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隨緣張貼區 板主: grace |
閱讀文章: 第 86/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bv4pr (BBCALL) 標題: Re: 禪宗的中心思想:探討如來藏 時間: 2003年 6月 2日 12:57:22 星期一 註: 31. 見Mrs. C.R Davids, The Birth of Indian Psych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in Buddhism, London, 1939, p.196~198。 32. 見Walpola Rahula著,顧法嚴譯,『佛陀的啟示』,民國89年14版, p.94~114。 33. 『那先比丘經』,巴利名 Milindapabh`a(又譯作彌蘭陀王問經)。約 譯於東晉(317∼420)年間,譯者佚名。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那先係那伽犀 那、那伽斯那之略稱,意譯為龍軍、象軍。本書係記錄印度佛教僧侶那先與當時 (西元前二世紀後半葉)支配西北印度之希臘人大夏國王彌蘭多羅斯(即彌蘭陀) 論難,而使之歸依佛教之經過。關於本經之撰集,依據大衛斯夫人考證,本經(即 前三篇)係彌蘭陀王之繼承者戴奧尼西歐斯在位之時,由摩那瓦婆羅門以梵語筆錄 而成者,其後譯為巴利語,復由巴利語譯為錫蘭語,乃至有錫蘭語本之開版。巴利 本亦有英、日、法、德、意等國之譯本。 34. 補特伽羅,梵語 pudgala。<一>又作富特伽羅、弗伽羅、福伽羅。譯為 人、眾生、數取趣、眾數者。指輪迴轉生之主體而言。數取趣,意為數度往返五趣 輪迴者。乃外道十六知見之一。即「我」之異名。或單指人之意而言。佛教主張無 我說,故不承認有生死主體之真實補特伽羅<二>耆那教中,解作物質之義。具有 色、香、味、觸,其本質特點為缺乏意識。 35. 所謂的幾時教是說佛在傳道說法時,因時空或凡夫根基之不同,而於不 同的時間對根基不同的眾生來說明不一樣的佛法真諦。 36. 所謂無自性,是指沒有那個不變的、常住的實體。 37. 如來藏緣起之一詞的出現,是唐朝法藏著作的『大乘起信論義記』,但 應是理解『大乘起信論』的熏習之說而得的結論,所以一般論到關於如來藏的緣起 論時,還是以『大乘起信論』為開啟。 -- ★★★★★★★★★★★★★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淨豐/BBCALL _____________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211.75.118.56 |
閱讀文章: 第 86/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