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師住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鑄金者,積聚沙土,置於槽中,然後以水灌之,-麁-[1]上煩惱①、剛石堅塊隨水而去,猶有麁沙纏結。復以水灌,麁沙隨水流出,然後生金猶為細沙、黑土之所纏結。復以水灌,細沙、黑土隨水流出,然後真金純淨無雜,猶有似金微垢。然後金師置於爐中,增火鼓韛②,令其融液,垢穢悉除,然其生金猶故,不輕、不軟、光明不發,屈伸則斷③。彼鍊金師、鍊金弟子復置爐中,增火鼓韛,轉側鑄ⓐ鍊④,然後生金輕軟光澤,屈伸不斷,隨意所作釵⑤、璫ⓑ⑥、鐶⑦、釧⑧諸莊嚴具。
「如是,淨心進向⑨比丘麁煩惱纏:惡不善業、諸惡邪見⑩漸斷令滅,如彼生金,淘ⓒ去剛石堅塊。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除次麁垢,欲覺、恚覺、害覺,如彼生金除麁沙礫。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細垢,謂親ⓓ里覺⑪、人眾覺⑫、生天覺⑬,思惟除滅,如彼生金除去麤ⓔ垢、細沙、黑土。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⑭,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純淨。
「復次,比丘於諸三昧有行所持⑮,猶如池水周匝於岸ⓕ,為法所持⑯,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如彼金師、金師弟子鑄ⓖ鍊生金,除諸垢穢,不輕、不軟、不發光澤,屈伸斷絕,不得隨意成莊嚴具。
「復次,比丘得諸三昧,不為有行所持,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盡諸有漏。如鍊金師、鍊金師弟子鑄[*]鍊生金,令其輕軟、不斷、光澤,屈伸隨意。
「復次,比丘離諸覺觀,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如是正受,純一清淨,離諸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彼彼⑰入處,欲求作證悉能得證。如彼金師鑄[*]鍊生金,極令輕軟、光澤、不斷,任ⓗ作何器,隨意所欲。如是,比丘三昧正受,乃至於諸入處悉能得證。」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麁」,宋本作「漉」。
ⓐ 「鑄」,大正藏原為「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鑄」。
ⓑ 「璫」,大正藏原為「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璫」。
ⓒ 「淘」,宋、元二本作「濤」。
ⓓ 「親」,宋本作「現」。
ⓔ 「麤」,大正藏原為「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麤」。
ⓕ 「於岸」,大正藏原為「岸持」,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於岸」。
ⓖ 「鑄」,大正藏原為「陶」,宋、元二本作「濤」,今依據明本改作「鑄」。*
ⓗ 「任」,宋本作「在」。
[註解]
① 麁上煩惱:粗重的煩惱,例如貪欲、瞋恚、愚癡、我慢、疑惑等煩惱。根據前後文及對應經典《增支部3集102經》,此一詞彙疑為傳抄時額外增添。
② 增火鼓韛:以風箱吹風,讓火更旺。「韛」是古代用來鼓風吹火的皮囊,俗稱風箱,讀音同「拜」。
③ 屈伸則斷:將它彎曲與伸直後就會斷掉,表示靭性太差。
④ 轉側鑄鍊:(將金子)翻面鑄造鍛鍊。
⑤ 釵:古時婦女頭上所戴的首飾。形似叉,以金玉製成。
⑥ 璫:古人在帽前以金或銀製成的華麗裝飾物。讀音同「當」。
⑦ 鐶:圓形有孔可貫繫東西的物品。
⑧ 釧:帶在臂上或手腕上的環形飾物,俗稱為「手鐲」。讀音同「串」。
⑨ 淨心進向:淨心進而修習禪定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專修增上心的」。
⑩ 惡不善業、諸惡邪見:各種惡業、邪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⑪ 親里覺:時常掛念親屬。此處的「覺」即「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的「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又譯為「親屬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親族尋」。
⑫ 人眾覺:時時掛念思惟政治(民眾)之事、國事。又譯為「國土人民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地方尋」。
⑬ 生天覺:只想著如何行善以求升天,沒警覺到隨時可能死亡。又譯為「天覺」、「不死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與名譽有關尋」。
⑭ 有善法覺:還有想念善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一步剩下法尋」。
⑮ 有行所持:被勤修(加行)所把持。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被有行折伏後妨礙狀態的」,在南傳經文中「有善法覺」與「有行所持」、「為法所持」是同一階段。又譯為「有行拘執」。
⑯ 為法所持:被法(規範)所把持。又譯為「法性之所拘執」。
⑰ 彼彼:那些;一一。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以掏金、煉金,比喻依序滅除從粗到細的煩惱,直到心得定的過程。
行者滅除粗糙的煩惱:惡業(身語意三惡業)、邪見,就像是用水沖掉附著於生金上的堅硬石塊。但此時生金仍然有粗沙附著其上。
行者進一步滅除粗糙的汙垢:貪欲、瞋恨、傷害的心,就像是用水沖掉附著於生金上的粗沙。但此時生金仍然有細沙附著其上。
行者進一步滅除微細的汙垢:掛念親屬、國家人民、欲求升天的心,就像是用水沖掉附著於生金的細沙。但此時生金仍然有似金微垢附著其上。
行者進一步滅除對於善法的思維,令心清淨,就像是把生金放入爐中,除去似金微垢。但此時生金沒有光澤,不具延展性。
行者進一步捨棄對法的執著,得到各種定境,就像是把生金放入爐中,反覆鍛鍊,使得生金具有光澤及延展性,可製作成各種莊嚴的器具。
- 「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善法覺」與「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
本經以提煉黃金譬喻,解說修得正定的次第,可作為在打坐時狀態的對照及重要指南。
本經提到在修正定的階段中,除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除善法覺、不為有行所持,這些較進階的歷程,有些類似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不取:「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CBETA, T08, no. 235, p. 749, b5-6)。也可參考卷二十一第560經關於「為掉舉所持(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的討論,或本經的「進階辨正」。
卷二十七第715經說「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等四種覺想,能滋長五蓋中的「掉悔蓋」。
卷四十三第1174經以漂流木譬喻修行的過程。若漂流木不卡在岸邊(內、外六入)、不被人撿去(「人取」=愛湊熱鬧,相當於本經的「親屬覺、人眾覺」)、不被非人撿去(「非人取」=求生天上,相關於本經的「生天覺」)、不被旋渦捲進去(捨戒)、不腐敗(犯戒)的話,則一定會安全流到大海(涅槃)。
- 於諸三昧有行所持
◎伽摩比丘答質多羅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8經)
◎「四禪以入息出息為刺」,表示三禪之前都有「身行」?(《中阿含、卷二十一(八四)長壽王品無刺經第十三》)
◎「入想知滅定者以想知為刺」,表示「想知滅定」之前都有想?而「想知滅定」已經是阿羅漢境界(盡諸有漏)的滅盡定了。(《中阿含、卷二十一、(八四)長壽王品無刺經第十三》)
◎ 而四禪之內,都是有想的(《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59經),所以這表示四禪之內也還是有伽摩比丘對質多羅長者所說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