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
@Facebook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我以前就犯過這種錯誤。也因此我覺
得應該由法次法向來討論,也就是先將一棵樹的樹幹畫正確,這樣再劃上枝葉就不會
差太多。

世尊說『依義不依語』,因此私以為不能用『「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來判定該無禪定比丘『有沒有證阿羅漢』,是因為
有已證及當證的差別。諸經藏都是後來集結的,也就是倒敘法。也因此以法次法向來
判別會比較精準,先釐清幾個重要觀念。

而我以下所討論的都是以『現證』來說,也就是依照該法門之後能證得,而不是以後
或是中陰證得如病比丘的例子。

A.解脫道的核心是四聖諦及八聖道及十二因緣。

以解脫道而言,最基本的法次法向就是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我們所熟知的四
聖諦本身內含就具體而微的包涵了十二因緣及八正道。原因在於,其中『苦+集』就
是觀十二因緣,說明生命輪轉的原因,『滅+道』應用的就是八正道。而其他道品如
七覺支其實就是八聖道的其他敘述方式,如正定在七覺支就排很前面也就是定覺支,
而八聖道將正定放在最後面。

B.成就阿羅漢有三種方式: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三明、阿羅漢俱解脫

阿羅漢慧解脫的經文的法門如下,ke已經幫忙找出不少,我們一起來看看:

《中阿含經》卷24〈4 因品〉:「「

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
訶,名慧解脫。」(CBETA, T01, no. 26, p. 582, a14-17)

同學找到本經後往前看,就會看到『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的詳細說明,簡單說就是
於四禪八定(除無想、非想非非想定)如實了知及對於無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如實知非
涅槃

大生義經說得是和中阿含一模一樣的法門,可知譯經者的功力不是像我這種讀國文的
,各位可以上下對照一下大生義經和中阿含經所說慧解脫阿羅漢的經文。

《大生義經》卷1:「佛言阿難:「

如是有色有眾生,種種身種種想,是為第一識所住處。汝等諸苾芻!當如實了知,於
行坐語言,常當稱讚此等法門,廣為他人分別演說。

***如是乃至第七識所住處,及二非識住處法門***,亦復如是,於行坐語言,常當稱
讚諸佛所說,生淨信心,如實了知;若了知者,即得慧解脫阿羅漢果。」

(CBETA, T01, no. 52, p. 846, b3-9)

上述大生義經的節錄經文一樣詳細說明七識住的內容,和中阿含說明是一樣的。得證
之後當然對於世尊所說無有懷疑。

『...於行坐語言,常當稱讚諸佛所說,生淨信心,如實了知;若了知者,即得慧解
脫阿羅漢果』

Ke所提出『順逆身作證成就遊』的經文,出自說明完『阿羅訶慧解脫』後繼續說明『
阿羅訶俱解脫』的法門,兩法門在中阿含擺在一起如下:

《中阿含經》卷24〈4 因品〉:「

「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
名慧解脫。

(上面說明阿羅訶慧解脫,下面就是阿羅訶俱解脫)

「復次,阿難!有八解脫。云何為八?

色觀色,是謂第一解脫。

復次,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解脫。

復次,淨解脫身作證成就遊,是謂第三解脫。

復次,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
四解脫。

復次,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解脫。

復次,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解脫。

復次,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解脫
。

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解脫身作證成就遊,及慧觀諸漏盡知,是謂第
八解脫。

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
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CBETA, T01, no. 26, p. 582, a14-b4)

由兩者的法門可明顯看出,『阿羅訶慧解脫』就是標準的止道(四禪八定正受),『阿
羅訶俱解脫』是標準的觀道(其實是先入止後,行觀道,由上述俱解脫經文可得知。
這和常聽到的"純觀"是不一樣的)。但兩者都同入四空處並如實了知其非涅槃。而『
阿羅訶俱解脫』之所以是俱解脫,就是因為該行者一樣能入止道(所以一樣入四空天
),差別在於行者在入止後修觀察智,因此能觀察內色外色(第一解脫至第三解脫)。

