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請問想、行、識如何區分?
#1
@Facebook
今天讀經班有同學提出:請問想、行、識如何區分?

古代用詞的「想」和現在所謂的「思想」好像不太同,而是指根據標記而有的「心中
浮現的相」。「思想」好像除了想,也包含思(行)。

「行」不只是「意志力」。

古代用詞的「識」和現在很多人認為的「識」好像也不完全一樣。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問想、行、識如何區分?
#2
@Facebook
以下是個人觀點,還請大家指正:

首先可注意想、行、識之間發生的因果關係,不是「色→受→想→行→識」這樣的次
序,而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行)」的次序,也就是
「色→識→受、想、行」。

「識」是「覺知」,例如眼識就是視覺,意識則是對於資訊的覺知。

有了「識」後,同時有「受、想、思(行)」。

「想」的定義是「心中(根據過往標記而)浮現的相」;有視覺後,根據過往的經驗
的標記,映想起這是綠色,這是「想」。

「行」的定義是「造作」,可以解釋為主動的去採取一些行動,例如思考、意志力等
,是心中的行動。我個人覺得「主動」這是「行」的一個特點,可以用來區分「行」
,不過不確定是否是標準的定義。

可注意的是,五蘊只是古代對於身、心的一種區分(色是「身」,受想行識是「心」
),像六根也可以是一種區分(眼耳鼻舌身是「身」,意是「心」),甚至不同部派
都有論師提出切更細的方法,作區分而分析的用意,不外乎讓人可以詳細分析身心的
緣起,而得知身、心都是因緣生滅而無我的。因此用現代生理學及心理學來區分,只
要能讓人了解身心都是因緣生滅而無我的,也可以套用四聖諦於其上,而協助對佛法
的觀照。
Sun Mar 30 18:46:13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問想、行、識如何區分?
#3
@Facebook
BTW, 中午遇到 Yap Cheah Shen, Yap 提到"判斷" (e.g. 善惡的判斷, 根據價值觀
所作的判斷) 屬於 "想蘊". 覺得似乎滿合理的, 因為判斷是根據心中的相所作的, 
且是貼上一個標記.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Sun Mar 30 19:03:49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問想、行、識如何區分?
#4
@Facebook
我的意思是想蘊有 evaluation的作用。
Sun Mar 30 19:18:30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問想、行、識如何區分?
#5
@Facebook
SN12.2 :‘‘Katame ca, bhikkhave, sa?kh?r?? Tayome, bhikkhave, sa?kh?r? 
– k?yasa?kh?ro, vac?sa?kh?ro, cittasa?kh?ro. Ime vuccanti, bhikkhave, 
sa?kh?r?.  行蘊有 kaya (身) , vaca (語) 和 citta (心) 三種
Sun Mar 30 19:21:38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問想、行、識如何區分?
#6
@Facebook
就我所知,想的作用是給對象作標記,以便再次體驗這樣的對象時,知道這是一樣的
,也就是「心中浮現的相」。

因此如果曾經對善惡作過標記,這樣的判斷大概是想蘊沒錯。

在經藏中對於五陰的細部定義沒有詳細的探討,論藏中有比較多邏輯較嚴謹的觀點(
但各論的看法不見得完全一致)。 Heaven Chou 在南傳阿毗達摩下過工夫,在這方
面有問題通常找他 (遠目) ;)
Sun Mar 30 20:04:04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問想、行、識如何區分?
#7
@Facebook
行除了造作之外,好像還有遷流的意思。廣義來說就是造作以及隨之而來的遷流,好
像牽涉的範圍甚廣。有時候我會覺得,會不會其實是不同的詞,然後只是名稱相同都
叫做行 0.0   意義也太廣泛了些
Mon Mar 31 21:42:26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問想、行、識如何區分?
#8
@Facebook
「想」的概念的確是比較難以描述及理解。

下面就以我對「想」的理解,解釋一下(有錯的地方還請補充指正 :) ):

「想」就是生起「概念」的作用或說「認識」的作用。

就如同父母帶著小孩子,看到一條狗時,重複對著小孩說「狗狗, 狗狗...」。小孩
的心中留下了「狗的影像」,「狗的符號 -- 狗狗」,形成認識作用。

下次再看到「狗的影像」時,心中已經有了狗的概念。也就脫口而出「狗狗,狗狗
...」。取出符號。

或是聽到別人說「狗狗」時,心中會現起「狗的影像」。取出影像。

這是在日常生中,想的作用,主要的功能 1. 將影像記錄下來,給予符號,形成認識
。2. 看到影像,取出符號。 3. 聽到符號,取出影像。

而修定的九想觀,則是將「想」的取相功能發揮到極致。
Tue Apr 01 11:02:26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