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大概也無法進一步分析, 不過這個問題蠻有意思的, 我試著思考二種觀點.
第一種就是試著由聖者的角度來看, 聖者在根緣境生識的當下, 根境識三者和合觸,
聖者在如理作意下生起為明觸, 觸生受想而不造業. 這些根境識生起後立刻滅去, 這
也就是主文提到的, 生起的同時, 它也同時消失了, 而聖者在其中不見我、我所.
第二種就是以凡夫的角度來看. 其實由凡夫來看, 這些根境識也是生起的同時, 它也
同時消失了. 但因為我們的貪愛, 造下了業, 我們讓這些心識不斷互相攀緣下去, 不
斷增長擴大, 並將視之為我、我所在其中.
至於 "因果同時", 我想到一個比喻, 那就是推骨牌.
當我們推第一個骨牌, 它也是因果同時, 當推第一個, 第一個就倒了. 此時因果就完
成了.
不過因為過去的諸多因緣, (過去有人排了骨牌), 因此第一個骨牌接著推倒了第二個
, 這一剎那也是因果同時的.
同樣的因緣不斷下去, 就會有更多的骨牌被推倒.
所以在微觀的當下, 可以說當下的因果完成了. 但這不表示未來都不會有任何作用了
, 在巨觀的角度來看, 就會看到不斷的事件一直在發生, 而主要的原因可能可以推及
好幾世之前的某個因緣.
以上是我對這個主題聯想到的一些想法. :)
至於主文中的「而要放下事物的 "我" , 它只是多餘的!」我想在一開始有個想放下
的 "我" 也是無可厚非, 而文中教導就是要去「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 就自然會放
下了. 而這裡的「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 我想到的就是阿含經中教導的觀五蘊無常
、苦、空、非我.:
《雜阿含經》卷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
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
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CBETA, T02, no. 99, p. 1, a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