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
@Facebook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發現有兩處不明白的地方,想問一下大家
的意見:

01. 在經文講述八正道時,結束時都有類似的句子:

「此三支隨正見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

「此三支隨正命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不知大家覺得文中的「三支」是指那三支?「從見方便」又是什麼意思?

02. 經文末有提到的「二十善品」與「二十不善品」是那二十個?有同學知道嗎?

「是為二十善品、二十不善品,是為說四十大法品轉於梵輪,沙門、梵志、天及魔、
梵及餘世間,無有能制而言非者。若有沙門、梵志者,我所說四十大法品轉於梵輪,
沙門、梵志、天及魔、梵及餘世間,無有能制而言非者。」
Sun Jul 07 22:10:2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2
@Facebook
做個記號!
Sun Jul 07 22:20:5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3
@Facebook
加起來是40
Sun Jul 07 23:05:40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4
@Facebook
此經是解脫法的心要,講得很濃縮所以得加水。

首先世尊說『有一道令眾生得清淨。離愁慼啼哭。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
。』,清楚明白的告訴弟子得要有正確入定的能力(聖正定)才能得清淨,聖正定最後
世尊說明就是『雲何正定。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
正定。』。四禪的能力是清淨眾的基本功,這是大家一定要有的觀念,沒有定力此生
想解脫是很冒險的,除非你能好命到本身業力輕微正見具足外加世尊在側,就有可能
經由世尊在身邊的教導在死亡的過程中得三果或四果解脫。好像很耳熟?是的,這就
是中陰得度的原理,阿含裡就有。

回題,接著世尊開始講到『要得到正定,得有七種方法』。分別是『正見.正志.正
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洽克關於三支的問題,在於上述七支中有三種是
解決方式,五種是讓我們想學習如何解脫的動力(3+5=8非7,因正見同時是修行動力
也是解決方式)。以正見為例:

『若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若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

雲何邪見。謂此見無施.無齋.無有咒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
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邪見
。

雲何正見。謂此見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
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正見
。

是為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

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

欲斷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方便。

比丘以念斷於邪見。成就正見。是謂[10]正念。

此三[*]支隨正見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

最後的此『此三[*]支隨正見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指的就是用來解決或
對治的三種方法『正見、正方便、正念』是以正見為前導(從見方便),因為有了正確
的觀念才能找到正確且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正方便),才能『已生惡法為斷故。未生
惡法為不生故。未生善法為生故。已生善法為住不忘不退。』,經由正確的修行方法
觀察四念處而得到正念。

而正念是正定的基礎。

第二正志也是,最後是『此三[*]支隨正志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同樣得
有正確的觀念為前導,接著如上雲雲。

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都是,因為想要斷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
而學習正確的觀念(正見)後,找到適合自己得修行方式(正方便),觀察四念處而得到
正念而無有慾貪。

四念處圓滿後只是基本功蹲完而已,因為實修這時候才開始,當行者修四念處圓滿後
,能抓住五識那五隻猴子將其栓緊,就能入初禪到四禪,而如前所述四禪是清淨眾定
要具備的能力。世尊如是解釋正定:『雲何正定。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
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正定。』

接著世尊解釋何為『有學』何為『無學』。有學是成就八支,從正見完成正定有清淨
眾的基本能力;無學是成就十支,八支加上『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也就是當生證
解脫果。在這兒正見看來又重複一次,但和七支的正見大不相同。七支裡的正見是正
確觀念而已還沒有實證,『無學正見』是證解脫果後終於知道正見所代表的是啥。『
無學正智』則是有過證解脫的經驗了,知道甚饃是涅槃道。

以十支的正見來說,『斷邪見』加上『修習正見』共兩種,十支裡每支各兩種共二十
種,這是正面來說就稱為二十善品。反過來也可以有二十種,這是反面來說就稱為二
十不善品。加起來就是四十大法品。如同十輪經也有『有依行品』和『無依行品』一
樣。
Mon Jul 08 00:31:50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5
@Facebook
看吧看吧∼我就說問你就對了咩 XD
Mon Jul 08 00:33:04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6
@Facebook
(猛抓頭...)
Mon Jul 08 00:34:31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7
@Facebook
Linus Hsao 以後要多來讀經板喔∼讀經板需要你
Mon Jul 08 00:38:27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8
@Facebook
討論的過程是必要的啊,同學間的腦力激盪也很重要喔。
Mon Jul 08 00:46:5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9
@Facebook
可否請教那二十善品和二十不善品的詳細內容?如蒙解答,不勝感激。
Mon Jul 08 01:05:02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0
@Facebook
可參考南傳的譯本.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189.htm

這三法繞著正見轉,即:正見、正精進、正念。 

.....

這三法繞著正命轉,即:正見、正精進、正念。 

至於二十善品與二十不善品,我聽過一種說法是正見至正解脫是十善,而這十支又各
自能緣生種種善法,因此此緣生的善法又可分為十類,故有二十善。

同理,邪見至邪解脫為十不善,十不善又各自緣生種種不善法,故有二十不善法。
Mon Jul 08 20:16:49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1
@Facebook
基本上答案本身不是重點,過程很重要喔。所以二十善品和二十不善品的內容...ㄜ
...請洽大正藏,謝謝再聯絡。
Mon Jul 08 22:29:30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2
@Facebook
謝謝大家的討論!這一段阿含經的文言文有點拗口,經過各位的解說後,比較清楚了
。

將阿含經此經幾句話排出來,可發現的確「正見、正方便(正精進)、正念」是三支
:

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
】斷於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見【從見】方便,是故【正見】
最在前也。

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志成就正志,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
】斷於邪志,成就正志,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志【從見】方便,是故【正見】
最在前也。

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語成就正語,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
】斷於邪語,成就正語,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語【從見】方便,是故【正見】
最在前也。

[... ...]

