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1
五五
這一經讀起來有個小問題來麻煩大家了。
不知這一經前段經文的主旨為何?

如底下經文。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1 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
 取隨形好。所以者何?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故,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2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所以者何?
 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讀完第 1段感覺好像是世尊跟比丘們說「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
以眼識取於色相,取隨形好」,不過第 2段卻又變成上述的行為是愚癡無聞凡夫所為
?不知這一經前段的主旨是在告誡比丘呢?還是在說明這是愚癡無聞凡夫的行為?

--
任何微細行,若為智慧者,當有所譴責,皆應不犯過。
但願諸眾生,快樂且安穩,願一切眾生,心中常喜樂。
Fri Mar 4 19:03:45 2011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2
Heaven
※ 引述《chakwos (五五)》之銘言: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 1 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
>  取隨形好。所以者何?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故,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2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所以者何?
>  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
> 讀完第 1段感覺好像是世尊跟比丘們說「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
> 以眼識取於色相,取隨形好」,不過第 2段卻又變成上述的行為是愚癡無聞凡夫所為
> ?不知這一經前段的主旨是在告誡比丘呢?還是在說明這是愚癡無聞凡夫的行為?

應該是指:對於愚癡凡夫, 寧願他們燒眼鑽耳, 也不要他們沈溺五欲而墮惡趣.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Fri Mar 4 19:46:17 2011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3
果任
※ 引述《chakwos (五五)》之銘言:
> 這一經讀起來有個小問題來麻煩大家了。
> 不知這一經前段經文的主旨為何?
> 如底下經文。
> -------------------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 1 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
>  取隨形好。所以者何?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故,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2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所以者何?
>  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
> 讀完第 1段感覺好像是世尊跟比丘們說「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
> 以眼識取於色相,取隨形好」,不過第 2段卻又變成上述的行為是愚癡無聞凡夫所為
> ?不知這一經前段的主旨是在告誡比丘呢?還是在說明這是愚癡無聞凡夫的行為?

可能是斷句的問題,試著在愚癡無聞凡夫後加個「。」符號,你會發現上下兩句是同義只是譬
喻不同。
2011年 3月 5日 13:14:18 星期六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4
五五
> ?不知這一經前段的主旨是在告誡比丘呢?還是在說明這是愚癡無聞凡夫的行為?
謝謝大家提供的意見。 ^^

後來我找一下同經異譯來看,發覺或許從同經異譯有些可以作為此經的補充,因此又
有不同的看法了。底下先說說我讀完後的感想,後頭是貼上完整的同經異譯作為參考。

在同經異譯中說法的對象都是比丘們,因此對照來看,雜阿含中前段的經文感覺是在
說愚癡無聞凡夫比丘,而非愚癡無聞凡夫。

而為什麼稱他們為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因為他們都是「以鐵籌觸於眼根,則對眼所識
之色(境),不善仔細執其形相」的人。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為了避免造惡,而直接用
熱鐵毀損五官;或是寧願去睡覺,也不想要因為醒著而產生亂想的人。不過,如此一
來,就無法於六入處中仔細觀察、思惟無常的道理。

因此,接著世尊才說多聞聖弟子雖然也是寧願以熾然鐵槍以貫其目,也不願以眼識取
於色相,以致於長夜受苦的人,不過,與愚癡無聞凡夫比丘來比的話,差異在於他們
不會做出傷害身體的行為,而反而利用它們來正思惟。

不知這樣的推論完不完備,若有不妥之處也歡迎大家提出。:)

至於底下則是同經異譯的內容,給大家方便參考用。不過有經過稍微的排版,希望不
因此而影響原意。

【一九四】 第八 燃燒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示稱為燃燒法之教法。
 且諦聽。諸比丘,何者稱為燃燒法之教法耶?

