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之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3.
之前的貼文寫說,身念處的“身”更應該說是五陰六入的身心。那麼受、心、法呢?
我們先看看念處經。
雖然四念處是佛法中的非常重要的修行道支。但是經典中對四念處的教導卻十分扼要
。對受、心、法更常常是講身念處後只說“亦作是說”,“亦複如是”。最詳細的算
是(大)念處經了。 但是經過學者的考察,認為(大)念處經應該是後期的編輯,
把散見于聖典之中的有關(甚至不屬於念處)的經文集合編輯在一起。【
Schmithausen (1976),Shimoda (1985: 545–546),Gethin (2001: 45)】
例如,心念處的有關修行心念處的經段與經典中許多有關聖者神通知道他人的心的經
段雷同。有趣的是,那些經段都是描述知道‘他人’而非‘自己’的心。
DN I 79–80, 233; DN III 281; MN I 34–35, 69; MN III 12, 98; SN II 121–
122,
213; SN V 265, 304; AN I 255; AN III 17–18, 280.
比對 - 例子
(念處經)
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心隨觀心而住耶?於此,比丘有貪欲心而知:「有貪欲心。 無貪
欲心而知:「無貪欲心;」有瞋恚心而知「有瞋恚心,」無瞋恚心而知「無瞋 恚心
;」有愚癡心而知「有愚癡心,」無愚癡心而知「無愚癡心。」攝心而知「攝心,」
散心而知「散心,」高廣心而知「高廣心,」非高廣心而知:「非高廣心。」 有上
心而知:「有上心,」無上心而知:「無上心,」定心而知:「定心,」非定 心而
知:「非定心,」解脫心而知:「解脫心,」非解脫心而知:「非解脫心。」
(神足相應 11經)
比丘!如是對四神足修習、多修者,則對他人之心,以心偏知:以有貪心了如 為有貪
心,以離貪心了知為離貪心,以有瞋心了知為有瞋心,以離瞋心了知為離瞋 心,以
有癡心了知為有癡心,以離癡心了知為離癡心,以收心了知為收心,以散心 了知為
散心,以大心了知為大心,以非大心了知為非大心,以有上心了知為有上心, 以無
上心了知為無上心,以非定心了知為非定心,以定心了知為定心,以不解脫心 了知
為不解脫心,以解脫心了知為解脫心。
巴利文比對,此兩段是一樣的。
看來編者只是因為此段經文有關係到“心”就把它編入。
再比對“依名色集起,而心集起;依名色滅壞,而心滅壞。 ”(相應部47.42)
令人懷疑心念處真的是如念處經所說的這樣修習嗎?
因此就有不同的學者嘗試還原念處經的“原形”。
例如:
Schmithausen (1976)
Bronkhorst (1985: 309–312)
Ven. Sujato (2006: 264–273)
(以上資料取自:mindfulness in early buddhism - new approaches through
psychology and textual analysis of Pali, Chinese and Sanskrit sources.
Tse-fu Kuan 2008 由Routledge出版。
所以真的是:有夠吃力。到底什麼是佛陀所說的“一乘道”的四念處?
之前的貼文寫說,身念處的“身”更應該說是五陰六入的身心。那麼受、心、法呢?
關則富Tse-fu Kuan 先生認為:先有身念處,而後再發展詳盡成為四念處。而“身”
指的是通過六根能夠經驗外境的生命本身,不是身體。其文抽絲剝繭,多篇漢巴經文
對照,兼及論書註解書,及現代學者研究。論述還請詳見其文。
臺灣的隨佛法師則依“依食集起,而身集起;依食滅壞,而身滅壞。 ……依觸集起
,而受集起;依觸滅壞,而受滅壞。 ……依名色集起,而心集起;依名色滅壞,而
心滅壞。 ……依作意集起,而法集起;依作意滅壞,而法滅壞。」 (SN45.42)而
認為四念處是十二因緣的禪觀法。也有其立論。例如依“依名色集起,而心集起;依
名色滅壞,而心滅壞。”認為是十二因緣中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禪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