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集思廣益一下
#1
@Facebook
請讀經較熟的同學,集思廣益一下:

《雜阿含經》卷1:「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
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CBETA, T02, no.
99, p. 1, a11-14)

《雜阿含經》卷26:「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CBETA, T02, no. 99, 
p. 190, b17-18)

其中「心解脫」一詞,市面上有幾種解釋:

1. 色界以上定力。把「喜貪盡」解為脫離欲界,因此最少是色界定。

2. 三果聖者的能力之一。把「喜貪盡」解為三果聖者所斷的五下分結的欲貪。而有
三果能力後,「若欲自證,則能自證」到達四果。

以上1、2不一定互斥,若合起來看,也可解釋為何一般認為最少要初禪以上才能「心
解脫」證阿羅漢。

3. 心解脫=慧解脫=阿羅漢的解脫,限定阿羅漢專屬。

4. 形容「心的解脫」,也就是這是一個形容詞,視前後文才能判斷定義。

南傳好像也不只一種解釋。《雜阿含經》、《中阿含經》等的用詞也不完全一樣,例
如《中阿含經》相對於《雜阿含經》第一經的經文,就沒有「若欲自證,則能自證」
這幾個字。

想提出供較常讀經的同學討論,看何者才是「心解脫」的定義?

謝謝!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2
@Facebook
"限定阿羅漢專屬".....我笑了 :3
Wed Sep 18 23:02:43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3
@Facebook
以雜阿含第一經來談(最好連第二經一起看),經中說當行者觀到『色受想行識』喜貪
盡證得心解脫,喜貪盡指的是在入諸禪境時,不會對諸禪境的覺受起貪愛造成障礙。
當行者到了『色受想行識』"盡"的地方,那裡又是哪裡?想討論心解脫也就是在問『
哪裡是"沒有心"的地方』。波旬說『五蘊六入處我都找得到』,世尊說『我會在沒有
五蘊六入處等你』。
Wed Sep 18 23:22:42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4
@Facebook
雜阿含58經中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佛陀也有五陰。不知「『色受想行識』"盡"的地方」如何理解?
Thu Sep 19 00:06:17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5
@Facebook
可否說:所"盡"的是因緣,而非五陰?

雜阿含609經「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沒,隨集法觀心住,隨滅法觀心住,隨集
、滅法觀心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則無所取。」
Thu Sep 19 01:07:20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6
@Facebook
《學佛三要》:「佛法說有二種解脫:一、心解脫,二、慧解脫。這雖是可以相通的
,而也有不同。如畫師畫了一幅美女或一幅羅剎,因為人的認識起了錯誤,以為是真
的美女或羅剎,於是生起貪愛或者恐怖,甚至在睡夢中也會出現在面前。事實上,那
裡有真的美女或羅剎呢!這種貪愛與恐怖等,只要正確的認識他──這不過假的形像
,並沒有一點真實性;能這樣的看透他,就不會被畫師筆下的美女與羅剎所迷惑了。
我們的生死繫縛不自在,也是這樣,依無明為本的認識錯誤,起染愛為主的貪瞋等煩
惱,憂愁等苦痛。如能以智慧勘破無明妄執,便能染著不起,而無憂無怖。*離無明
,名為慧解脫,是理智的。離愛,名心(定)解脫,是情意的。*這二方面都得到離
繫解脫,才是真解脫。」( Y 15p198~199 ) -- “離無明,名為慧解脫,是理智的。
離愛,名心(定)解脫,是情意的。”