 諸比丘,寧以散燒熱之火花,揚其焰,以鐵籌觸於眼根,則對眼所識之色(境),
 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識之住,或繫於形相之甘味,或繫住於隨相之甘味,
 而其人於瞬時死去者,則此人墮於地獄或畜生二趣中之一趣,乃有是理。
 諸比丘,余見此患難,作如是言。

 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鐵杭觸於耳,則對耳所識之聲,
 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

 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爪刀觸其鼻根,對鼻所識之香,
 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

 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刀觸其舌根,則對舌所識之味(境),
 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

 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刃物觸其身根,則對身所識之觸(境),
 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

 諸比丘,余言睡眠是生命之不生產、睡眠是生命之不結實、睡眠是生命之愚迷,
 莫如善其睡眠,則人不為思想之虜者,則不破和合僧。諸比丘,余見此過誤患難,
 作如是言。

 諸比丘,此處有聞之聖弟子,如是熟思之
 『以散燒熱火花,揚其焰,以鐵籌觸眼根。今我對此思惟:如是眼是無常、
  諸色是無常、眼識無常、眼觸是無常。凡以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
  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鐵杭觸於耳根。今我對此思惟:
  如是其是無常、諸聲是無常、耳識是無常、耳觸是無常。凡以耳觸為緣所生之受,
  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爪刀觸於鼻根。今我對此思惟……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剃刀觸於舌根。今我對此思惟……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刃物觸於身根。我今對此思惟……

  睡眠,如是。我今對此思惟:
  如是意是無常、諸法是無常、意識是無常、意 觸是無常,
  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其亦是無常。』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色,厭嫌於眼識,厭嫌於眼觸,
 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厭嫌之……因厭嫌而離欲,
 因離欲而得解脫,因得脫而『我得解脫』之智生。

 證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不再為如是生。
 諸比丘,此稱為燃燒法之教法。」
Sat Mar 5 22:17:57 2011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5
Heaven
※ 引述《chakwos (五五)》之銘言:
> > ?不知這一經前段的主旨是在告誡比丘呢?還是在說明這是愚癡無聞凡夫的行為?
> 謝謝大家提供的意見。 ^^
> 後來我找一下同經異譯來看,發覺或許從同經異譯有些可以作為此經的補充,因此又
> 有不同的看法了。底下先說說我讀完後的感想,後頭是貼上完整的同經異譯作為參考。
> 在同經異譯中說法的對象都是比丘們,因此對照來看,雜阿含中前段的經文感覺是在
> 說愚癡無聞凡夫比丘,而非愚癡無聞凡夫。

我是覺得不用想的太複雜了.

可以先參考這裡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41.htm

南傳莊春江居士的譯本為: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燃燒法門的教法......

元享寺版本: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示稱為燃燒法之教法。


不過若看巴利文, 則是 (特殊字就不處理了)

Adittapariyayam vo, bhikkhave, dhammapariyayam desessami.....

bhikkhave 是 比丘 的複數, 呼格, 也就是呼叫比丘們.

在巴利文中,句子前後互換並不影響意思。
我們就可以發現, "比丘" 常會出現在句子的第二句,
或許這種做法是一種強調。
莊居士南傳的譯文及元享寺版都放在第一句,這樣比較順。

但北傳譯本常常遵循原來的格式,因此就出現了這種語法:

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

通常應該就是

(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

如果在經文中看到 "比丘" 的位置有點奇怪,可以試著當成是呼格來看。

例如:

《雜阿含經》卷16:「謂沙門、婆羅門此苦聖諦不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大熱熾然,
是名比丘大熱燒然」(CBETA, T02, no. 99, p. 111, b18-21)

最後一句應該等於:

(諸)比丘!(此)是名大熱燒然。

所以這段經文應該不是在談 "愚癡無聞凡夫比丘",比丘只是稱呼比丘而已。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Sun Mar 6 00:52:37 2011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6
果任
※ 引述《chakwos (五五)》之銘言:
> > ?不知這一經前段的主旨是在告誡比丘呢?還是在說明這是愚癡無聞凡夫的行為?
> 謝謝大家提供的意見。 ^^
> 後來我找一下同經異譯來看,發覺或許從同經異譯有些可以作為此經的補充,因此又
> 有不同的看法了。底下先說說我讀完後的感想,後頭是貼上完整的同經異譯作為參考。
> 在同經異譯中說法的對象都是比丘們,因此對照來看,雜阿含中前段的經文感覺是在
> 說愚癡無聞凡夫比丘,而非愚癡無聞凡夫。
> 而為什麼稱他們為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因為他們都是「以鐵籌觸於眼根,則對眼所識
> 之色(境),不善仔細執其形相」的人。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為了避免造惡,而直接用
> 熱鐵毀損五官;或是寧願去睡覺,也不想要因為醒著而產生亂想的人。不過,如此一
> 來,就無法於六入處中仔細觀察、思惟無常的道理。

