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連線佛教版 板主: fox |
閱讀文章: 第 67/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Heavenchow@Lion (Heaven),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噶舉派祖師岡波巴大師也教導三皈依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hu Dec 13 09:36:05 2001) 轉信站: Lion 摘錄自《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岡波巴大師造 第八章 皈依與淨戒 現在討論于不知成佛之方法應如何對治,和發菩提心之道。 頌曰︰ “基礎體性及差別,所緣因地及受法,儀軌功德及過失, 喪失對治及學處,如是由此十二門,闡述發菩提心義。” 第一項︰發菩提心之基礎(或所依)——這是要說明什麼樣的人,才能夠發 菩提心,或具有怎樣的基礎,才能如法的發菩提心。這必須要(三個條件)︰ (一)具足大乘種性, (二)皈依三寶, (三)得七眾中任何一種別解脫戒。 第一、具足大乘種性 .....略..... 第二、皈依三寶 把自己的身心性命,一切全體交付歸屬和仰仗對方,此對方就是所謂的皈依 處。此皈依處不應是具世間威力的大梵天,韋紐天,馬喻得哇等,也不是自鄉中, 依住于某山、某崖、或某湖、某樹的神神祗天、龍、大力精怪等。因為這些神鬼 等都不能救護我們,不夠資格作我們的皈依處的緣故。經云︰ “世間諸事物,山石樹木等,神鬼諸祭祠,不能作皈依。” 然則自己的父母和親友及對我們愛護利濟的人,能否作我們皈依處呢?答案 也是否定的。文殊游戲經云︰ “父母難作皈依處,妻女親屬亦不能, 彼等終將舍汝去,隨彼意樂他方行。” 為什麼以上所說的事物,神鬼和親友都不能作吾人之皈依處呢?因為他們自己都 未能脫離痛苦和怖畏!為別人作歸作救是需要自己先解脫痛苦和怖畏才行的!徹 底解脫了一切痛苦者,只有佛陀,只有佛法和成就了的法友——聖僧。因此向這 三者作依,才是對的。頒曰︰ “于怖畏時除怖畏,于無救時作救歸, 佛陀正法與聖僧,我今至*誠*作皈依。” 有人想︰雖然我們向三寶皈依,但是否真正有了歸救之呢?這樣的疑心是不 對的。大涅磐經云︰ “若人皈依于三寶,必能解脫諸怖畏。” 現釋皈依,略如下頌︰ “類別所依境與時,意樂儀軌及作業, 學處以及其功德,九門詮釋皈依法。” (一)皈依的類別有二︰共同的皈依和特殊的皈依。 (二)皈依的所賴(或所依處)有二︰ (i)共同的所依處這是指一般人因為懼畏輪回的痛苦,把三寶作為與鬼神 一般的救護者。 (ii)特殊的所依處這是指屬于大乘種性之人、天等,已得清淨之(成就) 補特伽羅。 (三)皈依的境亦有三︰ (i)普通的皈依境,在這個項目之下有三寶; a.佛寶——是指那斷、智、力三者皆已圓滿之佛陀薄伽梵。 b.法寶——ヾ宣說的教法︰十二部經等。 ゝ證入的教法︰道諦及滅諦。 c.僧寶——ヾ屬于異生類的僧團,比丘四眾等。 ゝ屬于聖者的成就僧團,那得到四聖果或八支分的人。 (ii)特殊的皈依境。這可以由三方面來說︰ a.從對象的觀點來看,佛寶就是具有色身的如來,法寶就是大乘經, 僧寶就是菩薩之僧團。 b.從現觀(或證境的)觀點來看,佛寶就是那具有法報化三身的人, 法寶就是那寂滅的正法(涅磐性),僧寶就是登地以上的諸菩薩眾。 c.從究竟的觀點來看,只有佛寶才能算是真正的究竟皈依處。大乘寶 性論云︰“若論究竟了義教,究竟皈依惟佛陀。” 為什麼佛陀才是真正的究竟皈依處呢?頌曰︰ “佛寶具足法身故,眾生蒙恩究竟故。” 就是說因為佛陀具足法身之德相,不生不滅而能顯現諸相和斷滅煩惱等殊勝 功德,所以才能夠成為究竟的皈依處。那麼法寶和僧寶二者,就不是究竟的皈依 處了麼?寶性論云︰ “二法及聖僧,非究竟皈依。” 這又是什麼緣故呢?答案是︰法寶者有二種。一是義法,一是證法。義法者不能 超出名言及文句之範圍,好像行抵彼岸時,舟筏就必須棄置。義法者終被拋棄亦 復如是。證法者亦可分為兩種。1.道諦者屬于有為法之範圍,不是常法,乃一 種被學習之法,所以不是皈依處。2.滅諦者聲聞乘所宗,如吹滅的燈一樣,已 經沒有繼續的存在,空無斷滅,所以也不能是究竟皈依處。 僧伽者他們自己也怖畏輪迴之苦,要向佛陀求皈求救。自己尚有怖畏之,怎 能為別人作究竟之皈依處呢,寶性論云︰ “畢竟被棄故,學處(有為)故,斷滅怖畏故,二法及僧伽,非究竟皈依。” 無著大師云︰ “恆常,無盡,堅固和勝妙的皈依處,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來薄伽梵圓滿佛 陀。” 果爾,此處所說的不是與前面所說的皈依三寶相違反嗎?答案是︰(前面所說的 皈依三寶,)乃是接近眾生的一種方便耳。大解脫經云︰ “簡言之,皈依處只有一個,但為了方便而權說為三種。” 以善巧方便而權說三皈依者,寶性論云︰ “佛陀正法與僧伽,三種差別及三乘, 攝受接引信士故,權立三種皈依法。” 這是說由三種功德,三乘教法,三種行持和三種信心等而(隨機)調教各類眾生。 例如︰ (一)為了接引喜愛菩薩乘之眾生而宣說佛陀之種種功德,對佛陀仰慕最深 之人,就教以“皈依足尊之佛寶”而調伏之。 (二)為了接近喜愛闢支佛乘之眾生就宣說*法*之功德;對法教最為仰慕者, 就教以“皈依離貪之正法”而調伏之。 (三)為了接引喜愛聲聞乘之眾生而說學處之功德;對僧伽仰慕最深者,就 教以“皈依團眾之最勝者僧伽”的而調伏之。 用以上三種教相而攝受六位(?)而宣說三種皈依處;乃薄伽梵以世俗之方 便,對各種眾生所建立之次第法乘也。 .....下略.... -- 獅子吼站現有中阿含的網路讀經會,歡迎一同來探討佛法原貌!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 個人網頁:http://tw.home.yahoo.com/heavenchou/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 佛典電子化討論版 - 三藏經典電子化結集中 BudaTech |
閱讀文章: 第 67/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