《華雨集第二冊》:「佛與聖弟子達到究竟解脫的,稱為阿羅漢,有慧解脫
praj??-vimukta,俱解脫ubhayatobh?ga-vimukta二類。依慧得解脫,名慧解脫;心
離煩惱而得解脫,名心解脫citta-vimukti:這二者,本是一切阿羅漢所共通的。*由
於心是定的異名*,所以分為慧解脫,及(心與慧)俱解脫二類。佛為須深Sus?ma說
:慧解脫阿羅漢,不得四禪,也沒有(五)神通,是以法住智
dharma-sthitit?-j??na通達緣起而得解脫的▼3.019。俱解脫得四禪、無色定、滅盡
定,依禪而引發神通,見法涅槃d???adharma-nirv??a。如從離煩惱,得漏盡智
?srava-k?aya-j??na而解脫來說,慧解脫與俱解脫,是平等而沒有差別的。」( Y 
26p31~32 ) -- “心是定的異名”。
Thu Sep 19 09:47:00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7
@Facebook
“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我在想,這裡的“自証”是“自己進一步証得”呢,還是“自己証明自己”?如
果是前者,則符合您的第一和第二個定義;如果是后者,則符合您的第三個定義。如
果是就整部阿含,而不是單就這段經文,或許第四個定義比較恰當。
Thu Sep 19 09:51:4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8
@Facebook
最好去查ㄧ下須深盜法的原始經文,慧解脫和慧解脫阿羅漢是差非常多的。
Thu Sep 19 09:58:27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9
@Facebook
願請教:怎麼個差法?
Thu Sep 19 10:14:25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10
@Facebook
須深盜法出自雜阿含第347經,經文開頭說道外道派最強弟子須深來世尊僧團盜法,
以現學現賣來換取利養。這在現世常見於一些怪怪團體,在自己的觀念裡面參雜少許
世尊的講法,以取信於信眾。世尊心知肚明照樣讓須深受具足戒,由此可見世尊的度
量。

須深不愧是外道最強弟子,由經文可知他出家半月後已經學到不少解脫法的理論,也
因此才有下面經文。

《雜阿含經》卷14:「出家已經半月,有一比丘語須深言:「

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
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不起諸
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不
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
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

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須深已經學到解脫法的理論,因此碰到有人自稱不受後有很自然就會問專業行話(『
..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因世尊所說得四種解脫者都得有禪定基礎(請詳八
支聖道經文)

須深學到理論了當然問了專業問題,也就是『你們有沒有初禪到四禪?』(多用功的
盜法者啊)。而對方的回答另須深更迷糊『我是慧解脫也。』。

須深自己很清楚,沒禪定基礎的人怎麼可能已經證解脫果,所以他認為對方的說法是
前後矛盾,如同還沒參加大學聯考的人說自己能上大學一樣。經文如下:

《雜阿含經》卷14:「作是思惟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彼眾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彼答
我言:『不也,須深!』

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入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

彼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去。

我今問世尊:『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
?』」」

他趕緊跑去找世尊問個仔細,為何『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復說
言:「自知作證。」?』,世尊也詳細為須深解釋原因。

《雜阿含經》卷14:「佛告須深:「

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2]法,離於我見
,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
逸[*]法,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
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原來須深當時是新生,把慧解脫和阿羅漢慧解脫搞混了。世尊解釋『彼先知法住,後
知涅槃。』,也就是說『先有正見,之後實修證涅槃』,所以世尊接著解釋『彼諸善
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2]法,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就是之後的實修過程簡說。須深很誠實的說自己以前的確
不知道,因此世尊說沒關係,為須深再解釋一『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意義,如前
所述。

須深趕緊問清楚點:

《雜阿含經》卷14:「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
智。」」

這就是網友所貼文章所說得『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由經文可知所謂的『法
住智』就是『知道法次法向』的意思,也就是八支聖道第一支『正見』。有正見才會
有正確的實修作法,所以很重要。接著世尊親自為須深解說解脫法的觀念。

《雜阿含經》卷14:「佛告須深:「

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

須深答曰:「如是,世尊!」

「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
、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

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

「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

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
,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此經最常被忽略的是世尊一再強調『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
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也就是有『法住智』後,還得『獨一靜處,專精思
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才能『,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結果就是須深既然要盜法,世尊就乾脆讓他盜得彼岸...XD
Thu Sep 19 11:30:31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11
@Facebook
抱歉,我還是沒有看明白您要說的“慧解脫和阿羅漢慧解脫的差別”。您的意思是“
慧解脫”者不一定是阿羅漢?不知哪一段文有這麼指出來?