    就如Heaven講的不用想的太複雜了。同時你也會錯經義。以下我會說明。況且思惟無常的
道理並不在六入處,而是在心。如楞嚴經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

 因此,接著世尊才說多聞聖弟子雖然也是寧願以熾然鐵槍以貫其目,也不願以眼識取
> 於色相,以致於長夜受苦的人,不過,與愚癡無聞凡夫比丘來比的話,差異在於他們
> 不會做出傷害身體的行為,而反而利用它們來正思惟。

   此處您會錯經義。

> 不知這樣的推論完不完備,若有不妥之處也歡迎大家提出。:)
> 至於底下則是同經異譯的內容,給大家方便參考用。不過有經過稍微的排版,希望不
> 因此而影響原意。
> 【一九四】 第八 燃燒
> 
>  諸比丘,寧以散燒熱之火花,揚其焰,以鐵籌觸於眼根,則對眼所識之色(境),
>  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識之住,或繫於形相之甘味,或繫住於隨相之甘味,
>  而其人於瞬時死去者,則此人墮於地獄或畜生二趣中之一趣,乃有是理。
>  諸比丘,余見此患難,作如是言。

    此處的「寧」是指「寧願」。各位比丘,寧願用散燒熱之火花,增揚其焰火,以鐵籌接觸
於眼睛,則對眼所看之色(境),便不會看得很仔細而執著其形相。各位比丘,六識之執著,或
繫縛於各種形相之美好,或繫住於隨此相所引發各種美好之形相,而其人於瞬間死去者,則此
人墮於地獄或畜生二趣中之一趣,這是有其道理的。


>  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鐵杭觸於耳,則對耳所識之聲,
>  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

    此處的「莫如」是指「不如」。各位比丘,不如用銳利之鐵杭接觸於耳朵,則對耳所聽分
辨之聲音,便不會執著其大、小、悅耳、噪音....。各位比丘,六識之執著,或繫縛於各種形
相之美好,或繫住於隨此相所引發各種美好之形相,而其人於瞬間死去者,則此人墮於地獄或
畜生二趣中之一趣,我見如此之過患,所以才如此說。

>  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爪刀觸其鼻根,對鼻所識之香,
>  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
>  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刀觸其舌根,則對舌所識之味(境),
>  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
>  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刃物觸其身根,則對身所識之觸(境),
>  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

   以上引文同上解說

>  諸比丘,此處有聞之聖弟子,如是熟思之
>  『以散燒熱火花,揚其焰,以鐵籌觸眼根。今我對此思惟:如是眼是無常、
>   諸色是無常、眼識無常、眼觸是無常。凡以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
>   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

   此段大意是說如以燒燙熱鐵接觸於眼睛比喻關閉眼根,而當下思惟眼根是無常、諸色相是
無常、眼識分別是無常、眼觸〈根、塵、識合和〉是無常。凡以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
受、或苦受、或不苦不樂受,亦是無常。


>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鐵杭觸於耳根。今我對此思惟:
>   如是其是無常、諸聲是無常、耳識是無常、耳觸是無常。凡以耳觸為緣所生之受,
>   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
>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爪刀觸於鼻根。今我對此思惟……
>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剃刀觸於舌根。今我對此思惟……
>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刃物觸於身根。我今對此思惟……
>   睡眠,如是。我今對此思惟:
>   如是意是無常、諸法是無常、意識是無常、意 觸是無常,
>   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其亦是無常。』
    
以上引文同上解說

    為何應如此解,請參考此文難陀如何關閉根門修行。
《雜阿含》卷十一「二七五」說:「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
比丘: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能盡壽,純一滿
淨,梵行清白。彼難陀比丘,《關閉根門故,若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若諸眼根增
不律儀,無明闇障,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諸律儀,防護於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諸
律儀,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飲食知量者。》難陀比丘,於食繫數不自高,不放逸,不著
色,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覺,令苦息滅未起苦覺,
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氣力安樂,無聞獨住故,如人乘車,塗以膏油,不為自高,乃至莊
嚴,為載運故。又如塗瘡,不貪其味,為息苦故。如是善男子,難陀,知量而食,乃至無聞獨
住,是名難陀知量而食。」

