍沒有突破,正是阿難所說的「為掉亂所持」,應該要回到調
伏的基本功,例如從八關齋戒開始,修習的結果自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知道
怎麼持八關齋戒的同學可參考 http://0rz.tw/gR6Pm 。)
Thu Oct 09 10:34:56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2
@Facebook
《雜阿含經》「為掉亂所持」一句,相當的南傳經文的四個譯本:

1. 菩提比丘英譯: "a monk's mind is seized by agitation about the 
teaching."

2. Thanissaro 比丘英譯 "a monk's mind has its restlessness concerning the 
Dhamma [Comm: the corruptions of insight] well under control."

3. 元亨寺中譯: "比丘意離於法之掉舉,彼堅持。"

4. 莊春江中譯: "比丘的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

巴利藏兩個英譯完全相反,兩個中譯也完全相反。

比對北傳經文,以及相關的戒定慧三學法義,對了阿難所說有較弘觀的理解之後,可
知巴利藏中的「法」字應該是指廣義的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
或道理,障礙了修行者而有掉舉,不是特指「佛法」。
Thu Oct 09 11:17:27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3
@Facebook
感恩 邱大剛學友的幫忙,了解良多,小弟讀後有一另外衍生實修問題: 在行者掉舉
後而調伏心後,依獅子吼標點版本經文所示為: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
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化字意義不明,個人解讀,上述從調伏心到等化,
為止道的修持),是否表示了 為掉舉所困的行者,調伏心後,修的是止道,而非觀道
,是否又表示了下面兩種意涵:

1.掉舉者,不適合修觀,如七覺支 經文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str=%E4%B8%83%E8%A6%BA%E6%94%A
F&path=SA0714.htm所示;但另一問題是:掉舉者調伏後,修止(定)者 ,便能得解脫
嗎?(不用在心定後,再修觀?)

2.承1.,假設經文不需再補充,是否表示了,掉舉者,雖然是掉舉,但具有(觀)的作
用,一旦掉舉者調伏心而修止,即能解脫(因為之前的掉舉已具觀的作用)?

個人經驗:情緒起伏大時,無法做好的決策,在這種時候硬要思考,連思考都會被扭
曲,這時候需要放鬆,好決策會自己浮出來。

掉舉的心裡被某事抓住的狀態,我個人經驗,就是一直想某件事,很累,但也不能說
沒有用,因為想還是會有些產出結果

補充教材:聖嚴法師曾開示過:如果打坐真的狀況很差,寧願散亂也不要昏沉,至少
散亂還是清醒的(個人記憶,出錯請糾正)
Mon Oct 13 22:00:42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4
@Facebook
先給 陳建 一個讚,讀得真仔細 (y)

這議題我以前也思考過,思考完也沒記下來,陳建的回覆提醒了我在這方面補充如下
:

就文字上來看,漢譯四部阿含(及大部份翻譯經典)在重覆講述一個概念時,會將經
文簡化,甚至越來越簡化;相對的,巴利藏五尼柯耶則會將全句覆述。這只是不同語
言習慣的表達方式的不同,就像寫電腦程式的人有的落落長一個函式包入所有的程式
碼,有的則會將程式精簡處理、模組化,但程式跑出來的結果要是一樣的。

第560經就是漢譯簡化處理的例子,完整的經文是:

1. 若比丘、比丘尼坐,【止】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
等受,【觀】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

其中「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都是在說「止」,而「分
別於法、量度」是在說「觀」。

第二段還沒有簡化,否則會無法表達意義:

2. 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觀】於法選擇、思量,【止】住心:善住、局住、調
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

第三段是問題所在,先跳過,來看第四段:

4. 比丘、比丘尼【止+觀】止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諸使。

很明顯的第四段將止、觀的描述全部跳過了,是經過簡化的。

我的判斷是第三段的止、觀敘述簡化了一半:

3. 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止】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
伏、止觀一心、等受化。【觀省略了】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

為什麼這麼判斷?一是從意義來看,下封再述。一是從文字上比對,巴利藏沒有簡化
文字的習慣,而此四段在南傳經文都只有開頭不一樣,後來的經文都一模一樣,也就
是說第三段並沒有特別表示省略了什麼步驟。

