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1
@Facebook
剛Google到有人將雜阿含各經文作成樹狀圖(算 mind map嗎?):

http://upayakusala.blogspot.tw/search/label/00%E9%9B%9C%E9%98%BF%E5%90%AB%
E7%B8%BD%E5%9C%96

還蠻有系統的。還在想對於 http://buddhaspace.org/agama/ 有沒有參考性,還是
說對讀經幫助有限?大家覺得呢?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2
@Facebook
這滿厲害的耶!!隨喜隨喜~
Sun Jul 28 23:19:00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3
@Facebook
xmind 可以做出來。基本上,這是科判的另一種表示法。如果有這類的圖,有時會看
到平排敘訴文字所不容易看到的東西。但有時圖太大了。
Sun Jul 28 23:22:03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4
@Facebook
這個太強了吧,強到我電腦跑好久才跑出來。
Sun Jul 28 23:31:44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5
@Facebook
問一下,(歷史上)有人對《雜阿含經》做過細目的科判嗎?
Sun Jul 28 23:36:25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6
@Facebook
《雜阿含經》有分「誦」和「相應教」,白話可參見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6%9C%AC%E6%9B%B8%E4%B
D%BF%E7%94%A8%E6%96%B9%E6%B3%95?do=show#雜阿含經_的相應教    我猜跟科判有
一點類似,但不是很細目的。細部的每小經一句話的導讀則有近代大德作了,像 
chakwos 每次讀經班前貼的,就是由先賢所寫 copy/paste 的。
Sun Jul 28 23:40:2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7
@Facebook
讚嘆法友~
Sun Jul 28 23:42:5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8
@Facebook
佛光版阿含經的導讀印象中是楊郁文老師寫的.

至於印老則是依瑜伽師地論的資料, 重新安排雜阿含的順序. 這剛好是反過來, 先有
科判, 再調整經文. :)
Sun Jul 28 23:44:42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9
@Facebook
我有個感覺,不是很準,就是,《雜阿含經》有點像當時的「修行日誌」,把大家記
的合在一起,所以就不是由阿難一人傳誦出來。
Mon Jul 29 00:11:56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10
@Facebook
佛教典籍記載阿含經的結集是來自於各地的阿羅漢聚集一處,由大迦葉尊者主持,經
是由阿難主誦,並由在場的阿漢們確認;律則由大迦葉提問,優婆離尊者應答。因此
《雜阿含經》是由阿難和各阿羅漢合作而結集的。

當年還沒有紙的發明,又經過五百年以上的口述傳播,才有了貝葉記錄的經典。因此
四部阿含都是相當提綱契領的,廢話太多的話弟子也記不下來。

阿含經所載一律為佛陀在人間的說法,沒有記錄到天界說法,因此都是由佛陀弟子和
再傳弟子所記(就像論語是由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所記)。

至於佛陀在天界的說法,北傳、南傳都各自有經或論是說由高僧入定到天界抄回來的
,像是北傳的所謂大乘經典,南傳的阿毗達摩也是如此(如我所述有不精確還請大家
不吝告知)。至於天界是用什麼結集方式,好像就沒有詳細記載了,我是希望天界除
了天耳通(手機?)、天眼通(web cam?)、還有錄影功能,希望哪天有高手幫天
界錄影機開發出 USB 界面,直接傳到我的電腦吧 :D 有一說是因為天界科技較發達
,同一事件記錄的較仔細(像現代有了手機照相,很多人相片一堆,新聞則多到爆)
,因此同一事件在所謂大乘經典較在阿含經中記載得詳細;而學術界則認為天界的經
典是後來才出現於人間,因此是由後人增添內容,而使同一事件在所謂大乘經典較在
阿含經中來得長。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入定的品質有好有壞,也難防有魚目混珠所
混入的經典,因此就有了大乘是不是佛說的爭議,這是題外話了。
Mon Jul 29 11:13:21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11
@Facebook
有趣的說法!有機會是!

