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cine ◎ 醫療保健 板主: dave5 |
閱讀文章: 第 2241/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bluemilk.bbs@redbbs.cc.ntut.edu.tw (慢慢逼近了), 看板: medicine 標 題: 催眠治療大腸激燥症? 發信站: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B (Wed May 31 13:55:41 2006) 轉信站: Lion!news.nsysu!Spring!news.nctu!news.ntu!news.ntut!redbbs Origin: redbbs.cc.ntut.edu.tw 某些人或許能從認知行為療法和催眠療法中得到面對大腸激燥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協助。 這項研究於洛杉磯《2006年消化疾病週》醫界學者專家與會的國際會議中發表。 研究之一是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教導IBS患者處理其症狀的新方法;另外兩項研究,則 以催眠療法對未接受其他療法的IBS患者進行測試。 研究顯示,認知行為療法和催眠都有帶來腸胃道症狀的改善。 【並非「變戲法」】 催眠療法研究團隊包括瑞典Gothenburg的 Sahlgrenska 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Magnus Simren醫師。 Simren醫師在電話會議中向記者表示,催眠療法早已用來治療IBS患者,主要是少數高 度專科的腸胃醫療中心;他的研究團隊在兩個更常見的醫療場所使用:大學附屬醫院 和郡立醫院。 催眠療法到底是如何緩解IBS的則尚未明瞭,Simren醫師身為腸胃專科醫師承認他懷疑 患者是否願接受新療法;他表示,當我從開始引介催眠療法時,我有點害怕且遲疑, 怕患者會以為這醫生到底是在玩什麼把戲,不過,患者們對新療法抱持著開放的心態。 Simren醫師表示,當我和患者會診時,我告訴他們這個方法讓你可以自行控制症狀, 他們對我的解說感到滿意。 【催眠療法研究】 Simren醫師的催眠療法研究共有135名IBS患者參與,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1歲,大多為 女性;兩項研究中的參與者都分作兩組,一組接受為期12週,每天一個小時催眠療法 療程,重點放在消化道相關症狀;為了進行比較,第二組未接受催眠療法。 其中一項研究中,對照組接受12週的醫師觀察及營養師的關照;在另一項研究中,對 照組未受到特別的醫護照顧。 參與患者在研究開始時為自己的腸胃症狀、生活品質和憂鬱程度打分數;在治療12週 之後馬上打一次分數,而在6和12個月後再打分數。 Simren醫師表示,在催眠療程中,患者被引導進入一種「放鬆的出神狀態,期間患者 想像平靜的畫面,像是悠長的河流;Simren醫師並未催眠任何患者,催眠療程是由訓 練合格之催眠師執行。 【催眠帶來症狀緩解】 Simren醫師表示,催眠療法組在兩項研究中,腸胃症狀都有明顯的症狀改善,而控制 組則沒有改善。 相對於對照組中僅32%的腸胃症狀獲得改善,在催眠療法組中,有52%明顯的改善(代 表著改善不是因為運氣好)。 研究顯示,症狀改善主要是在腹痛、脹氣和腹脹,而不是在排便狀況上。 Simren醫師表示,我們相信,藉由這項研究我們已經呈現出,這種療法可由高度專科 的腸胃醫療中心來執行,他進一步補充道,催眠療法似乎會在治療後一年,對症狀緩 解持續有「好的效果」。 Simren醫師認為,長期療效是「有希望」的,因此它在短期內是成效立見的;而它似 乎也對患者有著長期的效果。 【學會自行面對IBS】 另一組研究團隊則是對59名IBS患者進行認知行為療法實驗,受測者大多為女性;研究 人員包括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部Jeffrey Lackner心理醫師。 Lackner在電話會議中向記者表示,我們的研究是以數個信念為基礎,其一是就這點而 言,似乎沒有藥理學治療或是藥物治療能改善所有的症狀,因此管理IBS真正的責任, 是在患者自己的肩上,也就是日常生活的基礎上。 Lackner指出,管理症狀的確是需要一整套的技巧,那些技巧經常是需要被指導10至20 週,而這對「大多數的患者而言,並不切實際;Lackner指出專門執行IBS患者認知行 為療法的治療師有短缺的問題。 【治療法研究】 Lackner和研究同仁隨機將實驗參與者分作三組: * 進行認知行為治療為期10週。 * 進行認知行為治療,並發予手冊能在家中延續治療,為期4週。 * 對照組:不接受認知行為治療。 Lackner表示,兩個治療組都用相同的療程素材,並有60%至75%的患者達到「足夠的症 狀緩解,並陳述其症狀有明顯的改善;對照組則是症狀完全沒改善。 Lackner指出,總而言之,我們發現不論患者是接受10個療程的治療,或是4個療程的 治療,患者都有達到臨床上明顯的症狀緩解、生活品質的改善,而且患者的滿意度高。 四個療程的治療大約是比療程較長的治療有效兩倍半。 【不是「縮頭」逃避】 Lackner表示,當我們執行心理治療時,我們的治療並非「縮頭」逃避;我們的治療法 是指導患者以自身的力量去管理疾病,這個方法和心臟復健法是相同的,這和糖尿病 管理是一樣的,和關節炎管理也一樣,我們需要使用相同的方法來對待IBS。 療法包括教導瞭解IBS的知識、肌肉放鬆訓練、培養解決IBS症狀技巧之彈性課程,並 減少對IBS產生的憂慮。 Lackner舉例,罹患IBS的人要是去約會,會擔心約會進行的不順暢,因為可能會三不 五時跑洗手間。 我們鼓勵患者進行自我對話:「聽好,我真的不知道接下來四個小時會發生什麼事, 我唯一能做的是見招拆招,握有適合我的處理方案,而當它發生時我知道該怎麼處理 」。 Lackner總結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試著教導患者控制憂慮的想法,以減輕其症狀;他和 研究同仁製作出在家練習的手冊,並運用在研究中。 資料來源: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 ※來源 : 台北科大計中紅樓資訊站 redbbs.cc.ntut.edu.tw ※FROM : 140.116.78.93 |
閱讀文章: 第 2241/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