但為何是「正見、正精進、正念」三支?照以上經文的說明:

1. 有「正見」才會知道八正道(彼如是知已……從見……)

2. 有「正方便」(正精進)才會求學想要行八正道(則便求學,欲……方便……)

3. 有「正念」才會斷於不正道、成就正道(斷邪*成就正*……)

因此不論是八正道的哪一支,都可說受這三支的影響。
Wed Jul 10 16:26:20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3
@Facebook
邱大剛好強啊!我的看法也比較認同這樣!請大剛兄可以說說二十善嗎?
Wed Jul 10 18:25:01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4
@Facebook
法師太客氣了。我也是藉由各位的討論才比較清楚的,要謝謝大家啦,個人只能說國
文還不差而已。二十善的意義我看大家的討論後,覺得要再整段的意義來看,甚至找
些相關經文,可能會更清楚,先研究一下再來報告。
Wed Jul 10 18:41:30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5
@Facebook
此經中「二十善品、二十不善品,是為說四十大法品」,讀經班前我乍看下只想怎麼
數數,剛才認真思考全段經文,才發現事情大條了。這段所講「轉於梵輪,沙門、梵
志、天及魔、梵及餘世間,無有能制而言非者。」這是講釋迦牟尼佛「成佛說法」專
用的描述句!不管南北大小什麼經律,描述佛陀的「成佛」就是用這一段話最後加個
「於大眾中能獅子吼而吼」,而其中「無有能制而言非者」也就是佛陀的四無所畏。
有興趣的人可以 CBETA 搜尋「梵輪」關鍵字即可驗證。

原來漏盡阿羅漢基於八正道而成就的十支:無學正見、無學正志、無學正語、無學正
業、無學正命、無學正精進、無學正念、無學正定、正解脫、正智,就是成佛的基石
。

再來看《中阿含》本經敘述二十善品、二十不善品的段落:「正見者,斷於邪見,若
因邪見生無量惡不善法者,彼亦斷之。若因正見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至正智者斷於邪智,若因邪智生無量惡不善法者,彼亦斷之。若因正智生無量善法
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這段就更有「成佛」的fu了。

因此二十善品照語意來看,是:

1. 正見

2. 因正見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3. 正志

4. 因正志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5. 正語

6. 因正語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7. 正業

8. 因正業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9. 正命

10. 因正命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11. 正精進

12. 因正精進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13. 正念

14. 因正念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15. 正定

16. 因正定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17. 正解脫

18. 因正解脫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19. 正智

20. 因正智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反之、要斷的,則是二十不善品。

單從文字上可以有略微不同的分類解讀(例如 magelinus 的分法),不過在經文要
表達的意義上應該不太有疑問了。

原來,基於八正道無學十支的無量善法「滿具足」(圓滿)了,就相當於成佛了。
Wed Jul 10 19:39:04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6
@Facebook
補充一下,如來十力、四無所畏這些,是阿含經中就反覆提過的內容,也是不分南北
大小經典都有的內容。

例如《雜阿含經》卷26:「五學力、如來十力。何等為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
、定力、慧力。何等為如來十力?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
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 
...]」(CBETA, T02, no. 99, p. 186, c14-19)

綜合《雜阿含經》及《中阿含經》以上提到的段落,不禁讓人想到,「阿羅漢成就的
十支」和「如來十力」,是否有某種程度的因果關係?因為有了十支所生無量善法的
修習圓滿,而能具有如來十力?

大家覺得如何?
Wed Jul 10 21:50:12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7
@Facebook
可否讓我只說一句:讚嘆諸位!
Wed Jul 10 23:51:4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8
@Facebook
前幾天寫這篇時,我在紙上有連連看,「阿羅漢成就的十支」和「如來十力」好像大
致上真的可約略看到些因果關係,雖然說不是很明顯的一對一那麼清楚的對應。也領
會到,如來的十力並不是像以前最早讀到時感覺那麼無釐頭跳出來把佛形容為超人的
經文;相反的,如來十力原來也不離因果,基於阿羅漢成就的十支所生無量善法的修
習圓滿,才有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的如來十力。雖然這對我們仍然是不可能的任務,
地球上那麼多億年只有一個人圓滿達成如來十力,但起碼原理上知道這是可行的、經
文不是亂寫的 :D
Mon Jul 15 19:28:5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今天讀到《中阿含》卷 49 第 189 經時
#19
@Facebook
今天複習時發現另一個細節:

十無學法:阿羅漢成就的十支是無學正見……無學正定、正解脫、正智。前八支是無
學的八正道,也就是已成就了戒、定、慧三學。後二支即解脫、解脫知見。加起來也
就是佛及阿羅漢成就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Sat Nov 09 22:18:18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