因此漢譯的譯者在第三段表達的是在止觀前加了一個「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
然後止,然後觀就省略了,他可能想說讀者自己會想,而沒注意到這個地方省略了會
造成不同的解讀 :) 

《雜阿含經》的翻譯不像唐代譯經院有上百人,而是譯者、傳譯、筆受等小貓兩三隻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就精進地完成翻譯,沒有多餘的人力反覆讀好幾遍、看是否可
能省略的地方會造成誤解,因此同一個詞在《雜阿含經》中會有不同的中譯,不像唐
代譯經的用詞統一。但縱使不夠統一,由於重要的法義佛陀是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
,依法聞思修自然能體會更細部的意涵,因此也不致於對於修行有太大的影響。
Tue Oct 14 07:54:20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5
@Facebook
就法義來看,人的一生大多時間是在散亂心、也就是掉舉中度過,因此不缺掉舉啦 
:D 

掉舉當中還是能做很多事,例如聞、思,布施、持戒、忍辱……等等,只是就止觀來
說,掉舉的幫助很有限。

當然,不一定要坐著才能止觀,行住坐臥都可以四念住修行,只是行、住的修行效果
常沒有坐禪的效果好(像本經四種方法都講明了是「坐」),也是因為較多掉舉等因
素。等功夫深了,行住坐臥都可以一如,但畢竟不是大多人的境界。

因為人的一生已經太多掉舉了,所以實在不缺掉舉,也不會單純因為從掉舉轉而入定
就在沒有慧觀的情況下悟道。

不過陳建的經驗也是有其道理的,通常在開始打坐的第一、二柱香容易有靈感,平時
思考的俗事沈澱了,大石塊落下,較輕的念頭或靈感就浮現出來。過了這個階段,才
能心無旁騖的打坐。
Tue Oct 14 08:15:47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6
@Facebook
個人認為聖嚴法師講的應該如陳建列出的七覺支經文中說的:

《雜阿含經》卷27:「微劣猶豫,若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者,此則非時,增懈
怠故。」(CBETA, T02, no. 99, p. 192, a1-3)

打坐太過昏沈,就不要修定啦,不管經行或拜佛,效果都比坐著昏沈好,也避免培養
出坐著睡覺的習慣 :D
Tue Oct 14 08:27:33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7
@Facebook
謝謝大剛與陳建。仍有一個問題想釐清,覺照念頭的經驗中,有時念頭如瀑流不斷湧
現(a),好比剛看完電影或是作完研究;有時湧現的念頭稀疏且輕微,沒有什麼力量
。另外一種覺照的經驗,尤其在精神亢奮的狀態,會更傾向攀緣念頭(b)而迷,發展
為各種夢想。想要請問,掉舉應是如上的a或是b呢?
Tue Oct 14 15:00:45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8
@Facebook
剛剛觀心念時,好像自己得到了答案… a與b是一事,正因為傾向攀緣念頭,使得念
頭在覺照下仍然發展了短暫的時間,短暫的迷覺反復發生,便有了一種好像念頭不斷
湧現的感覺。掉舉的本質似乎是一種貪?
Tue Oct 14 15:44:35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9
@Facebook
個人也認同王兄自己得到的答案,以及掉舉是一種貪的結論。
Tue Oct 14 19:30:11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0
@Facebook
感謝 邱大剛學友的詳細回覆,不過由大剛兄的回答引出我其他的問題XD,大剛學友
提到南傳經文的開頭是不同,結尾一樣,我看了南傳經文,發現跟漢傳有一樣省略的
問題,我同意大剛學友的看法,應該是止跟觀都要有,才能證悟,第三段應該是省略
或者是傳抄的問題,但發現南傳一樣有 掉舉後修止得道的問題,經文如下: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60.htm

增支部4集170經/雙連經(莊春江譯) 

..........................略

1.學友們!這裡,比丘止為先導而修習觀。當止為先導而修習觀時,他的道被生起了
。他實行那個道,修習、多修習。當他實行那個道,修習、多修習時,結被捨斷了,
煩惱潛在趨勢被消除了。 