換句話說,以八解脫道(觀道)解脫的行者同時具有止道和觀道的能力,所以才稱之為
『俱解脫』,全才型阿羅漢的意思。所以經文中世尊說:

『阿難!(1)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2)及此八解脫,
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而『順逆身作證成就遊』如ke所說,就是能自在出入任何禪境,如初禪入空處,空處
回三禪。

而我們常常聽到的三學『戒定慧』圓滿,其實指的就是『『阿羅訶俱解脫』』。『戒
定慧』是意譯,實做的翻譯就是『戒止觀』,其『觀』義如上『阿羅漢俱解脫』經文
所述,觀道行者因著止道基礎能修觀察智,而在入了想知滅處(滅盡定)後現證解脫慧
。也就是

1.依戒能定(戒滿足)

2.依定能觀(定滿足,正受)

3.依觀得慧(慧滿足)

C.須深經中須深的疑問:如經文所述。

《雜阿含經》卷14:「

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CBETA, T02, no. 99, p. 97, a16-21)

1.而該無禪定比丘相較於上述阿羅漢慧解脫,應可明白理解其差異不可謂不小。

2.須深的疑問是『無四禪八定如何自記說證阿羅漢者?』而非『無神通如何自記說證
阿羅漢者?』。

神通和禪定是不一樣的,因為禪定是『繫心一處or心一境性』如ke所知,而神通是入
禪定後修智通,我們熟知的五通就是入定之後所能修習的,如眼通或是神足通(如意
生身)。十幾年前獅吼站討論過得夢識法,入夢識身後之所以能遨遊太虛其原因很簡
單,因為那也是一種定。也因此西藏夢瑜伽裡就講得很清楚,夢瑜伽得要有止道的基
礎。

最後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世尊所說得八正道,也就是圓滿的修行道跡。

世尊弟子和世尊的差別在於,世尊是自悟成佛,悟道後入諸定得六通,以此通智觀察
眾生不斷死此生彼是由於十二因緣連鎖不斷,了悟了斷除輪迴因緣的鎖鏈之方法為八
正道。此法就是阿羅漢三明,如羅雲也示範過。不同點在於世尊是自悟成佛其『坎站
』和歷程不一樣(先不詳述),所以同樣是三明解脫世尊所能回憶起和能觀察到的,才
能遠遠超過後來聽祂說法證阿羅漢的弟子。也因此世尊名為一切智者,相較於證阿羅
漢者所得的解脫智。

世尊在世時,證阿羅漢的弟子是沒人敢說和世尊的智慧是一樣的,只說解脫智一樣,
這是內行人說內行話。

解脫道的實做理論不離八正道,而八正道的實修現世有圓滿八支以及專心修前七支。
會產生專修前七支和現代人的生活型態不無關連,但法次法向都不離開世尊所說得八
正道,差別在於現證或當證而已。我們先聚焦在完整八正道後面兩支,分別是正念和
正定。前面六支大家都應該比較熟悉。

《中阿含經》卷49〈1 雙品〉:「

云何正念?比丘者,觀內身如身,觀至覺、心、法如法,是謂正念。

云何正定?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正定。

云何正解脫?比丘者,欲心解脫,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

云何正智?比丘者,知欲心解脫,知恚、癡心解脫,是謂正智也。是為學者成就八支
,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CBETA, T01, no. 26, p. 736, b14-21)

依正念而能入正定如上經文所述,原因在於正念的目的是要達到『縛識』,使行者能
自在控制住識。正念是現在很流行的,但世尊在阿含所說得正念是很活潑的,不同於
現在流行的正念(四念處)都被縮小到很窄的範圍。世尊之所以是一切智,就在於能依
行者不同的根性,皆令其走向解脫道,而世尊為弟子所說得八正道,基本馬步蹲好後
(完成一至六支),正念的實做就是十念法門,十念法門都能『縛識』,使行者能自在
控制住識,所才稱為清淨法。

