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隨緣張貼區    板主: grace
閱讀文章: 第 107/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BlackJack (BlackJack) 看板: BudaSitting
標題: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十二)
時間: Thu Jul  3 18:41:54 2003

轉載自 福智佛教基金會http://www.bwmc.org.tw
已獲得 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


                                  第十二講

                                                          八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

    上次講到六十一頁。下面六十二頁提到,作者射到了這種程度,大師提議來一次考試
,意思是說作者已經學會了,在考試之前,大師當然還要他練習,不過那時的練習,已不
再是屬於外表的射,而是純粹內在心靈的射。內在心靈的內涵主要都是以儀軌和呼吸為主
,這個特點,你們繼續閱讀下去當會有所體會。

    這本書的最後結局,我相信你們都看過了。所以接下去的敘述就不再去細細的討論,
今天,只簡單的作個總結。

    赫立格爾這位德國人,以前曾經學過射擊步槍,因為這個關係,所以當他到日本學禪
的時候就去學箭道。這段學射箭的過程,有兩個有趣的特點,值得我們去了解、深思。

    首先,來討論第一個特點。作者自己所了解的射箭技術,就是一把弓、一支箭、一個
靶子;然後,專心努力的挽弓射箭,對著靶子瞄準而把它射中。以世間一般人的了解來看
,能夠達到的高標準就是這樣的程度。

    如果諸位有過射擊打靶的經驗,就不難了解射箭要射中那個靶子並不困難,困難的是
要把幾支箭射在同一個點上。因為那紅心的區域範圍蠻大的,所以連射幾箭都可以一直射
中在紅心區內;但如果要連射幾支箭,而這幾支箭都射中在同一個點上,那是極不可能的
。如果曾在軍隊當過兵,都會經驗到一個事實,兩顆子彈打在同一個點上,那是很難發生
的事情。所以,射在紅心區內這是個標準,也就是說拿我們世間人所經驗到的最高標準去
衡量,僅能做到如此。可是,現在世間人無法達到的這個標準,作者依著大師學習而達到
了。這是本書告訴我們的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是什麼呢?本書所採取的學習方式,不是世間人所能理解的,書上說「你
」不要放,由「它」放!那麼,「它」是什麼呢?老師始終沒說出來,作者最後做到由「
它」射以後,也說:「到現在我也說不上來,不過這個經驗的本身就是這麼強烈、這麼明
確。」

    做任何一件事情,有兩種可能的方式,一種是用我們的腦筋去做,另外一種是超越我
們現在能夠理解的腦筋程度去做。這兩種方式所得的結果那一種較好呢?我們看書中這位
德國人,射箭時所用的兩種方式,就不難知道這個答案。

    同樣是作者這個人去射,他用了兩種射法。一種是他自己完全知道,他拿了一支弓,
動了很大的腦筋,在自己腦筋裡能了解的範圍去瞄準;一種是他自己完全不知道,他做了
而且做到了,但是自己並不了解是怎麼做到的。依書中的敘述,都知道是第二種方法好,
我要提出的特點就是在這裡了,這特點是我們真正應該去學的。

    我們平常都用我們腦筋所想的方法去做,所得的結果是什麼呢?這本書告訴我們:用
我們以為的、知道的想法去做,做出來的效果不可能達到最好。做一件事要我們去做,卻
不用我們的腦筋去做,那我們如何去做呢?這就是本書給我們最佳、最重要的啟示;它告
訴我們,要達到結果最好、最圓滿的情況,就不能用我們所了解的那套方法去做。

    世間多多少少也證實了這個特點。比如我們到學校讀書,老師教我們一套東西,原先
我們並不知道這套東西,所以要跟著老師學習。正因為跟著老師學習,所以把我們能力發
揮到極致,可以遠遠超過自己去摸索出來的能力。有一個特點我們要注意,跟隨老師所學
習的這套東西都是我們不懂的,所以我們完全依著老師的方式去學習,因此能夠藉著這個
教育方式,使得一般人大大的超越了他的能力,使得一般人的能力產生了最大的效應。

    那麼怎樣才能把一個人的能力超越呢?那就是要好好的學習,佛法和世間在這點是共
通的。但佛法裡邊還有一個和世間最不共的地方,就是本書提示我們的這個特點。我們平
常總是用我們的腦筋知見,因為我們以為知識要靠我們這套方式才能得到,但佛法超越了
這個。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的思惟方式,有它的根本錯誤在裡頭,佛法稱之為「無明
」。這本書並沒有明顯的提到這點,但過程的敘述所蘊含的內涵,就是這個原則。所以大
師曾這樣說:「這目標無以名之,姑名之為『佛』。」換句話說,到達「大道」的目標,
那是真正的覺悟,「佛」就是「覺悟」,不再是「無明」了,沒看見就叫「無明」,看見
就明白了。

    透過上面敘述的特點,我們去看看自己:同樣的,我們也要去學習,也希望達到最高
的成就。那麼,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學會這些特點呢?書中都已給我們很好的答案,現在
順著書中所敘述的次第來討論。