2.再者,學友們!比丘觀為先導而修習止。當觀為先導而修習止時,他的道被生起了
。他實行那個道,修習、多修習。當他實行那個道,修習、多修習時,結被捨斷了,
煩惱潛在趨勢被消除了。 

3.再者,學友們!比丘止與觀雙連而修習。當止與觀雙連而修習時,他的道被生起了
。他實行那個道,修習、多修習。當他實行那個道,修習、多修習時,結被捨斷了,
煩惱潛在趨勢被消除了。 

4.再者,學友們!比丘的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學友們!有那個時候:當內
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為統一、入定時,他的道被生起了。他實行那個道,修習、多
修習。當他實行那個道,修習、多修習時,結被捨斷了,煩惱潛在趨勢被消除了。 

學友們!凡任何在我面前記說達到阿羅漢果的比丘、比丘尼,全都以這四種方法,或
以其中之一。」 

四段皆有定型句:他的道被生起了。他實行那個道,修習、多修習。當他實行那個道
,修習、多修習時,結被捨斷了,煩惱潛在趨勢被消除了。  

前面不同 ,如大剛所述,但在我有疑問的那一句,被掉舉所持,一樣都省略觀的步
驟

第四段:再者,學友們!比丘的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學友們!有那個時候
:當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為統一、入定時,他的道被生起了   經文摘要:掉舉
->內心住立 入定而得道,一樣沒有觀的步驟

發現了共通之處,北傳跟南傳都忽略了一樣的地方(假設莊師兄的翻譯是完整的),或
許是傳抄問題,或部派根據的原本本身就有問題
Tue Oct 14 19:51:25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1
@Facebook
陳建 真是細心呀 (y) 有這樣尋根究底、自己能深入經藏比對、而不隨便相信別人怎
麼說的思考,的確才是深入經藏的正確態度。有這樣的同學真不錯,相信長久以往又
會多一位在佛法有紮實見地的高手。

陳建說得沒錯,我「腦補」了,沒注意到莊居士南傳譯本第三段的議題,用我的想法
無法解釋。

剛比對了一下,南傳元亨寺譯本第三段後面和其他幾段的翻譯不太相同,但二個南傳
英文譯本的第三段後面和其他幾段的翻譯一致,都只提到了掉亂後的「止」。菩提比
丘英譯: http://noaimiloa.livejournal.com/49822.html, Thanissaro 比丘英譯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an/an04/an04.170.than.html

二個南傳英譯本雖然在第三段前半的意義剛好解得完全相反,但由於將「對法的掉舉
」解為「對佛法的掉舉」,南傳英譯者的註解卻反而類似形容禪宗的法門(例如「棒
喝」) :D

在這議題上我目前沒有比較好的看法,得再研究研究,要不然就只能將各家看法並陳
了(反而南傳英譯者的觀點像在為禪宗法門背書 :p )
Tue Oct 14 22:35:39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2
@Facebook
感恩 邱大剛  學友的努力找答案,我也只是看看發現一些細節而以,感謝大剛學友 
(y) ,我自己剛去看大剛學友提到的南傳英譯,翻成對佛法的掉舉真的變成禪宗啦XD

尤其是菩提比丘的翻譯,看完蠻感動的,解說:為何心會被對佛法的躁動抓住呢?因
為有了解佛法的渴望XDDD

而且這種精神上焦慮一但解決,就會瞬間有對佛法的領悟XD

以我自己曾實修過的,便是一直去問自己的話頭,直到被緊緊抓住

即 參話頭參到變成參疑團,等到疑團破掉就會有洞見(我從沒進入疑團過,只有參過
話頭)

菩提比丘原文:

 It is possible, however, that the "agitation about the teaching" is 
mental distress brought on by eagerness to realize the Dhamma. This state 
of spiritual anxiety, when suddenly resolved, can sometimes precipitate an
instantaneous experience of awakening. For an example, see the story of 
Bahiya Daruciriya at Ud 1:10.