世尊的弟子來自各種環境,早期弟子很多都有深厚實修基礎如事火迦葉三兄弟,世尊
觀其根性善用他們原本就有的本事,所以這些早期弟子一點就通。以十念中第一念『
念佛』為例,如果一個行者以前是婆羅門本身就有修觀想的基礎,世尊就會善用他的
長處介紹十念中的念佛,觀佛清淨身相,同樣可以入止道。

《增壹阿含經》卷2〈3 廣演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
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
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

...[中略]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之。」

答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
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足,四無
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
,清淨無瑕,亦如琉璃。如來三昧,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念;憍慢強梁,諸
情憺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豫網結,皆悉除盡。如來慧身,智無崖底,無所
罣礙。如來身者,解脫成就,諸趣已盡,無復生分,言我當更墮於生死。如來身者,
度知見城,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
者,皆具知之。是謂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
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佛
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125, p. 554, a8-b10)

如上的念佛理論簡說,實做詳解就是在觀法的經典裡面如觀無量壽經,而此法發展最
完備的坦白說就是本尊法。也因此一個修念佛法門的淨土行者,如果能依念佛入念佛
三昧,該行者往生後反而很可能是證阿那含。
Mon Oct 14 12:45:2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2
@Facebook
佩服您二佬,寫那麼長的一篇。不不,是很多篇,我還沒看就又有下一篇了 :) 

隨喜大家對法義的深入討論 :)
Mon Oct 14 17:52:37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3
@Facebook
也被ban了...@@a
Mon Oct 14 17:55:54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4
@Facebook
二老?我只看到一篇啊∼
Mon Oct 14 18:26:05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5
@Facebook
聰明人就看得到二佬 :p
Mon Oct 14 18:56:3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6
@Facebook
「依義不依語」恐怕不是佛祖說的。個人比較認同增支部第2集20及21經。
Mon Oct 14 19:39:17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7
@Facebook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卷571〈9 無所得品〉:「最勝答曰:「諸
法依義不依語故。」

善思又問:「云何依義?」

最勝答曰:「不見義相。」

善思又問:「云何不見?」

最勝答曰:「不起分別:『義是所依,我為能依。』無此二事故名不見。」

善思又問:「若不見義,此何所求?」

最勝答曰:「無見無取故名為求。」

善思又問:「法可求者即為有求?」

最勝答曰:「是義不然,夫求法者實無所求。何以故?若實可求即為非法。」

善思又問:「何者是法?」

最勝答曰:「法無文字亦離語言。」

善思又問:「離文言中何者是法?」

最勝答曰:「性離文言心行處滅,是名為法。一切法性皆不可說,其不可說亦不可說
,若有所說即是虛妄,虛妄法中都無實法。」」(CBETA, T07, no. 220, p. 947, 
c25-p. 948, a8)

上面是最勝菩薩說的。

---------------------------------

《大方等大集經》卷29:「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有[1]四依法亦不可盡。何等為
四。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法不依人。云何依義不依
語。語者若入世法[2]中而有所說。義者解出世法無文字相。語者若說布[3]施調伏擁
護。義者知施戒忍入於平等。語者稱說生死。義者知生死無性。語者說涅槃味。義者
知涅槃無性。語者若說諸乘隨所安止。義者善知諸乘入一相智門。語者若說諸捨。義
者三種清淨。語者說身口意受持淨戒功德威儀。義者了身口意皆無所作。而能護持一
切淨戒。語者若說忍辱斷除恚怒貢高憍慢。義者了達諸法得無生忍。語者若說勤行一
切善根。義者安住精進無有終始。語者若說諸禪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義者知滅盡定。
語者悉能聞持一切文字智慧根本。義者知是慧義不可宣說。語者說三十七助道之法。
義者正知修行諸助道法能證於果。語者說苦集道諦。義者證於滅諦。語者說無明根本
乃至生緣老死。義者知無明滅乃至老死滅。語者說助定慧法。義者明解脫智。語者說
貪恚癡。義者解不善根即是解[4]脫。語者脫障礙法。義者得無礙解脫。語者稱說三
寶無量功德。義者三寶功德離欲法性同無為相。語者說從發心至坐道場。修[*]集莊
嚴菩[5]提功德。義者以一念慧覺一切法。舍利弗。舉要言之。能說八萬四千法聚是
名為語。知諸文字不可宣說是名為義。」(CBETA, T13, no. 397, p. 205, a1-28)

