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不負責讀經小整理] 菴羅女
#1
melon
本文雖然與法義沒什麼關係,不過不同經文中好像都有提到同一位
「菴羅女」,個人覺得蠻有趣的,整理一下供大家參考囉 :)

正名:菴羅女跟媽媽桑一點關係都沒有!她實在是被誤會了,請大
家明查嘿 <(_ _)>



   ===《雜阿含、卷24、622經》=== 
   * 菴羅女來拜訪世尊,世尊特別吩咐比丘們要正智正念,不由得
     令人(←我)猜想:「為什麼菴羅女這麼特別呢?」:)


     地點:鞞舍離國,跋祇。    人物:菴羅女。
  ===========================================================
   一時,佛在跋祇人間遊行,到鞞舍離國菴羅園中住。

   爾時,菴羅女聞世尊跋祇人間遊行至菴羅園中住,即自莊嚴乘車,
   出鞞舍離城,詣世尊所,恭敬供養。詣菴羅園門,下車步進,遙見
   世尊與諸大眾圍遶說法。

   世尊遙見菴羅女來,語諸比丘:「汝等比丘,勤攝心住,正念、正
   智,今菴羅女來,是故誡汝。云何為比丘勤攝心住?若比丘已生惡
   不善法當斷,生欲、方便,精進攝心。未生惡不善法不令起,未生
   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增滿,生欲、方便,精勤攝心,
   是名比丘勤攝心住。






   ===《長阿含、卷2、遊行經第二初》=== 
   * 婬女菴婆婆梨來請世尊明日到她的園中接受其供養,世尊答應了。
     後有貴族攔道要和菴婆婆梨爭請世尊,被菴婆婆梨拒絕了。貴族
     不死心,直接去請世尊,世尊也以先答應了菴婆婆梨而請貴族們
     延後。

     地點、人物上和雜阿含 622 經有很大的相似度。「婬女」這個身
     分和情節上則與《佛說柰女耆婆經》有點類似。
      

     地點:毘舍離國,跋祇。    人物:菴婆婆梨。身分:「婬女」。
  ===========================================================
   [0013b17] 爾時。世尊隨宜住已。告阿難俱詣[15]毘舍離國。即受教
   行。著衣持&#37474;。與大眾俱侍從世尊。路由跋祇。到毘舍離。坐一樹下。
   有一婬女。名[16]菴婆婆梨。聞佛將諸弟子來至毘舍離。坐一樹下。
   [17]即嚴駕寶車。欲往詣佛所禮拜供養。未至之間。遙見世尊顏貌端
   正。諸根特異。相好備足。如星中月。見已歡喜。下車步進。漸至佛
   所。頭面禮足。&#21364;坐一面。

   [0013b24] 爾時。世尊漸為說法。示教利喜。聞佛[18]所說。發歡喜
   心。即白佛言。從今日始。歸依三尊。唯願聽許於正法中為優婆夷。
   盡此形壽。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又白佛言。唯願
   世尊及諸弟子明受我請。即於今暮止宿我園。爾時。世尊默然受之。
   女見佛默然許可。即從座起。頭面禮足。遶佛而歸。

    (下略)





   ===《佛說柰女耆婆經》=== 
   * 奈女是柰樹(菴羅樹?)上自然化生的,顏色端正,天下無雙,有
     七位國王爭相要聘為夫人。就是後來名醫耆婆的媽媽。

     由於柰女前世曾以言語譏笑過比丘尼,所以今生被譏諷為婬女
     (其實是有苦衷的,只能說,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有些人真的很
      壞 ~.~)。

     以下節錄,是奈女邀請佛明日來她的園中受其供養。她邀請完後,
     貴族們也來爭請世尊,可是世尊以先答應了奈女而請貴族們延後。

     超像《長阿含經》遊行經的吧 :)


     地點:維耶離國。    人物:奈女。身分:「婬女」。
  ===========================================================
   佛時遊維耶離國。奈女便將弟子五百。出城迎佛。頭面作禮。長跪
   白言。願佛明日到我園中飯食。佛默然受之。奈女還歸供具。佛進
   入城。國王又出宮迎佛。禮畢長跪請佛。願佛明日到宮。佛言。奈
   女向已前請。王後之矣。王曰。我為國王。至心請佛。必望哀許。
   奈女但是婬女。日日將從五百婬弟子。行作不軌。佛何為捨我而應
   其請。佛言。此女非婬。其宿命有大功德。已供養三億佛。





   ===《佛說維摩詰經》=== 
   * dokuwiki 上提到,菴羅女把她的甘蔗園施予佛,就是菴婆羅園,
     佛說《維摩詰經》之處。

     地點是:「維耶離奈氏樹園」。





以上,謝謝大家。


melon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葉。
         昨天掃,今天掃,明天掃,香烤地瓜。
=================================================
2009年 6月14日 20:53:02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負責讀經小整理] 菴羅女
#2
melon
補充:今天讀經班進度剛好讀到菴羅女優婆夷的相關經文。

