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外道六師在阿含中不同譯名整理
#1
邱大剛
外道六師的音譯並沒有完全統一,加上其名字大多很拗口,因此在讀
不同的經典時,有時看到他們的名字會很迷糊。因此以下整理外道六
師在四部阿含中的各式翻譯,以提供作對照。

可注意的是,不同的經典中有將外道六師的名字錯置的狀況,也就是
說甲的教義說成乙的。這完全不影響佛教法義,只是也可見古代經典
傳抄時,傳抄人已對六師的名字很頭痛了 XD 這外道六師是當時的前
衛派思潮,且許多不像婆羅門教有實際的梵天修行法,而許多是為了
名聞利養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因此其教義不一致倒也不一定是
傳抄者抄錯了,可不必在意。


1. 富蘭那迦葉:無道德論者,否認善、惡的業報。認為殺生、偷盜、
邪淫、妄語等種種惡事不會有罪報;作種種善事,也不會有好報。(
參見162經所述的邪見。)

Purana Kassapa
富蘭那迦葉 (雜阿含經卷3、5、35、43、46)
不蘭迦葉(長阿含經卷4、17、中阿含經卷57、增壹阿含經卷32、37、39)


2. 末迦梨瞿舍利子:宿命論者,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
成的,一切隨命運擺佈,努力是徒然的。無論愚智,都要輪迴受諸苦
樂,直到八萬四千大劫後,就自然得到解脫。(參見155、163經所述
的邪見。)

Makkhali Gosala
末迦梨瞿舍利子(雜阿含經卷5、35)
末伽梨瞿舍梨子(雜阿含經卷43)
末伽梨憍舍利(長阿含經卷4)
末伽梨瞿舍利(長阿含經卷17)
瞿耶樓(增壹阿含經卷32、37、39)


3.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唯物論、斷滅論者,否認因果論。認為作善作惡都沒有
報應,所以不須布施乃至祭祀。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造成,死後
還歸地水火風,全部敗壞,一了百了,沒有來生。(參見154、156經
所述的邪見。)

Ajita Kesakambala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雜阿含經卷5、長阿含經卷17)
阿耆多枳舍欽婆羅(雜阿含經卷35、43、46)
阿浮陀翅舍金披羅(長阿含經卷4)
阿夷耑(增壹阿含經卷32、37、39)


4. 迦羅拘陀迦栴延:無因論之實有論者。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份是真
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份不必靠任何條件產
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
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
惡觀念、道德觀念,也是一種唯物論。(參見161經所述的邪見。)

Pakudha Kaccayana
迦羅拘陀迦栴延(雜阿含經卷5、35、46)
伽拘羅迦氈延(雜阿含經卷43)
婆浮陀伽旃那(長阿含經卷17)
波休迦栴(增壹阿含經卷32)
波浮迦旃(長阿含經卷4)
胝休迦旃(增壹阿含經卷37)


5. 先闍那毘羅胝子:懷疑論、不可知論者。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
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
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
如同「白馬非馬論」一般。(參見164經所述的邪見。)

Sanjaya Belatthiputta
先闍那毘羅胝子(雜阿含經卷5)
散闍耶毘羅胝子(雜阿含經卷43)
刪闍耶毘羅坻子(雜阿含經卷35)
薩若毘耶梨弗(長阿含經卷4)
先比盧持(增壹阿含經卷32)
先毘盧持(增壹阿含經卷37、39)


6. 尼揵子: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
須以苦行償還,並非今世行道所能斷者。(尼犍子在第五卷、第二十
一卷皆有出現,也是常見的苦行的外道。)

Nigantha Nataputta
尼揵子(雜阿含經卷5、32、50、增壹阿含經卷25、32、35、37、39、43、51、長阿含經卷
4)
尼揵陀若提子(雜阿含經卷5、35)
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雜阿含經卷43)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Mon Feb 2 16:59:52 2009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