另外在雜阿含卷九(二四一)說:
〈1〉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
   取隨形好。
〈2〉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只是譬喻,千萬不要為了修行,而去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燒鐵錐,以鑽其耳,毀壞身體。
    就如有人斷章取義誤解楞嚴經"上說:「能于如來形像前,身燃一燈,燒一指節,及于身
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而燃指供佛。
    其實看楞嚴經卷第六全文:『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
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挹世間永脫諸
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
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
誨。』
    便知「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只是譬喻,是要發
成佛要有決心要堅固,即使如燒一指節亦能忍,而不改變。故說:「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
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挹世
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
酬其宿債。」
2011年 3月 6日 11:05:52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7
果任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銘言:

> 另外在雜阿含卷九(二四一)說:
> 〈1〉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
>    取隨形好。
> 〈2〉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 只是譬喻,千萬不要為了修行,而去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燒鐵錐,以鑽其耳,毀壞身
體。
>     就如有人斷章取義誤解楞嚴經"上說:「能于如來形像前,身燃一燈,燒一指節,及于> 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而燃指供佛。
>     其實看楞嚴經卷第六全文:『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
> 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挹世間永脫諸
> 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
> 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
> 誨。』
>     便知「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只是譬喻,是要> 成佛要有決心要堅固,即使如燒一指節亦能忍,而不改變。故說:「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 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挹> 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 酬其宿債。」

以上所提引用燃指供佛特在此補充說明,以免誤導及毀謗聖賢。

      上所提引用燃指供佛只在針對雜阿含卷九(二四一)中此兩句加已說明:
〈1〉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取隨形好。
〈2〉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個人認為是譬喻,千萬不要為了修行,而去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燒鐵錐,以鑽其耳,毀壞
身體。
及另外對只取義楞嚴經"上說:「能于如來形像前,身燃一燈,燒一指節,及于身上爇一香
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而燃指供佛是有疑義。因為如看
楞嚴經上下文,「燒一指節」我認為亦是比喻發心成佛要有決心要堅固。

    燃身一般應包括燃指、燃頂、燃臂、燃戒疤,燃身供佛佛教有很多典籍有所論述,但有人
持反對態度。在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有提到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曾燃自身供養日月淨明佛。
古代亦有許多大德高僧燃指而供佛之事,就以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就在寧波阿育王寺拜舍利,
而燃指報母恩。但在法華文句記卷十卻亦說:「燒身者得偷蘭遮罪」,「燒指者得突吉羅
罪」。
   我無意對此燃身、燃指是否得當、對錯下評論。古大德高僧、大菩薩或許祂們已大澈大
悟、得無生法忍能作此的示現。
2011年 3月20日 1:55:29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8
邱大剛
※ 引述《chakwos (五五)》之銘言:
> 1 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
>  取隨形好。所以者何?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故,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2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所以者何?
>  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的確 2 的標點有待商榷,若稍加修改,或許能幫助理解。

    看大家覺得怎麼改較好?例如:

A.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B.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C.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D.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Have a nice day!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Mon May 9 21:35:51 2011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9
五五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D.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我覺得這個選項不好,因為名詞後馬上接句點,感覺比較不順些,
好像一句話沒講完就先停頓一下了。

因此是不投它一票。XD
其它的選項倒是都可以,沒有意見。

--
任何微細行,若為智慧者,當有所譴責,皆應不犯過。
但願諸眾生,快樂且安穩,願一切眾生,心中常喜樂。
Tue May 10 08:18:21 2011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10
邱大剛
    如果照現在的網路文標點,可能會變成:

愚癡無聞凡夫$#@!$@! 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或是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XD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Tue May 10 09:20:55 2011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11
Heaven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A.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B.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C.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我覺得 C 比較好理解。

> D.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Have a nice day!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Tue May 10 20:31:10 2011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經的小問題
#12
邱大剛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 > A.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 >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 B.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 >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 C.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 >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 我覺得 C 比較好理解。
> > D. 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
> > 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這討論一直忘了決議,那就決定用 C,也會對標點作對應的修改。

Have a nice day!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Sat Oct 6 11:32:24 2012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