  ===《增一、卷10、勸請品19、11》=== 
本經和《長阿含、卷2、遊行經第二初》這一段相似度極高。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銘言:
>    ===《長阿含、卷2、遊行經第二初》=== 
>    * 婬女菴婆婆梨來請世尊明日到她的園中接受其供養,世尊答應了。
>      後有貴族攔道要和菴婆婆梨爭請世尊,被菴婆婆梨拒絕了。貴族
>      不死心,直接去請世尊,世尊也以先答應了菴婆婆梨而請貴族們
>      延後。
>      地點、人物上和雜阿含 622 經有很大的相似度。「婬女」這個身
>      分和情節上則與《佛說柰女耆婆經》有點類似。
>      地點:毘舍離國,跋祇。    人物:菴婆婆梨。身分:「婬女」。
>   ===========================================================
>    [0013b17] 爾時。世尊隨宜住已。告阿難俱詣[15]毘舍離國。即受教
>    行。著衣持&#37474;。與大眾俱侍從世尊。路由跋祇。到毘舍離。坐一樹下。
>    有一婬女。名[16]菴婆婆梨。聞佛將諸弟子來至毘舍離。坐一樹下。
>    [17]即嚴駕寶車。欲往詣佛所禮拜供養。未至之間。遙見世尊顏貌端
>    正。諸根特異。相好備足。如星中月。見已歡喜。下車步進。漸至佛
>    所。頭面禮足。&#21364;坐一面。
>    [0013b24] 爾時。世尊漸為說法。示教利喜。聞佛[18]所說。發歡喜
>    心。即白佛言。從今日始。歸依三尊。唯願聽許於正法中為優婆夷。
>    盡此形壽。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又白佛言。唯願
>    世尊及諸弟子明受我請。即於今暮止宿我園。爾時。世尊默然受之。
>    女見佛默然許可。即從座起。頭面禮足。遶佛而歸。
>     (下略)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葉。
         昨天掃,今天掃,明天掃,香烤地瓜。
=================================================
2010年 1月10日 13:22:50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不負責讀經小整理] 菴羅女
#3
邱大剛
這幾天查包含北傳、南傳、及英文的印度史料,剛好查到菴羅女的記載。

根據南北傳佛教的記載,菴羅女是當時跋耆國的絕世美女,跋耆國的多位王子
曾爭奪她。

然而娶到她的,卻是跋耆國的敵國,相鄰於南方的摩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有
趣的是,成為頻婆娑羅王的王妃後,她還是住在老家,跋耆國的毘耆離城,雖
然毘耆離城距離頻婆娑羅王居住的王舍城只有一百公里遠,但身為王妃卻住在
敵國境內,恐怕容易招來閒言閒語。

可想而知,這種跨越敵國的婚姻,難免被愛國志士所閒話,例如辱罵她不愛國
、跟敵人通婚因此是如何如何,什麼難聽的話八卦都可能有。

後來菴羅女是在佛陀入滅前幾個月到毘舍離一帶時,聽到佛陀的說法而皈依了
佛陀,並捐出她的庭院菴羅園給三寶,最後聽了她兒子無垢尊者的說法而出家
,也證得阿羅漢。

以上是佛教的記載。

根據印度民間傳說,跋耆國離車族歷史上一位知名國王叫做 Manudev,參見: https://en
.wikipedia.org/wiki/Vajji :

Manudeva was a famous king of the Licchavi who desired Amrapali after he saw he
r dance in Vaishali.

其中 Amrapali 就是菴羅女,根據傳說(不是佛經記載,可能是耆那教
或其他印度野史傳說),毘舍離離車族的國王 Manudev 曾為了搶菴羅女,
將菴羅女的未婚夫害死,但為跋耆國是共和制的,國王是推舉的,不能做得
太過份,因此搶到菴羅女後他將菴羅女「分享」出來,指定為貴族的高級伎
女。後來敵國的頻婆娑羅王也曾攻佔毘舍離城以搶她(但在她的勸說下撤兵
了,菴羅女仍為頻婆娑羅王妃,也生了兒子,一位叫 Vimal Kondanna 無垢
尊者,證阿羅漢)。另外,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王篡位後,曾在和
跋耆國打仗時兵敗,喬裝後躲在菴羅女那休養而和菴羅女戀愛,後來阿闍世
王康復後回國, Manudev 聽說阿闍世王曾躲藏在菴羅女家,氣得把菴羅女
關進地牢。阿闍世王聽說後,就攻打跋耆,並在毘舍離城放火並屠城。因為
家園被燒,菴羅女被放出後不肯理會阿闍世王。

以上這段大多是外道的傳說,或是印度民間劇曲傳說,不是佛經記載,很可能
就是以訛傳訛而產生的野史,現在印度還有幾本知名的小說是關於菴羅女的愛
情故事,這些故事不能當真,聽聽就好。不過由此也可見菴羅女的八卦縱使經
過三千年了,還是沸沸揚揚!佛經上記載菴羅女是因為前世曾罵證阿羅漢的比
丘尼是妓女,因此生生世世被罵妓女,就算在此生證阿羅漢後還被人八卦了三
千年,真誇張……話說回來,既然菴羅女已證阿羅漢,大家千萬別亂講菴羅女,
以免自己生生世世被罵 :-D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Thu Dec 22 22:28:38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