    作者一開頭就談到,他宿生帶來很有趣的習氣,這個習氣非常強盛的驅使他到日本去
學禪,又為了學禪而去學射藝,這是他個人獨特的習氣。你們想想看,如果換了一個人,
和作者一樣,也生在德國這種國度,他會不會跑到東方去學禪、學射藝呢?肯定是不會的
。就像我們現在一般的家庭,一味的崇洋,父母、孩子一致的願望是念書、留學、賺錢,
為此忙碌一輩子,小孩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在這種環境中薰習,怎麼可能再去學我們中國
固有的東西?所以這本書就告訴我們,作者所以會到日本去學禪,是因為他宿生帶來很強
盛的習氣,這個強盛的習氣是個秘密的力量,不斷驅使他,使他敗而不餒,使他終有所成
。

    談到這裡,是否很羨慕作者有這種習氣呢?眼前不一定要急著去看我有沒有這種習氣
,而是一定要去認識這種習氣將來我要不要擁有?假使我要擁有,我該如何努力?既然習
氣是宿生帶來的,那我這一生的努力,就可以把這個努力所養成的習氣帶到下一生去。這
才是我們目前該努力,也是我們可以掌握得到的。

    從日常生活中可以清楚的看見,我們自己和周圍的人,每一個人的習性、愛好真是千
差萬別、千變萬化。固然這些差別有一些是受外面環境的影響,但主要的還是自己宿生帶
來的習氣。現在我們了解了佛法,知道這一條路是生生世世要走的,怎麼想辦法把前一生
、這一生、下一生、再下一生…,生生世世相續下去,就非常重要了。這一條路不要走岔
,而且絕不能走岔。否則,東摸一摸、西摸一摸,摸了一輩子,永遠摸不出什麼名堂;這
一生碰這個,那一生碰那個,碰了生生世世,永遠碰不出什麼成就來。學佛這一條路非生
生相續不可。

    關於宿生帶來的,可分為兩個角度去說明。一個是內在的習氣,一個是外在的環境。
以作者來看,他想要去學禪、學射藝、偏愛通玄術,這是他宿生帶來的習氣。也就是說,
作者具有內在的習氣,但他缺少外在的客觀環境,外在的良好環境他沒帶來。這話怎麼講
呢?我們想想看,如果他宿生在這一方面造了很好的業,應該出生在日本;如果他的業造
得更圓滿的話,他不但出生在日本,而且那位射箭大師就是他的父親。換句話說,作者宿
生自己內在有很強盛的習氣,如果外在的客觀的環境也培植得很好,那麼,內在、外在相
互配合,他這一生再來的時候,他父親就是位射箭的大師。那時,他從小非學射箭不可。
就不必像書中所敘述的那樣大費周章、好事多磨了。從這點去比較的話,我有個感覺,我
宿生帶來的內在習氣,沒有作者好,可是外在的條件,我比作者好,我雖然比作者好,可
是你們比我好。這是你們宿生帶來的,大家要懂得珍惜自己,好好努力。

    作者因為宿生帶來的強盛的、好樂的習氣,居然使他突破重重的難關。要突破難關要
具備許多的條件。除了宿生帶來好的習氣,強盛的意志力、百折不饒的精神外,還得外面
條件的配合。外面要有那些條件配合呢?這個外面的環境,簡單的說就是好的學習環境。
這個良好的環境要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同學和最好的法。這三者佛門中稱之為佛、法、
僧三寶。這本書所陳述的故事內涵中隱喻了這個道理,尤其明顯的告訴我們的是老師的絕
端重要。

    關於老師的重要,作者不是有一段敘述嗎?他提到,練到最後他不再抱怨白費了幾年
的努力,他也不再發問,反正老師給他的答案永遠是:「不要問,練習吧!」所以他就一
天又一天的打發日子,一天到晚像機器人一樣的射、一樣的拉。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有沒
有停止射箭呢?作者說:「如果不是大師將我緊緊的握在他的掌心中,我恐怕也不再練了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老師,作者根本不可能學下去。由此可見,老師是作者成功的關
鍵。

    佛門當中有句話說:「不經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真正要想學最好的東西
,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必須經過自己的努力。不但要有好的老師,告訴我們最好的方法
;而且還要自己有強盛的意志力,跟隨著好老師逐一去克服難關。那要怎樣才曉得老師是
好是不好呢?要怎樣才可以遇到好老師呢?以佛法來說,業。造了什麼業,就感得什麼果
;造了和好老師相應的業,就感得好老師攝受的果。因為業是我們自己造的,所以歸根究
柢,還是在我們自己。

    關於老師這部分,廣論裡告訴我們很完整的道理,我們怎麼去認識老師?怎麼去選擇
老師?怎麼去跟隨老師學?它都有很明確的標準放在這裡。我們依止了老師學習以後,一
生一生的增上,最後達到我們所祈求的、所希望的。而這種希望確確實實能夠達到,我們
完全無法想像的,最究竟、最超越、最圓滿的境界。

    大師教作者學射箭,作者學會了以後說,箭在他亳無機心的情況下,自行發射出去的
這件事確實發生了。但怎麼發生的?他無法解釋,也就是說他學會了,但還不知道原因。
但對我們來說就不是如此,將來我們學會的時候,我們會知道,我們有辦法解釋,這就是
圓滿佛法之殊勝。關於【射藝中之禪】就講到這裡為止。將來大家一步步深入佛法後,再
回過頭來看本書所敘述的事情,細細咀嚼、仔細品味,自有不同領悟。(全文完)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教育板, 關懷教人成人的百年志業 (本站精華區完備歡迎參閱)         Education
閱讀文章: 第 107/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