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跋地羅帝偈和金剛經三心不可得偈的異同或關係
#1
邱大剛
    今天在讀經班上,大家討論到了跋地羅帝偈和金剛經三心不可得偈的
異同或關係。

    說簡單可以很簡單,不過若要搞得複雜一點,也可以搞得比較複雜。
因此作了些各經文因果關係的比對,整理如下。

    只想了解結論的人則可以直接跳到最後二段。另一方面,若有同學認為
只有阿含是佛說的,則這篇可以直接跳過,然而此篇結論就我所知是符合《
阿含經》義理的。

-.-.-.-.-.-.-.-.-.-.-.-.-.-.-.-.-.-.-.-.-.-.-.-.-.-.-.-.-.-.-

《阿含經》中常提到「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
、正向滅盡。」這類的意涵,尤其《中阿含經》卷43的的「跋地羅帝
偈」,更是由大迦旃延尊者作了詳盡的解說,表示這是指當六根識六
境時,不管識的是過去、現在、未來,心不願、不欲染著。佛陀、阿
難也對跋地羅帝偈作了類似的說法。

《阿含經》中的這些偈,和《金剛經》中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
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偈有何異同?

來看看《金剛經》該偈的前後文: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
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
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CBETA,
T08, no. 235, p. 751, b24-28)

「所以者何?」是「什麼原因呢?」的意思。也就是說,因為「過去
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以「如來說諸心,皆為
非心,是名為心」。而因為「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
以「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另外可注意以下的《雜阿含經》文,提到一些對於過去、現在、未來
的希求,和「我見、眾生見、壽者見」是一體的:

《雜阿含經》卷12:「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
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
如?』不求後際:『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
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
於此沒當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
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
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
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CBETA,
T02, no. 99, p. 84, b26-c9)

簡言之,《阿含經》講的是因,《金剛經》講的是果,如果要串起來
看的話,因果關係大致如下:

1. 「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
2. (等於)=「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3. (等於)= 六根識六境,心不願、不欲染著
4. (等於)=「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5. (因此)->「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6. (因此)->「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7. (因此)->「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1、2在字面上就幾乎相同。

2、3同義,因為3是大迦旃延尊者對2的解說。

3、4近似,參見《雜阿含經》卷12那段經文。

4->5的因果關係,可參考《金剛經》整體的邏輯。

5->6->7的因果關係,則可見《金剛經》三心不可得那一段經文。

若就實修上的意義來說,則《阿含經》所述是因、是基礎,能完成才
有後續《金剛經》所說的一些佛的境界。而就字面上瞎子摸象的推測,
有了《阿含經》的修習,才能在完全不染著他心的狀態下,自然生起
廣大的他心通。也就是說,知道但是不染著他心,才能有廣大的他心
通。

一般在論中所提到的他心通的修法,都提到要一一觀到他人心,以他
心為所緣,越觀越廣大;而參考這些經文,則提醒我們就佛教的角度
「不染著他心」是更重要的,或許有染著了就容易受限、甚至退失吧
(最後這句話是我自己猜的。)

Have a nice day!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Sun Mar 10 23:41:21 2013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跋地羅帝偈和金剛經三心不可得偈的異同或關係
#2
果任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今天在讀經班上,大家討論到了跋地羅帝偈和金剛經三心不可得偈的
> 異同或關係。

   此(一六五)根本分別品溫泉林天經第四(第四分別誦)中的跋地羅帝偈,真是金剛經中過去
心、現在心、未來心,三心不可得的很好的注解,也是使金剛經能實際修行的藍圖。
由此可見所謂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是互融互攝,無謂的大乘與小乘之爭可休已。
2013年 3月11日 13:28:57 星期一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