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 教育 -- 百年大計    板主:
閱讀文章: 第 3266/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tester.bbs@bbs.csie.ncu.edu.tw (try or test), 看板: education
標  題: Re: 不打小孩哈哈哈
發信站: 中央大學松濤風情資訊站 (Fri Jun  9 06:48:34 2006)
轉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ncu!news.csie.ncu!Evergreen
Origin: @140.115.6.234

> ==>發信人: pinotiry@kkcity.com.tw ( ), 信區: Education
> ※ 引述《tester.bbs@bbs.csie.ncu.edu.tw (try or test)》之銘言:
> > 智商…這可是個麻煩的詞,智商高沒有表示其後代會繁衍茂盛!比較被認可的是幾
> > 萬年前那種時間長度的遠古人的腦容量、工具。人類會馴化家畜,總是用了育種與
> > 配種的手段,家畜跟人互動不可否認的就是跟人之間有相互利用的關係,相互利用
> > 就會相互篩選,人跟人也是有此種「利用」的關係。常動手勞動,血液循環就會到
> > ,血充營養就跟著到,手足在此種架構下就會增長。有這種體質能力能這樣用會這
> > 樣顯示的人,其表徵因「用」而不同,其被性擇的機率就是有差別。這個用造成身
> > 體某種突顯的表徵,如果是「有利於生存繁衍」下,這個因用進廢退影響的表徵就
> > 可能改變了族群的育種篩選而被增強。要把脖子用套環拉長,其他族群的體質不見
> > 得經得起這樣的對待,但那個族群經過幾代的「育種篩選」,他們的體質比較適合
> > 可以如此拉長。至於為何不會像長頸鹿如此明顯,那就得看那個族群是否在很長的
> > 時間(萬年N代),脖子如果不那麼長就會很快餓死,那體質是短脖子的就因環境惡
> > 劣,個體無法配合早就接續不下去了。
>     「相互利用」、「篩選」皆為主觀意見,不可得也。
共生--相互利用.
配種篩選--發育不好的, 不必留種.

主觀就是個體一已之見, 有個別的意識先入在內, 有可能只是形成偏見. 但如果其
他人從其經驗角度思考也得出相同結果, 這是有共同的見解, 但這也可能是黨派之
見.

有些人受到制約反應的影響, 看見 "用進廢退" 一詞, 就主觀認定說者必是拉馬克
進化學派, "好為人師" 或 "栽贓自證優越" 者就常迫不急待的主觀地自設稻草人
以打倒之自娛, 這就是主觀意願的偏執. 生物演化的立論先輩們都是觀察到事實做
部份延伸推論, 有如瞎子摸象, 像一條繩子是推錯了, 但象鼻子還是事實存在的.

    換了任何人來觀察與思考都不得不持同樣的認知結果, 這就達到客觀的見解.
共生與配種篩選都是事物現象的事實存在, 是人人都可觀察得到的, 這兩個詞表
達的成份在主觀與客觀上都因是事實現象而自動成立.

====
生物體的個體具有 "用進廢退" 現象, 這是可觀察的事實. 至於是否能將用進廢
退的成果跨越個體傳遞給子代, 拉馬克的從父輩成果獲得遺傳假設是失誤了, 達
爾文改用 "生存競爭" 與 "天擇" 解釋那種變異會被發展到子代, 他的觀察也是
植基於事實, 但不夠完整, 因為篩選未必全來自競爭, 同時沒指出具體機制, 孟
德耳的實驗找出基因的分離與獨立配對規則, 但不知基因的確切所在, 生殖細胞
的染色體與雙螺旋 DNA 結構, 是目前能完整解釋基因體參與遺傳變異的發現.

--
 ◎ Origin: 中央松濤站□bbs.csie.ncu.edu.tw  From: 140.115.6.234
閱讀文章: 第 3266/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