(心中被佛法抓住,但卻還沒入定XD,一旦對佛法的掉舉解決,也就產生洞見===>禪
宗的操作)
Wed Oct 15 18:57:41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3
@Facebook
我自己想到一個解釋,先聲明是腦補,但啟發於 大剛學友,即

行者們會感到掉舉,是一般的掉舉,但前提是行者已有對佛法的基礎,即了解道理但
卻未完全以止觀體現,於是這位行者,想打坐卻一直掉舉,但知道自己這樣是不對的
,[一直有想要修行佛法的意向,修止修觀都好,卻因掉舉無法入定,也就是說:這
位行者感到掉舉的前提,是一直把佛法掛在心中,但卻被別的東西所影響,但行者的
意向卻是朝向佛法的],也就因為這樣,一但行者克服掉舉,之前對佛法的修行意向
,修止修觀都行,掉舉為禪支的障礙,一但掉舉去除,進入止道,可能連帶的啟動之
前把佛法放心中時累積的資糧,道便生起了。

即:行者雖然持續掉舉,但背景脈絡是行者一直想要修行佛法才有掉舉的困擾,沒學
過佛法的人可能認為掉舉沒甚麼,也就沒困擾了。

同於大剛學友的,喊燒的人終究會吃下去(就算遇到困難)

第二,就可能解成對佛法的掉舉,而在這種掉舉中,可能隱含有觀的意味(這裡是我
的見解,不一定正確),當這種掉舉也進入止,之前有的掉舉之觀,就跟止一起起作
用而生道。
Wed Oct 15 19:08:33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4
@Facebook
昨天好像有人問到止、觀交替的問題,不過我一時找不到發問的原文,就回在這了:

南傳的主流修行次第裡,將止、觀拆分成較細的分解動作,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修止
入定,出定後利用定的餘勢來修觀,因此主張止、觀交替。例如先止入初禪,初禪就
是專心初禪,出了初禪時利用其餘勢觀察五陰而修觀。

北傳的主流修行次第裡,則通常沒有將止、觀拆成分解動作,而較主張止觀並行,修
止即有觀、修觀也終成止,只是初期重點的不同。

實務上每個人的根器不同、宿世修習的方法不同,最適合的方法不見得一樣。有的人
學游泳要分解動作練習,有的人跳下水就會亂游了。

我所認識的止、觀法門也不多,因此只是簡單回答,還請站友知道較多的補充。

根據學術考查,現今所有的止、觀方法,不論是南傳還是北傳,都是近代大師重新根
據經、論,而發明或發掘的,也就是說不論是哪一個國家,都曾有嚴重的佛教斷層(
例如國王破佛),所以止觀法門都失傳過。還好留有經典文字,近代的大師再根據經
、論中的記述,自行實踐後補足其細節,而傳授各自領會的止、觀法門。也就是說,
這些止、觀法門是由近代大師各自定義的,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可言,也就不能說哪個
方法才是絕對正宗。所謂:「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抓到老鼠,都是好貓」。
Wed Oct 15 21:05:57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5
@Facebook
補充難陀火鍋遊記  原典出處 因為我沒找到XD

北傳:增壹阿含18品7經 南傳:--(?)   關涉主題:事蹟/降伏難陀之欲 (10/09/2013 
21:50:21.美西時間更新) 

增壹阿含18品7經[佛光本147經/2法](慚愧品)(莊春江標點) 

http://agama.buddhason.org/AA/AAsearch1.php?str=%E9%9B%A3%E9%99%80&path=AA
147.htm
Thu Oct 16 23:07:43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6
@Facebook
Ud 1.10 這部似乎是 Ud 1.10 PTS: Ud 6

B?hiya Sutta: B?hiya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大家有興趣可以看,補充教材,菩提比丘引這部的動機我猜:可能是,學習佛法,有
些個案是從 內心懷疑自己是否解脫開始,也或許是某種對佛法的掉舉,引起學佛法
的動機,進而修習

但疑問過後,如大剛學友所述,應該是 止觀都要修,而佛陀在這一經的教導極其簡
要,就是 看只是看 聽只是聽,類似正念的操作吧

大家可以看看,這樣反而也無法把止觀分出,只能說  印順導師曾說過 雜阿含經有
些修法 是 定慧綜合

Ud 1.10是小部經典  莊師兄沒翻譯,我有查到Thanissaro版本的如上

也有一個中文網站有翻譯,但語法我看不太懂,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估狗一下
Thu Oct 16 23:31:33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7
@Facebook
週五和無著比丘討論,他提到以前曾寫了一篇文章,闡述南傳三藏對此議題的看法: 
http://www.buddhismuskunde.uni-hamburg.de/fileadmin/pdf/analayo/Yuganaddha
.pdf

