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507經文裏面記載了一些有修行成就的天子(得須陀桓果)各自記說自己的因緣,
---------------------------------------------------------------------------
T02n0099_p0134c27(06)║尊者大目犍連語諸天子言。善哉。諸天子。
T02n0099_p0134c28(06)║於佛不壞淨成就。法.僧不壞淨成就。 時。四十天子從座
> ^^^^^^^^^^^^^^^^^^^^^^^^^^^^^^^^^^
起。
T02n0099_p0134c29(00)║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尊者大目揵連。
----------------------------------------------------------------------------
在這兒提到對於佛法僧成就不壞淨,不過對照接下來的經文,還提到了聖戒成就,
看來應該是對於十念成不壞淨者的成就,以對於佛法僧戒的不壞淨來舉例。。換
句話說對於十念之任一念成就者(經中的形容是不壞淨),最少就可以得到陀洹果
。
T02n0099_p0135a01(00)║我得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
T02n0099_p0135a02(03)║聖戒成就。故生天上。有一天言。得於佛不壞淨。
T02n0099_p0135a03(00)║有言得法不壞淨。有言得僧不壞淨。
T02n0099_p0135a04(03)║有言聖戒成就。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時。
T02n0099_p0135a05(04)║四十天子於尊者大目犍連前。
T02n0099_p0135a06(08)║各自記說得須陀洹果。即沒不現。如四十天子。如是四百.八
百.
T02n0099_p0135a07(00)║十千天子亦如是說。
另外一則可供照的經文則是前陣子xfile版『護身佛法』系列中舉例的經文。
┬┬┬┬┬┬┬┬┬┬┬┬┬┬┬┬┬┬┬┬┬┬┬┬┬
闍尼沙言。非餘處也。我本為人王。於如來法中為優婆塞
。一心念佛而取命終。故得生為毘沙門天王太子。自從是
來。常照明諸法。得須陀洹。不墮惡道。於七生中常名闍
尼沙。
> ┴┴┴┴┴┴┴┴┴┴┴┴┴┴┴┴┴┴┴┴┴┴┴┴┴
這段經文一樣是名為『闍尼沙(成就者)』的天子自說修行的經過,這位闍尼沙
為人時是在家居士,他修的就是"一心『念佛』",這位得『念佛不壞淨』的居士
成就須陀洹果而入聖者之流。能自說『於七生中常名闍尼沙』是因為只需要再經
過七世就解脫了,和目前的三十三天天主釋提桓因一樣。
這也說明了世尊所說的法門,是無論出家在家四眾皆能成就解脫,差別在於解脫
的手續不同而已。
另外就是,既然十念成就者本身就是清靜眾,也難怪念佛能求生"淨"土,也難怪
在阿彌陀經裏面說到念佛往生淨土者所往生的極樂世界都是清靜眾,生者皆
是阿越唯帙(不退轉眾)。對照之下雜阿含和淨土往生原理是並行不悖的。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換成紅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兩片烤魚下巴 (換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內容的節目(換成鬼話連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擺熱呼呼的黑輪攤,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變成老頭子的模樣: 就是櫻桃爺爺那個樣子, 有點呆呆的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