[1]四+(種)【宋】【元】【明】【宮】【麗乙】。[2]〔中〕-【宋】【元】【明
】【宮】【麗乙】。[3]施+(戒忍進禪智慧)【元】【明】。[4]脫+(智)【麗乙
】。[*4-1]集=習【元】【明】*。[5]提=薩【麗乙】。

以上是無盡意菩薩說的。
Mon Oct 14 23:22:52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8
@Facebook
我可能天生是反骨,所以專找別人不贊成的路走。 唉 ~~~
Mon Oct 14 23:25:52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9
@Facebook
其實,討論阿羅漢果證的問題,依照須深經來說,是沒得討論的,只能自己先知法住
,後知涅槃。所以一直還在這邊魯,是希望能討論出一個比較確切的結論,以作為自
己的依循。就像mage說的多湊幾個人來摸摸象。這個問題對我來說還蠻重要的。
Mon Oct 14 23:34:5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0
@Facebook
好!我讚成反骨,不過路子會辛苦一點就是了。
Tue Oct 15 00:11:02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1
@Facebook
互相漏氣求進步,共勉之。
Tue Oct 15 08:23:12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2
@Facebook
雲水兄能否說白話,看不大懂貼經文的意義(about四依法?)。
Tue Oct 15 08:24:12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3
@Facebook
正骨水在此 (遞~~
Tue Oct 15 08:45:2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4
@Facebook
一、須深經中慧解脫的比丘: 

解脫是自知自證的,所以證果如果自己不說,一般通常是看不出來的。也因此「生死
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的記說在經典上幾乎是比其他證據都
強的表示,已經是阿羅漢聖者。這樣解釋,也符合整部須深經環環相扣的劇情。須深
是去盜法的,所以找個阿羅漢來請教,是個比較合理的想法。而且南北傳經典對讀,
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之處在於,北傳經典,須深問的是有沒四禪八定,而南傳經典
,問的是有沒各種神通以及無色定。這些都是以對方是阿羅漢這種前提,而提出的問
題。而此比丘回答說,我是慧解脫。斷無明者慧解脫,斷無明也是阿羅漢才有的能耐
。另外,佛陀的回答是說此人「先知法住,後知涅槃,…..漏盡。」這也是很完整的
描述,此人從見法一直到漏盡,漏盡也是形容阿羅漢的。

總之,討論應該是指出自己相信的證據跟推論而非說服對方,所以我只能說因為這些
證據,我相信須深經中記說的這個人是慧解脫阿羅漢,而且對慧解脫阿羅漢有相當清
楚而完整的描述。當然一部經這麼說不見得表示就一定是對的,還須透過經典間的比
較,來做進一步的確定。不過,應該等同的考量敘述清楚的經文,比較不會有誤判。

二、主要不同的慧解脫定義(大因經):

在經典上找慧解脫的相關經文,會發現跟須深經差異比較大的主要是: 

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漢),
名慧解脫。 

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
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中•九七)(大因經)

七識住跟二入處,這種描述方式其實是跟四禪八定不同的。七識住跟二入處合起來稱
為九居處,指的是欲界加上四禪八定相應的色界以及無色界的眾生(即四生九有中的
九有)其居住的處所。其實也就涵蓋所有三界。至於知如真的意思為何,可以參考長
阿含的大緣方便經。

三、大緣方便經的解釋,可會通此兩個定義:

這部經一開始就解釋十二緣起是甚深難知的,並且說: 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
正觀,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這邊跟須深經的描述是一致。我們
接著看下去,會有會通以上兩個(須深經,大因經)看起來不同慧解脫定義的證據。