最近事太忙,之後再來摘重點。當中提到的專業名詞或經文,先列上給大家參考:

* Imperfections of Insight (Vipassanupakkilesa):

Corruption of insight; intense experiences that can happen in the course 
of meditation and can lead one to believe that one has completed the path.
The standard list includes ten: light, psychic knowledge, rapture, 
serenity, pleasure, extreme conviction, excessive effort, obsession, 
indifference, and contentment.

c.f. http://www.wisdomlib.org/definition/vipassanupakkilesa/index.html

* 婆醯經 / Bahiya Sutta (Ud. 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e7a0c900101s7m4.html

* 麻瘋病者經 / Leper Suppabuddha (Ud. 49)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Sutta/Kutthi2.htm

* 無礙解道俱存品第一俱存論(舍利弗造)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7%84%A1%E7%A4%99%E8%A
7%A3%E9%81%93%E4%BF%B1%E5%AD%98%E5%93%81%E7%AC%AC%E4%B8%80%E4%BF%B1%E5%AD%
98%E8%AB%96
Sun Oct 26 13:29:36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8
@Facebook
[文摘來了]

《雜阿含經》「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
、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一句,相當的南傳經文
的四個譯本:

1. 菩提比丘英譯: “a monk’s mind is seized by agitation about the 
teaching. But there comes a time when his mind becomes internally 
steadied, composed, unified, and concentrated; then the path arises in 
him.” c.f. http://noaimiloa.livejournal.com/49822.html

2. Thanissaro 比丘英譯 “a monk’s mind has its restlessness concerning 
the Dhamma [Comm: the corruptions of insight] well under control. There 
comes a time when his mind grows steady inwardly, settles down, and 
becomes unified & concentrated. In him the path is born.” c.f. 
http://uwf.edu/wmikulas/webpage/Leaves/website/canon/anguttara/an4-170.htm
l

3. 元亨寺中譯: “比丘意離於法之掉舉,彼堅持。友!彼安住正內、正止、趣一境
、正持時,彼之道生”。但是元亨寺在翻譯《無礙解道》時,又翻譯成「有比丘,意
有被諸法掉舉之所捉。友!彼之心內惟定住,於定坐時,彼一趣得定而道生。」

4. 莊春江中譯: “比丘的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學友們!有那個時候:當
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為統一、入定時,他的道被生起了。”

巴利藏兩個英譯看似相反,兩個中譯也完全相反,可見此句並不容易解釋。

無著比丘曾 有篇論文解釋 Yuganaddha Sutta 對此議題有所著墨,該文提到南傳經
文的字句 dhamm’uddhacca (直譯為「被法的掉舉緊緊的握持」),有二種解讀:

1. 根據南傳「《無礙解道》〈1俱存品〉俱存論」中對此經的說明(此論相傳是舍利
弗所造),有十種「觀隨染」(光、超自然知識、狂喜、平靜、喜悅、極度的信心、
極度的精進、著迷、陌不關心、知足)能讓人執著,不如實知其無常,而無法徹底的
洞察。執著「觀隨染」也就是「對法的掉舉」,而無法證道。若能正坐住心、調伏了
掉舉,就能證道。

2. 解為「對了解佛法的極度渴忘而帶來的焦慮」,由於對佛法的極度渴望,聽到佛
解說法義後就開悟了,例如 婆醯經 / Bahiya Sutta (Ud. 8) 所載。

該文並以從未修過止觀的人卻在聽佛說法後見法作為例子,例如 麻瘋病者經 / 
Leper Suppabuddha (Ud. 49) 中記載的麻瘋病人,初聞佛法竟然短期內證得解脫,
並解釋這是因為佛陀的說法極為強大、極有穿透力,能直接打破聽眾的執著。

