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止觀說起。此二法眾說紛紜,但起碼有兩種功能,一是得定(世尊所說得抓住五
隻小動物),二是能觀察。如果是把此二者看成兩種實修法就會出現自認為修毘婆舍
那比較好而不重視奢摩他的講法(反之亦然),另外就是一些強調修XX觀的教派會認為
自己才是在修止觀的觀。以止觀來說中土一直都在提及此二道,只不過用的是另外的
名詞,也就是三解脫學中的『定、慧』。止者得定,觀的結果是得解脫慧。所以戒能
生定,定能發慧原因在此。
以當生證得解脫來說止觀二道是必要的,然止道是更必要也是重要基礎。因為要能觀
的前提是心不掉舉,否則當你想觀察時心裡一直出現Miranda keer走秀的畫面,那就
無法觀。然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止觀的觀,其所觀察的是心。因此經典中所說得白骨
觀/不淨觀這類和安般法同屬止道,而不是觀道。因那是為了入止道而選用的對治法
門,對治身見的執著。其他類推。
以解脫道來說大略分三種。也就是阿羅訶慧解脫/阿羅訶俱解脫/三明
《中阿含經》卷24〈因品4〉:「「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
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CBETA, T01, no. 26, p. 582,
a14-17)
《中阿含經》卷24〈因品4〉:「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
,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
俱解脫。」」(CBETA, T01, no. 26, p. 582, a29-b4)
三明解脫是有神通的弟子能證知,以神通觀察三界一切眾生之死此生彼如處火宅,而
自然止諸漏。下列以比丘羅雲為例(世尊也是這種類型,差別在於世尊無師自悟並於
霎那間成就一切智)。
《增壹阿含經》卷7〈安般品17〉:「
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註:安般法),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有覺、有觀,念持
喜安,遊於初禪。..(中略)..遊於四禪。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知所從來,憶本所作,自識宿命無數劫事。
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
生、千生、萬生、數十萬生,成劫、敗劫,無數成劫、無數敗劫,億載不可計,我曾
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樂,壽命長短,彼終生此,此終生彼。彼以此
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諸結。亦知眾生所起之心,彼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
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
。
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誹謗賢聖,行邪見,造邪見行,身壞命終,入
地獄中。或復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恆行正見、造正見行,
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
,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復更施意,成盡漏心,彼觀此
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亦知苦盡,亦知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以作是觀,欲漏心
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是時,尊者羅雲便成阿羅漢。」(CBETA, T02, no. 125, p. 582, b5-c5)
上述的三種是解脫道的三大分支,其中的阿羅訶慧解脫數目最多,三明及俱解脫最少
,原因由上述三種解脫道的次第可知一斑。以世尊早期的弟子很快證阿羅漢道的弟子
來說,他們大多本來就有深厚定力,修習離欲後馬上就證阿羅漢(彼七識住及二處知
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這是最快也是數量最多的方式。請注意經中的離欲不
是普通人的離欲,那是高級的欲,例如以諸禪為解脫,住彼樂彼。而普通人連修定都
很難。
《中阿含經》卷29〈大品1〉:「
尊者舍梨子復三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亦不嫌此五百
比丘身、口、意行。世尊!此五百比丘,幾比丘得三明達?幾比丘得俱解脫?幾比丘
得慧解脫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達,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比丘
得慧解脫。舍梨子!此眾無枝無葉,亦無節戾,清淨真實,得正住立。」」(CBETA,
T01, no. 26, p. 610, b20-27)
現在來看看止觀,阿難尊者和上座有過這麼一段談話紀錄。
《雜阿含經》卷17:「
爾時,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上座
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
觀。」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
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
觀俱修,得諸解脫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16-25)
這裡的『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通常被解釋成先修止或先修觀
,但以實修的過程來看,止道會先成就原因如前所述。然止觀二道本身是互相以螺旋
狀的方式互相成就。也就是:
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止道得定後,須修觀道才能有解脫慧(智果)。
修習觀已,亦成於止-->然要有穩定的觀察力,則需要有止道的基礎才能穩定的觀察
禪境。如同水清不動後能看進水底一樣。也因此修觀道後如果有困難,則要回來修止
道,如此相輔相成。
而上述的止觀二道的修習在前面的解脫道的三大分支(阿羅訶慧解脫/阿羅訶俱解脫
/三明)都具備,差別在於俱解脫/三明得證者,將觀察的能力(經中稱為智通)修到極
致,能觀察到最微細的心,也因此能入滅心定當下瞭解了何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