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cine ◎ 醫療保健    板主: dave5
閱讀文章: 第 2226/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bluemilk.bbs@redbbs.cc.ntut.edu.tw (慢慢逼近了), 看板: medicine
標  題: 為什麼不孕症醫師要左叮嚀,右叮嚀?
發信站: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B (Mon May 29 18:36:32 2006)
轉信站: Lion!news.nsysu!news.isu!News.a6Crazy.twbbs.org!news.au!news.ntu!news.n
Origin: redbbs.cc.ntut.edu.tw

OHAYO元氣早安健康生活網者

資料來源:蔡鋒博

曾做試管嬰兒的人,一定曾歷經以下的過程:從打排卵針開始,每天的心情先是隨著
濾泡的數目及大小而起伏,但基本上仍是充滿希望的,慢慢的,取卵日到了,醫師告
訴你取卵數目,你也很滿意,過了三天或五天,醫師很順利的植入胚胎,隨後的兩週
的黃體素支持、補充,妳也依規定完成了,至此,一切似乎近乎完美無缺,你的信心
及希望達到飽和,於是踏著輕快的腳步到醫院驗孕,「小便呈陰性反應,沒有懷孕」
,妳一時反應不過來,腦中一片空白,好像醫生在「有懷孕」三個字多講了一個字「
沒」,妳又問一次「真的沒有懷孕?」,「目前看起來是這樣子的報告」妳聽不下醫
生的解釋,因為妳一直認為這一次可以懷孕,「過程都很順利,胚胎也很好,怎麼沒
有懷孕?」

有的人很快從失望中回到現實,開始與醫師討論為什麼會失敗?如何再經營下一次?
療程是長療程還是短療程?

但無可諱言,有的人真的一直在反問自己「為什麼失敗?」,有的人真的從此就不再
想做第二次,這樣一拖就是二年、三年,等到朋友、家人的詢問,她才又鼓起勇氣「
再試一次」,不過,年華卻又已多添了二歲,唉!女人最珍貴的『年紀』就這樣徒呼
負負了。

儘管試管嬰兒的治療,在最近幾年有許多新技術,如胚胎輔助孵化、囊胚期胚胎培養
系統、單一精蟲顯微注射、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這都增加了不少成功率,但是,無
可諱言,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沒有百分之百,我常勸做試管嬰兒的病人「不要抱太高的
期望」,否則,「期待愈高,摔得(落空)愈重!」

「為什麼會失敗?」妳會想問這樣的問題:如果(一)卵巢誘導計劃很理想(二)取
卵數目很恰當(三)卵子品質很好(四)培養胚胎的品質也很好(五)胚胎植入過程
很順利,那,做為一個試管嬰兒的『品管者』----不孕症試管嬰兒醫師,他的責任及
能力已盡力,換言之,他已『盡人事』,其他的條件,至少,以目前的科技是暫時要
『聽天命』,也就是要看胚胎及子宮內膜『對話』是不是很『投機』了,如果胚胎與
子宮內膜『相談甚歡』,當然容易著床,萬一胚胎與子宮內膜『一言不合』,那胚胎
就一如『大江東去』一去而不復返,不著床了,一如『阿波羅十三號』般,無緣登陸
月球了。

我這裡所謂的『對話』,就是現在不孕症醫學最熱門的研究課題,亦即胚胎與子宮內
膜的『對話』分子:血癌抑制因子(LIF)、IL-6、IL-6R、gp 130、TNF-α、TNF-RP
60、TNF-RP 80、C-fms、C-Kit、CFS-1....,而這些分子及其作用,目前研究的並不
是很透徹,既然研究得不透徹,當然,要拿來臨床上幫助妳懷孕成功,就言之過早了。

上面說過,一個試管嬰兒從一開始的準備期的排卵藥及腦下垂體拮抗劑的施打,一直
到打排卵針的計劃實行、測量濾泡、決定取卵時機、取卵手術、胚胎培養、胚胎植入
、黃體素支持法,這當中的過程可說環環相扣,只要有一個閃失,就可能『前功盡棄
』,這就是為什麼妳會發現不孕症試管嬰兒醫師總是不厭其煩的叮嚀這個,叮嚀那個
,因為他十分清楚,萬一病人稍有疏忽,就可能會影響這次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了!
 

--
※來源 : 台北科大計中紅樓資訊站 redbbs.cc.ntut.edu.tw
※FROM : 140.116.78.93
閱讀文章: 第 2226/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