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阿難以自己的話總結出證得阿羅漢不出四種次第
。這四種次第都和止、觀有關,但「為掉亂所持」這一次第不論南北傳都莫衷一事,
連南傳經文的譯者都很頭大,因此四個南傳譯本彼此間也有很大的差距。
在跳入文字的比對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佛世時的阿羅漢是怎麼證道的?
諸如《雜阿含經》卷十八第495經:「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樂;得
信樂已,心得歡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得解脫已,
悉能疾得無餘涅槃。」(CBETA, T02, no. 99, p. 129, a18-21) 「由戒生定、依定
發慧」的戒定慧三學,是通用的證道次第。
佛世時許多弟子善根深厚,或是先從外道老師學過頭陀行乃至四禪八定,這些弟子身
業清淨,聽了佛法後有的是當下思維法義而證果(「觀為先導而修習止」),有的是
依定諦觀四聖諦證果(「止為先導而修習觀」),而佛陀也教大家著重七覺支,儘量
定、慧平衡地修持(「止與觀雙運而修習」)。這些證阿羅漢的佛弟子如雨後春筍般
,紛紛親證涅槃。
對律藏有基本了解的人都知道,佛教初期的僧團是沒有戒律的,因為沒有人身業不清
淨、沒有人走偏了而惹出麻煩,有清淨之實自然不須戒律之名。後來僧團人數越來越
多,有人不清淨而惹了麻煩,才「隨犯隨制」,制立戒律以防非止惡。
基礎不好的佛弟子,在獲得定、慧之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障難,也就有各種對治以
幫助調伏身心。像難陀比丘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剛出家時一直懷念他美豔的妻子,
修行無法有進展,因此佛陀以方便對治,讓他上天看天女、下地看火鍋,他了解了因
果,也就調伏了心念。(對這段歷史不熟悉的同學,可參考 http://0rz.tw/PpVFC,
http://0rz.tw/xZwOF 。)
佛陀是這麼形容原先的難陀:「其有說言大力者,其唯難陀!此是正說。其有說言最
端政者,其唯難陀!是則正說。其有說言愛欲重者,其唯難陀!是則正說。」至於難
陀2.0則是:「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
能盡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CBETA, T02, no. 99, p. 73, a23-29)
調伏了無法安心修道的障礙之後,難陀由一愛欲深重的男子漢,攝守律儀、調伏六根
,由戒生定、依定發慧,成為梵行清白的阿羅漢。
這就是第560經當中所說的「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
: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
難陀無法忘懷妻子,正是「掉亂所持」,而佛陀的方便對治,則讓他能「以調伏心坐
」。這一個關閉根門的階段,也相當於三學的「戒」。
打通了這個關節,難陀等等業緣纏身的佛弟子也都能像立刻證果的學長們,好好修習
止觀以證得阿羅漢了。
總言之,阿難總結的四個次第中,「止為先導而修習觀」、「觀為先導而修習止」、
「止與觀雙運而修習」是利根者,不須要另外學戒的階段,直接就修習止、觀,開啟
定、慧了。
而「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代表的正是業緣纏身的眾生,要先有戒等調伏、對治
的階段,清除了障難,而能在止、觀上得力。
這也呼應同卷第563經所說:「受持如是具足淨戒,宿業漸吐」(CBETA, T02, no.
99, p. 147, c17) 「戒」和「調伏」、減輕業緣,是一體的兩面,調伏好了,而能
「由戒生定」,進修於止觀。
如今佛陀已滅度,沒人帶我們上天下地,但還是留下了許多調伏的方法,諸如念佛、
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等十念,還有許
多的方便法如禮佛拜懺(念佛、念戒的綜合應用)、五停心觀(例如不淨觀對治貪、
慈心觀對治瞋、因緣觀對治痴),為的不外乎調伏心念以修習止觀。
若有同學修習止觀許久仍沒有突破,正是阿難所說的「為掉亂所持」,應該要回到調
伏的基本功,例如從八關齋戒開始,修習的結果自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知道
怎麼持八關齋戒的同學可參考 http://0rz.tw/gR6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