(以下經文皆引自大緣方便經)

佛告阿難: 

「七識住,二入處,諸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
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因為四禪八定為當時比較厲害的外道的修行
法(吃牛糞睡釘床的就不談了)。外道的概念是修這種定,然後死後往生那個天,並且
執取只有那個境界才是安穩,才是我,我所有。印度外道普遍有梵我論。

四、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 的意思:

經上繼續說:

或有眾生若幹種身、若幹種想:天及人,此是初識住處,諸沙門、婆羅門言:『此處
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
丘知初識住,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者,阿難!彼比丘言:『彼
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

初識住是人、天居住的欲界,其他的六識住以及二入處皆如上所說(接在後面,不贅
述)。所以,如實知是知道三界如火宅,知道各種九居住的生滅、樣子、過患,捨離
對此的執取,離一切我見。

五、慧解脫的含意(須深經,大因經,大緣方便經 並無衝突):

配合前後經文及其他相似的經文一起讀,慧解脫的意思就很明顯了。是指要對十二緣
起法如實知見,並且知道九居處(七識住及二入處)非我非我所,心不染著得解脫者。
知道三界如火宅,並無明確說一定要進四禪八定,到三界的各個地方去才能知道。緣
起法是有必然性跟普遍性的。例如,深觀色蘊生滅無常,基本上就能明白色界四禪,
是不安穩處,非我非我所。一一蘊觀生滅無常就知道九居處皆是不安穩的。

所以這幾部經對於慧解脫的解釋並無不同。

六、俱解脫:

而解釋俱解脫的時候,談到八解脫,那就真的是很明確是要進入四禪八定的那個境界
。並且,也說明僅有四禪八定的止,是不夠的,必須修習慧觀諸漏盡才可。個人以為
這邊的慧觀指的也就是慧解脫者修的十二緣起以及不於九居處起 我、我所見。這樣
解釋比較符合整部經的意趣,經文就是在說明十二緣起的甚深難見,以及對解脫的重
要性。
Tue Oct 15 12:20:16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5
@Facebook
Ke真有勇氣貼ㄧ大串,我算了一下回文字數是2400多字,比上次3800多好一點點,為
了防止再被ban第四次,也為了容

易閱讀,我直接將回文以evernote整理,再分享連結 (http://goo.gl/3aIChH)。

測試了一下覺得不會比直接貼上fb的閱讀性差,也請大家幫忙測試看。evernote真是
好 物,難怪袁老大力推薦。
Tue Oct 15 18:09:06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6
@Facebook
剛剛還邊看邊小修改了一下,馬上update到evernote伺服器裡,好物啊∼
Tue Oct 15 18:19:2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7
@Facebook
好文!
Tue Oct 15 19:11:23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8
@Facebook
好說!(抱拳)
Tue Oct 15 19:14:4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19
@Facebook
Linus Hsao 我流感中,你程度比我好,要不要解釋給我聽?
Tue Oct 15 22:27:3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20
@Facebook
雲水兄很謙虛,您和Mh兄就並列進分享期待名單吧...XD
Tue Oct 15 22:35:34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21
@Facebook
打個岔。雲水師,專業建議,你流感還是不要喝咖啡;喝檸檬汁比較好!
Tue Oct 15 23:03:04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22
@Facebook
打個岔。建議檸檬切片丟水裡,好喝又不酸,一樣可以對付感冒
Tue Oct 15 23:05:02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23
@Facebook
En Tian Hu 妳怎知我喝咖啡治流感?
Tue Oct 15 23:06:16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24
@Facebook
太晚了,沒檸檬片。
Tue Oct 15 23:06:53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25
@Facebook
打個岔,剛剛去申請evernote,頗不錯,不知道讀經班或著版上一些討論文章可以用
evernote的方式作收存?這樣或可避免文章掩沒在討論串中~
Tue Oct 15 23:09:50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能以cbeta的搜尋認為是學佛』這是對得
#26
@Facebook
evernote + 協作平台
Tue Oct 15 23:10:4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