但我想,若能入定聽法,大乘高人只聽大乘法,解脫道只聽解脫法?不會互相留學一
番?讓後世佛法精彩些。
Mon Jul 29 11:35:55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12
@Facebook
我個人看早期所謂大乘祖師的論疏,大多對阿含很熟悉,要不然恐怕也很難有程度入
定觀光吧 :-) 但自從中國某宗派判教竟把阿含判為小乘後,阿含在中土被打入冷宮
,人人都號稱是大學生,卻沒有上過小學,沒上過小學的大學生,除了某些天才外,
其他的恐怕只能嘴炮了...   :D (這只是個比喻,畢竟阿含並不是小學也不是小乘
,只有末法時期的論師這麼判教而已。)搞到最後,各宗派間的歧見就像政黨運作,
恐怕很難有交集了... 開發天界錄影機的 USB 界面搞不好還比較可行... :-)
Mon Jul 29 12:11:54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13
@Facebook
《阿含經》既是基礎,也是進階,亦通涅槃。我是這樣子感覺啦。

《長阿含經》的格式,比較像是阿難尊者誦出來的;《雜阿含經》的格式,就不是了
,比較像是故事的敘述,所以我才覺得有像尊者們的修行日誌,各自發表,(合作)集
結成的。

判教的問題,還有待商榷,相信日後會有人來澄清的。但是修行層次,又是另一個有
點相關的問題,這個就應該是有必需性,要做的事了。
Mon Jul 29 18:21:3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14
@Facebook
謝謝凡僧雲水的回覆。也有一個可能性,就是跟這四部阿含的分類有關。就分類四阿
含的基本原則來看,短而雜者,歸為《雜阿含》,從一開始往上分別法數的,歸為《
增壹阿含》,中等長度的為《中阿含》,長度最長的則擺入《長阿含》。既然是這樣
歸類的,自然《雜阿含》就短而繽紛,也符合凡僧雲水的描述。

近來看到有人主張只讀《雜阿含經》,不讀其他三部阿含或四尼柯耶或任何其它經典
。這種論調是有點怪,好像是說只上課堂時間在20分鐘以內的課,超過20分鐘的課通
通跳過... :-)
Tue Jul 30 11:01:43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15
@Facebook
我覺得這個樹狀圖,感覺比較像是重點複習用的,對於已經讀過該經的同學幫助較大
;然而尚未讀過其實還是要先把經文看過一遍才好。譬如在不壞淨相應總圖中,沒看
過經文時,會不知「第一」跟「如來」「離貪欲法」「聲聞眾」有何關係,看過才知
,原來是指:

「若有眾生,無足、二足、四足、多足,色、無色,想、無想,非想、非非想,於一
切如來最第一,乃至聖戒亦如是說。」 

「若諸世間眾生所作,彼一切皆依於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法,有為、無為,離貪欲
法最為第一……」

「若諸世間眾生,彼一切皆依於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諸眾,如來聲聞眾最為第一…
…」

適合考驗記憶用。^_^
Fri Aug 02 08:54:36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16
@Facebook
是啊,恰克所言正是,這樹狀圖是好學生的筆記,如果要對像我這種壞學生有幫助,
就要在樹枝末端加上經文連結,就是我老鼠過去點一下經文就會跑出來這樣。
Fri Aug 02 09:18:53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17
@Facebook
大剛上面有問說這個圖適不適合放到我們的 agama 來用,當然合適啊∼
Fri Aug 02 09:21:45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up?yaku?ala: 00雜阿含總圖
#18
@Facebook
完全同意 Chakwos Liu 的看法,這就像當年三民主義考題太刁鑽,索性從第一頁課
文開始背到最後,要這樣背的話,這種樹狀圖的記憶就很重要,所謂抓住重點(或開
頭)、提起一串,架構了解了,細部的文字就可塞進去了。和當年背誦全部經文的老
老老師兄們的攝頌有類似的作用。想了想,放上 agama dokuwiki 可能還是不太適合
,如上面有站友說的,這圖佔的篇幅太大,很難擠入一頁,或許有機會的話就留連結
就是了。
Fri Aug 02 11:20:11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