從阿難所說來看,只要是阿羅漢不可能只有觀而沒有止,也不可能只有止而沒有觀,
一定遲早具有止與觀,只是入手處的不同。

該文應該是無著比丘在尚未研究北傳四部阿含前所作,因此沒有參考北傳經文。細部
來看,如果參考北傳經文,有二處和南傳不同:

1. 北傳是翻譯為「為掉舉所持」,並沒有說是對「佛法」的掉舉:可見對於原文中
的「法」,北傳的傳抄者是解讀為廣義的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
物或道理),而南傳的傳抄者是解讀為「佛法」。(個人認為南傳的翻譯比北傳的翻
譯容易解釋,但都可能是正確的。)

2. 該文提到對於「止觀和合俱行」,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 Mahasalayatana 
Sutta 也提到這個概念,因此該經的方法算是「止觀和合俱行」。然而此經的北傳對
應經典是《雜阿含經》第305經「六分別六入處經」,並沒有「止觀和合俱行」這一
句話。客觀來看,這個例子似乎不見得適合作為「止觀和合俱行」的例子,只是因為
巴利藏該經有這句話,因此被南傳解經者歸類為「止觀和合俱行」。(個人認為「六
分別六入處經」的例子比較屬於「先觀後止」,是先有觀慧,然後導致「止觀和合俱
行」,也呼應經中說的「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
觀俱修,得諸解脫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簡言之,這個句子在北傳及南傳都莫衷一是,後世在解經時畢竟都是從其他經中找可
以附會的例子歸於四種當中的一種,因此不必太在意此句的「標準解」為何,只要對
整體經典中對止觀的教導有較廣泛的了解,自然就包含這四類能導致阿羅漢的修習法
了,畢竟此經中阿難也只是用他自己的話將各種成為阿羅漢的止觀法歸類為四類。
Sun Oct 26 15:32:31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19
@Facebook
感謝大剛兄辛苦整理文獻,按個讚 (y) 。看完大剛兄的文摘  我傾向於 觀隨染說法
,也跟我自己之前的猜想有點像,不過還是有點不確認,貼出來大家批評討論,即:

 掉舉的存在背景脈絡是觀,在觀的時候,行者免不了的有觀隨染,但 一旦調伏觀的
掉舉,行者於掉舉時並非沒有觀,掉舉時具有同時存在的觀,一旦掉舉被調伏,行者
進入有用可導致解脫的觀,而後止升起、道也升起,符合 [先觀後止]的順序,這個
方法是說,這個路線一樣是先觀後止,只是觀的時候有瑕疵,要先調伏瑕疵。

但第二個說法也是通的,就是行者懷有對佛法的掉舉,一旦某個機緣成熟,例如聽佛
說法,便馬上調伏內心煩惱,同時具有止心,道生起

(但這個是特例,只因為特殊機緣,便使止生起,同時證悟(觀的資糧應該也包含在內
,這是我個人認為:道生起時,必定含有止觀兩資糧))

只是這個路線,經文記載是 生起止 而後道生起,沒有描述到 觀的心理狀態,但我
認為沒有描述觀的心理狀態不代表沒有觀的資糧

第二個路線實在很特別XD,我自己認為,懷有對佛法的掉舉可以,但還是乖乖的修止
觀卡實在,佛或特殊證悟機緣不容易遇到啊,但止觀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Sun Oct 26 15:49:35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20
@Facebook
我也認同陳建的看法。為了避免個人主觀太重,此經的「讀經拾得」我會重寫,因為
經文的意義不明,南北傳的解讀又差很多,要怎麼寫才能儘量減少我個人(以及論師
)的主觀成份,又要在短短的「讀經拾得」內讓一般人看得懂,還得再想想 :D
Sun Oct 26 16:08:00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21
@Facebook
感謝大剛學友的努力,這一經難寫導讀啊XD ,從難陀證悟因緣為前方便,再來講止
觀先後或同時交互應用,最後引用南傳禪修去除觀的雜染方式作結 ,脈絡有點大,
個人見解:如果實修的話,還是回歸原本,從難陀路線,學習五停心觀,持八關齋戒
,調伏掉舉,最後專心止觀的路線概要
Sun Oct 26 16:16:01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22
@Facebook
[本經的「讀經拾得」簡化為如下。基本上是著重古文獻中的觀點,不提個人的觀點
,以儘量客觀。]

