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世間說法者](答問)
#1
白非白
【世間世間法】

《答蘭同學》
>(略)那些討論我都看不懂,能不能請老師再用更白話解
>釋一下“世間”或“世間說法”的意思..(謝謝)

不要在原經裡打轉,我們可以找別的經來佐證一下。《雜
阿含》裡世尊用了許多時間在解釋他的法和別人的法之異
同。例如:(T02n0099_p0008)

這一小部經可分成二段。請同學比較一下這二段有什麼不
一樣的地方:
【第一段】
┬┬┬┬┬┬┬┬┬┬┬┬┬┬┬┬┬┬┬┬┬┬┬┬┬
║(三七)如是我聞。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
║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
║比丘。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
《1.1》
║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云何為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
║有。我亦言有。
《1.2》
║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謂色是常.恒.不變易.正
║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
║受.想.行.識。常.恒.不變易.正住者。
║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
║是名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

【第二段】
║比丘。有世間世間法。我亦自知自覺。
║為人分別演說顯示。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非我咎也
║諸比丘。云何為世間世間法。我自知。我自覺。
║為人演說。分別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
《2.1》
║是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世間世間法。
║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是世間世間法。
║比丘。此是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
║為人分別演說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
║我於彼盲無目不知不見者。其如之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第一段的1.1
我們先來把一些名詞的定義用現代的說法給定,再來精縮
。

世間智者,詞義是指“社會上有智慧的人”,當時是指那
些知識分子,而且大都是提倡修行的人或團體,他們提倡
“要調伏各種惡行,提昇人類道德意識”的各種修行法。
“世間”我們可以看成是“流行的、一般的”的代用。

世尊對比丘說:「如法語者」(若用合乎【法】的說明方
式去說明),“法”指的是世間的一切現象,世尊說「我
的法和一般的說法沒有衝突。是一般的說法和我的法有衝
突。”

1.1
一般的說法就是“智者說一切現象都是實際存在的”,也
就是說那些智者說:『人間的﹝色受想行識﹞的無常、苦
、變動都是實有的。』”

世尊說:“我也說有”。世尊同意色受想行識(五陰、五
蘊或稱五法)是存在的而且是無常、苦、變動,但是..。

1.2
有另一派的智者說法是:“一切現象都是不存在的”,也
就是說那些智者說:『人間的﹝色受想行識﹞的常.恒.
不變易.正住者都是不存在,一切都是無、錯覺的。』”
,世尊也同意,他說“我也說無”。

將上二小段合起來就是“世間五法是有,也是無”。咦?
這不是世尊在打混嗎?簡直是兩面倒的說法?其實不是,
上面二段雖是用了“有和無”但實際上說了同一件事,那
就是五法都是無常、苦、變易的。這是當時一般的修行者
的觀點,當然和世尊的說法也是相同沒有衝突。但是世尊
在第二段加了一個說明:

2.1
世尊說:「比丘,有【世間世間法】是我所覺知的,我告
訴別人有這種世間世間法,也教他們如何去覺知那個世間
世間法,但是世間那些“沒眼睛”的盲人看不到那個世間
世間法,不是我的過錯,不能怪我。」

盲人是指那些看不到世間世間法的智者,比世間還世間的
現象,叫作世間世間法,現代話叫“超世間”,或者當時
別的學者譯為“出世間”意思就是“超越世間”。

超世間的現象是什麼?世尊說:「是比丘。色無常.苦.
變易法。是名世間世間法。如是受.想.行.識。無常.
苦。是世間世間法。」換句話說,世尊說“超世間的現象
就是“五法的無常、苦、變易的現象(法)”。

耶?塔也安捏?沒錯,這是世尊的觀察高度,世間法是看
到貪嗔癡的消長現象,所以有時看到的是“有”以為苦空
無常變易是一直存在的,但有時看到的是“無”,智者發
現那些都不存在。

世尊悟到的不是在三毒“有無”裡打轉的心得,而是超越
了三毒有無,直接觀察到了三毒的性質,“三毒性”的觀
察方法是世尊的教學重點,能看到的人就是“世間世間智
者”,看不到的人就是“世間智者”。

這也是其它經典引用“貪嗔癡性是般若(智)”的出處。只
是有些“盲人”反而以為“貪嗔癡是般若”。世尊感慨的
說:「比丘。此是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
說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我於彼盲無目不知不見者。
其如之何。」

如何去看到三毒的性?這部經裡當然沒提到,因為方法世
尊已經提過了,所以最後「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奉行什麼?修習多修習囉。

我們再回頭看那一句“調伏三毒是世間法”就能明白世尊
要教我們的是更高層次的“止息三毒”讓三毒完全消失。
高級課程是很棒,但它是最後一個包子,基本的填飽肚子
的功夫“調伏三毒”仍是學佛者必要的。

任何一位國文老師都會教我們要調伏三毒,但是沒有人教
我們如何不要有三毒--直到世尊的法門出現。

南摩佛陀。

--
~~~~~~~~~~~~
半生無一得,三世有所失。
古聖唯一道,人心知不知。
~~~~~~白非白~~~
Fri Aug 31 18:12:31 2007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