您特地指出“『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
心善解脫』”這段文,是要說最終還是要有禪定才能成阿羅漢嗎?
Thu Sep 19 11:51:45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12
@Facebook
“『雲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 -- 
如果“自證”=“自知作證”,那麼就應該是邱兄的第三個定義才對了。
Thu Sep 19 12:01:07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13
@Facebook
經中弟子回答須深自己是慧解脫,世尊解釋『慧解脫』就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也就是先知道『正見』,之後實修才得涅槃。回答須深的弟子當下其實還沒證解脫
,但日後必得四果解脫果,這是弟子見法後的自信。ch兄,咱們共勉之∼
Thu Sep 19 12:06:03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14
@Facebook
嗯,我的意見如下:

一、彼諸比丘自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這肯
定是阿羅漢境界(不是日後才得四果)。

二、彼諸比丘也否定自己得四禪(八定),而言是“慧解脫”。很明顯的,這是“慧
解脫阿羅漢”的意思。其余經文都沒有說可以自稱“慧解脫”但又不是“阿羅漢”的
意思。

三、『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這應該是“慧解脫”的次第,而不僅僅是知見上的『
正見』而已。

四、“『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
脫』”,這應該是說不需四禪(八定),只要這麼做就能成“慧解脫阿羅漢”了。
Thu Sep 19 12:14:53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15
@Facebook
請找找看世尊的說明吧,這些在阿含經中都有。有正見修完四念處才能有最後正定,
修正定圓滿就有四雙八輩。
Thu Sep 19 12:29:24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16
@Facebook
雜阿含1024經中 佛告阿濕波誓: 

「若沙門、婆羅門三昧堅固,三昧平等,若不得入彼三昧,不應作念:『我於三昧退
減。』若復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
,但當作是覺知:『貪欲永盡無餘,瞋恚、愚癡永盡無餘。』貪、恚、癡永盡無餘已
,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
作,自知不受後有。』」

可知: 不應作念:「我於三昧退減。」因其無礙於「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而佛陀
所著重的也在於後者。
Thu Sep 19 12:38:43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17
@Facebook
謝謝黃兄,上述經文所講得就是之前討論退轉的問題相關,世尊弟子先有定力卻因病
退失定力,世尊安慰弟子『你因病退失的是定力,而不是經驗和正見』,經驗和正見
是不會退的。
Thu Sep 19 12:48:56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18
@Facebook
我的選擇傾向這個 :

心解脫=慧解脫=阿羅漢的解脫,限定阿羅漢專屬。

不過心解脫也不能說等於慧解脫, 而是指阿羅漢解脫的不同面向, 也就是闡釋的角度
不同.

也許在其他不同的上下文會有不同的意思, 不過目前印象中的經文, 我會認為是在說
明阿羅漢離貪而心的解脫.
Thu Sep 19 14:04:35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19
@Facebook
不論是如何解脫,重點還是在於苦的熄滅。

雜阿含657經「誰般涅槃?唯苦滅、苦息、清涼、沒。」

祝各位善知識:中秋快樂!
Thu Sep 19 15:56:13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20
@Facebook
我想要說明心解脫與慧解脫、俱解脫三者之前先列一簡單等式以便說明:

1.心解脫=離貪欲、如實知見,不起諸漏,心不染著,不住心狀態。

2. 慧解脫=心解脫+斷五上分結

3. 俱解脫=慧解脫+滅盡定

附註:心解脫、慧解脫都要具某種程度的禪定能力。

其他以下說明:

心解脫:

a.以《雜阿含經》卷一第一經中,世尊所述: 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
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
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
喜貪盡者。說心解脫。(CBETA, T02, no. 99, p. 1, a7-12)

◎即是指出離貪欲者心解脫。

b. 以雜阿含209經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於此眼觸入處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見者,不起
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初觸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
頭,於未來法「永不復起,所謂眼識及色。」

此經講為,以無我、無我所觀一切法如實知見,但不起貪、噌、癡、慢、疑,而心「
不於諸法起染著」,此便是心解脫。

◎也就是只有能觀之心,但對一切法「不住」,就是心解脫。

2. 慧解脫阿羅漢:

《雜阿含六八四經》世尊告諸比丘:「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
。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對照《雜阿含經》卷一第一經中,世尊所述: 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
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能觀色無常。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就可說心解脫。心解脫還不能貪欲「不
起」。由此六八四經知,慧解脫阿羅漢除了於色生厭.能離欲.更要是貪欲「不起」
。

依《雜阿含經》卷26(710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比丘:「聖弟子清淨信心
,專精聽法者,能斷五法,修習七法,令其滿足。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睡眠
、掉悔、疑,此蓋則斷。何等七法?謂念覺支,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
此七法修習滿足。淨信者謂心解脫,智者謂慧解脫。貪欲染心者,不得、不樂;無明
染心者,慧不清淨。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若彼比丘離貪
欲,心解脫,得身作證;離無明,慧解脫。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
邊」。

◎由此經知,慧解脫不但要離貪欲,心解脫,身作證;還要離無明,也就是斷十結才
是慧解脫。

◎心解脫與慧解脫的差別:

依《雜阿含經》卷26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CBETA, T02, no. 
99, p. 190, b17-18)

◎因此可說慧解脫=阿羅漢的解脫,不能說心解脫=慧解脫=阿羅漢的解脫。

◎由(710經)此經知,慧解脫阿羅漢應該是具有禪定,只是不必具像俱解脫阿羅漢
要到滅盡定•

由經中知此七法修習滿足淨信者。謂心解脫。智者謂慧解脫。七法包括念覺支定.捨
覺支。這都與禪定有關,所以心解脫、慧解脫都要具某種程度的禪定能力。而修習七
法,令其滿足。也就是包括念覺支、定覺支、捨覺支能滿足。一般如還在欲界定,還
是貪欲比較熾盛,那麼推理應該要達根本定,如果根本定指的是初禪,就是要具足初
禪,如果根本定指的是未到地定,就是要具足未到地定。不過到底是要初禪或是未到
地定,也不用太爭議,因為如果能證未到地定就很容易證初禪。等你能證到那程度的
定就自然解決,不用太早費心。

◎另依《雜阿含經》卷14(347經)〈須深經〉所說:

時,眾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經行。

爾時,須深詣眾多比丘,而作是言:

「諸尊!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時,眾多比丘,將彼須深,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今
此外道須深,欲求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

爾時,世尊知外道須深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當度彼外道須深 ,令得出家。
」

時,諸比丘願度須深出家,已經半月。

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
受後有。」

時,彼須深語比丘言:

「尊者!雲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 不起諸漏,心
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雲何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 第二禪,不起
諸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雲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 及捨,具足第
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雲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 ,一心,具足
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 心善解脫耶?
」

答言:「不也,須深!」

須深復問:「雲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雲何不得禪定,而復記 說?」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

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爾時,須深知眾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 違,言不得正
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

作是思惟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彼眾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 作,自知不受
後有。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不 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彼答我言: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 後相違,言不入正受,而復記說
自知作證!彼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 已,各從座起而去。我今問世尊:雲何彼
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 ,而復說言自知作證?」

佛告須深:

「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 不放逸住,離
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由《雜阿含經》卷14(347經)〈須深經〉,須深問有一解脫比丘:「如何當知我等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須深問該比丘言:「尊者!雲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
, 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此問就是得初禪是不是就可說「心解脫」?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也就是該比丘回答得初禪不是就可說「心解脫」。

須深問該比丘一直到四禪甚至無色界定也不是就可說「心解脫」。

◎可見四禪八定並不等同「心解脫」,須深殊不知四禪八定等同於石頭壓草,貪欲煩
惱只是在定中止息,出定後便又春風吹又生貪欲煩惱又起。須深不知要從「法智住」
下手,才有機會斷無明行,而徹底斷煩惱,也就是我以前在滅盡定之分析所說「滅定
」要以無為法所攝。同理四禪八定並不等同「慧解脫」。

待續.............
Fri Sep 20 11:42:5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21
@Facebook
◎慧解脫阿羅漢:

在《雜阿含九三六經》佛告摩訶男:

「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彼知見有漏
斷。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慧解脫。」

◎慧解脫阿羅漢雖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不具足住不表示不具八解脫身作證其中
幾項。

慧解脫阿羅漢,有可能具四禪八定但不具滅盡定,或只具初禪或指未到地定。

依《雜阿含經》卷14(347經)〈須深經〉須深依次詢問他們是否證得初禪、二禪、三
禪、四禪及無色解脫,比丘們皆回答未證得。可見慧解脫阿羅漢或只具未到地定以上
,滅盡定以下的禪定。

◎另依《大毘婆沙論》卷143:慧解脫有二種,一是少分,二大全分。少分慧解脫於
四靜慮能起一二三;全分慧解脫於四靜慮皆不能起。此論中說少分慧解脫,故能起他
心智。蘇尸摩經說全分慧解脫,彼於四靜慮皆不能益。是二說俱為善通,由此少分慧
解脫者,乃至能起有頂等至但不得滅定。若得滅定名俱解脫。

◎慧解脫可有二種,一是少分,二大全分。此可作參考,我就不作另解。

俱解脫阿羅漢:

「俱解脫慧解脫」就要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才是「俱解脫阿羅漢」。

依上篇《大毘婆沙論》卷143中提到:慧解脫有二種,一是少分,二大全分。………
…是二說俱為善通,由此少分慧解脫者,乃至能起有頂等至但不得滅定。若得滅定名
俱解脫。

◎若得滅定名俱解脫。就是說要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才是「俱解脫阿羅漢」。

◎同時阿羅漢俱解脫要八解脫具足身作證。也表示要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才是「俱解
脫阿羅漢」。

如雜阿含九三六經》佛告摩訶男:「聖弟子於佛一向淨信。於法.僧一向淨信。於法
利智.出智.決定智。八解脫具足身作證。以智慧見。有漏斷知。如是聖弟子不趣地
獄.畜生.餓鬼。不墮惡趣。說阿羅漢俱解脫。」

又如《別譯雜阿含一六○經》佛告摩訶男:

「獲於身證具八解脫。住於具戒。以智慧見。盡於諸漏。是則名為得俱解脫阿羅漢也
。」

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對八解脫分述之如下:

(一) 【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云何有色觀諸色解脫?謂依止靜慮於內未伏見者
色想,或現安立見者色想,觀所見色,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法,乃至
為解脫變化障。

(二)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云何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謂於內已伏見者色
想,或現安立見者無色想,觀所見色,住具足中若定若慧。

(三) 【淨解脫】。云何淨解脫?謂於內淨不淨諸色,已得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入
想、展轉一味想故,於彼已得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為解脫淨不淨變化煩惱生起障,
解脫自在者能斷淨不淨色變化障,及於此中煩惱生起障。

(四) 【空無邊處解脫】。云何無邊虛空處解脫?謂行人厭患色籠如牢如獄,心欲
出離之,捨色想而緣無邊之虛空心,與空無邊相應,故名空無邊處解脫。

(五) 【識無邊處解脫】。云何無邊識處解脫?謂行人更厭前外之空,捨其虛空緣
內識為心識無邊之解,心與識無邊相應,故名識無邊處解脫。 

(六) 【無所有處解脫】。云何無所有處解脫?謂行人更厭其識,而觀心識無所有
,心與無所有相應,故名無所有處解脫。

(七)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云何非想非非想處解脫?謂前之識處是有想,無所
有處是無想,至此捨前之有想故名非想,捨前之無想,故名非非想;又無麤想,故曰
非想,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行者於此如痴如醉如眠如暗,無所愛樂,泯然寂絕,
清淨無為,謂之非想非非想解脫。

(八) 【想受滅解脫】。云何想受滅解脫?謂依止非想非非想處解脫,超過諸餘寂
靜解脫,住於似真解脫具足住中心心法滅,為解脫想受滅障,此顯想受滅解脫,以非
想非非想處為所依,無境界行相助伴,心心法無故,以心心法滅為自體。