本經中阿難用他自己的話講出了四種可成就阿羅漢的修學次第:

1. 先止後觀:先著重修定,後來才修觀慧。另外像佛世時外道已修禪定,但不知道
四聖諦,聽了佛法後開啟智慧而能成道。

2. 先觀後止:先著重觀慧,後來才補足定力。例如先觀「無常」,有觀慧後而能「
捨」,因此修定得力。

3. 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修觀但是卡關,調伏了障礙後才有突破。

4. 止觀並行:止與觀融合並行地修。例如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的修習,可
以同時具有止與觀的功能。

經文中「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都是在說「止」,而「
分別於法、量度」或「於法選擇、思量」是在說「觀」。

這四種次第都和止、觀有關,根據阿難所說,可知阿羅漢不可能只有觀而沒有止,也
不可能只有止而沒有觀,一定具有止與觀,只是入手處的不同。

其中「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這一種次第,南北傳的經文有較大的差別,南
傳經文的翻譯也莫衷一是。較主流的解讀是根據南傳《無礙解道》論中所述,有十種
「觀隨染」(光、超自然知識、狂喜、平靜、喜悅、極度的信心、極度的精進、著迷
、陌不關心、知足)能讓人執著,不如實知其無常,而無法徹底的洞察。執著「觀隨
染」也就是「對法的掉舉」,而無法證道。若能正坐住心、調伏了掉舉,就能證道。

對這一種次第,南北傳其餘的各種解讀則收錄在線上的「進階辨正」中。

c.f.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1.html#五六○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7%A0%94%E8%A8%8E_%E7%
82%BA%E6%8E%89%E4%BA%82%E6%89%80%E6%8C%81_%E4%BB%A5%E8%AA%BF%E4%BC%8F%E5%B
F%83%E5%9D%90_%E6%98%AF%E6%8C%87%E4%BB%80%E9%BA%BC%E4%BF%AE%E6%B3%95
Sun Oct 26 17:03:08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23
@Facebook
印象中南傳一般是認為止觀無法同時修,因為南傳把止觀的分解動作拆得比較細,止
就專心止,止完才觀。不過在南傳『無礙解道』這部論中,解釋此經經文列了十幾種
「止觀俱行」的修法,看來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的修法就是有辦法「止觀俱行」
的?例如觀「無相」既能增進慧,也能增進定?

我把該品放在: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7%84%A1%E7%A4%99%E8%A
7%A3%E9%81%93_1%E4%BF%B1%E5%AD%98%E5%93%81_%E4%BF%B1%E5%AD%98%E8%AB%96 提
供有興趣的人參考。不知道我這樣解讀是否正確?

(本版還是以經律為依歸,只是這經可參考的資料太少,所以也查查論。)
Mon Oct 27 21:13:09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
#24
@Facebook
南傳應該還是有止觀俱行的情況,主要是在證果時候。我引用一段《阿毘達摩概要精
解》的內容:

當他如此觀照時,由於其智已成熟,(他感到:)「如今(道)安止即將生起。」於
是,在有分斷之後生起了意門轉向;隨著生起的是兩個或三個緣取目標的無常等任何
一相的觀智心。它們被稱為遍作、近行與隨順。當行捨智與隨順智圓滿時也被稱為「
導向出起之觀」。

--《阿毘達摩概要精解》第九章:業處之概要

有老師提到,這一段就是在談「止觀雙運」(止觀俱行)的狀態。

我個人的理解是,當我們以色法為所緣,修止達至一心時,可證入色界禪。再以名法
或概念法為所緣,修止達至一心時,可證入無色禪。而這裡所謂的止觀雙運,是先修
觀禪,例如以「無常」為所緣,觀察五蘊的無常相,這就是「觀」。如上文所說,當
觀智成熟時,會生起(道)安止,也就是以「無常」為所緣而達至「一心」,此時同
時是止與觀,接著行者就可生起果定,證得聖果。

這時就是止與觀俱行的狀態。
Wed Oct 29 01:48:09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