◎由此觀之,俱解脫阿羅漢,需具滅盡定。

由巴本《相應尼柯耶》之《神足相應》第七比丘中:【元亨寺版】

「諸比丘!未來世之比丘,由諸漏盡,對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
,具足而住者,皆對此四神足修習、多修。諸比丘!現在之比丘,由諸漏盡,對無漏
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者,皆對此四神足修習、多修。

◎對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也能發起修習四神足通缺少「漏盡通」。

◎綜觀心解脫,有可能具四禪八定但不具滅盡定,或只具初禪或指未到地定以上。也
就是慧解脫、心解脫未必與四禪八定或滅盡定劃上等號。

慧解脫阿羅漢(四禪八定):具根本禪者,因其經典都有談到四禪可發神通。因此也
可修發三明、六通。.俱解脫阿羅漢(滅盡定):一定具備三明、六通。

「心解脫」或許要到阿那含聖人才能完成,因其已斷五下分結,不受欲界諸如1「色
欲貪愛」、2「瞋恚」、 3「身見」、4「戒取」、5「疑」等五種煩惱所困。也就是
貪愛、瞋恚全斷。在二果也只貪愛、瞋恚薄,初果也只斷「身見」、「戒禁取見」、
「疑見」還具貪愛、瞋恚,但雖具貪愛、瞋恚。但此聖者必然已能如實見貪愛、瞋恚
,而具分分斷貪愛、瞋恚之心欲以厭離,因此應也可稱「心解脫」。

對心解脫、慧解脫、俱解脫,目前所傳雖有諸多版本,如一切有部所傳,大眾部所,
還有一部是南傳上座部所傳的巴本《相應尼柯耶》種種版本的紀錄,但個人認為以上
所引,應可某個程度說明,我比較不願意陷在眾多資料的泥淖中,去找太多資料。
Fri Sep 20 11:43:36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22
@Facebook
昨天和 Heaven Chou 作了討論,確認應該得把

2. 三果聖者的能力之一

給劃掉,因為三果聖者尚未斷貪,只斷了欲界愛,至於色愛、無色愛等五上分結,三
果聖者尚未斷,是阿羅漢斷的。

這是沒有仔細比對前,很容易搞混的地方,因為五下分結之一是「貪欲」,但這個貪
欲特指欲界的貪,而不是指所有的貪。至於色愛、無色愛,是在五上分結。因此乍看
之下,沒仔細搞清楚前,很容易陷於文字而以為三果聖者已斷貪了。

因此除非「色愛、無色愛」不算「貪」,否則以「心解脫」作為三果聖者的能力是中
文相似詞造成的誤會一場... 我之前也大而化之,沒分辨清楚 :p 謝謝 Heaven 的指
正。
Fri Sep 20 12:16:2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23
@Facebook
"2. 三果聖者的能力之一。把「喜貪盡」解為三果聖者所斷的五下分結的欲貪。而有
三果能力後,「若欲自證,則能自證」到達四果。" -- 您原來的定義就已經正確的
局限在“五下分結的欲貪”了啊。
Fri Sep 20 17:22:21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24
@Facebook
我現在對慧解脫、心解脫和俱解脫的理解如下:

一、三者都是阿羅漢境界;

二、不得初禪以上者稱慧解脫、得初禪以上者稱心解脫、得四禪八定、滅盡定等稱俱
解脫(大阿羅漢);

三、慧解脫局限在不得初禪以上的阿羅漢,只要有初禪以上功德就稱心解脫。

四、《雜阿含經》卷26:「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 -- 這里的‘心解脫
’其實也離了無明,非不離;慧解脫也是離了貪欲,非不離,只是就其各別的特點說
心解脫離貪欲(禪定的特點;另外,‘心’也是定的別名),慧解脫離無明(智慧的
特點)。

五、《雜阿含經》卷1:「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
,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這樣,這
段文就容易解釋了。

關于周兄提的《大毘婆沙論》:

“另依《大毘婆沙論》卷143:慧解脫有二種,一是少分,二大全分。少分慧解脫於
四靜慮能起一二三;全分慧解脫於四靜慮皆不能起。此論中說少分慧解脫,故能起他
心智。蘇尸摩經說全分慧解脫,彼於四靜慮皆不能益。是二說俱為善通,由此少分慧
解脫者,乃至能起有頂等至但不得滅定。若得滅定名俱解脫。” -- 此論自說“少分
慧解脫”是“此論中說”。此論似乎只分慧解脫和俱解脫,沒有分心解脫(如果搜索
‘心解脫’,不得論文),所以才有此說。
Fri Sep 20 18:31:14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25
@Facebook
佛光大辭典:

心解脫

梵語citta-vimukti。謂由定力而于定障得解脫。與‘慧解脫’相對。其原始本義,
系指心由一切束縛中解放;解脫之當體即為心,故稱心解脫;而以智慧解脫者,則稱
慧解脫。但後世術語化,將無明之滅稱慧解脫,將渴愛之滅稱心解脫。更以心解脫連
結于禪定,謂依定而解脫定障,與無貪相應者,稱為心解脫。依慧而解脫煩惱障,與
無癡相應者,稱為慧解脫。此二者同時解脫,則稱俱解脫。俱舍宗即將阿羅漢分類為
慧解脫、俱解脫(得滅盡定)二種,又有所謂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等種種心解
脫之說。﹝中阿含卷二十九說處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一、成實論卷十五止觀品、集
異門足論卷三、俱舍論卷二十五﹞

-- 或許回到“原始本義”才是最契合佛陀的意思。
Fri Sep 20 18:45:5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集思廣益一下
#26
@Facebook
1.心解脫:如雜阿含第一經所示,當觀色無常...、厭離、喜貪盡,觀至識無常...、
厭離、喜貪盡。這對照八支聖道就是完成第七支正念(四念處)後,正式進入正定。入
正定能得四禪正受(強調是"正受",這是世尊四禪和外道四禪的差別)就"可能"有資格
成為解脫者,這也是為何阿含經中八支道最後『正定』之定義為『完成初禪至四禪』
。因為這是完成解脫者的初步資格,而不是四禪就能解脫(以單純的止道而言,觀道
後述)。至四禪"正受"時,此時完成第一階段『觀至"色"盡』,這也是為何四禪天之
頂為『色究竟天』,"色"之究竟(就是色滅)在四禪頂。

進一步無有色想就至四空天第一,空無邊處,往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會依序克服『受
、想、行』。

至於『止道能不能觀』這需要釐清,除非

a.停留在四禪之無想定(此禪境難以起觀,先天限制)

b.停留在四空天之非想非非想(此禪境難以起觀,先天限制)

c.沈浸其他諸禪之禪悅裡(太舒服,只想停留不想繼續昇進)。

在四禪八定裡順逆觀察並能克服a~c就是喜貪盡,不為一

切欲、色、無色所迷惑。

上述由初禪至非想非非想的過程,依止道如上所述是入定後繼續至四禪而能『越過一
切色』,接著進入四空天完成五蘊滅盡。

依觀道則入定後由八解脫順序,觀內身、觀外身直到淨解

脫一樣能『越過一切色』,接著一樣是進入四空天完成五

蘊滅盡。

無論是止道或觀道,過了非想非非想後,五蘊『色受想行

識』全部『滅盡』,已經不能干擾行者,此時正式得到心

解脫。

2.慧解脫(阿羅漢所得,非須深經慧解脫)

行者在定境中一直往上靠得就是觀察禪境,當越過非想非

非想,五蘊全部『滅盡』後,『繼續觀察』就會知道啥是

解脫了。此經驗所得之智慧名為解脫慧or慧解脫(非須深經之慧解脫),正式證得解脫
者的資格。

第一次真正得解脫慧的行者一定得有這種過程,原理如前所述。

上述止道的過程如行者由『初禪至非想非非想至五蘊滅盡

』的過程順逆出入很熟練者,稱為得『獅子奮迅定』。這

樣的行者能由任何定直接入滅盡,如由初禪直接入滅盡。能入滅盡就能決定要不要涅
槃。
Fri Sep 20 18:52:15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