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89/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學佛人的快樂與否﹖﹖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ue Oct 13 08:14:01 1998) 轉信站: Lion 先前小弟的 post 可能講得太含混了,因此補充一下: : : 『佛陀究竟容許在家眾對五欲的享受到何種程度呢?』 在家眾的最低限度在於五戒。對於在家眾的享受,佛 陀並沒有明確的 "規定",但是他只是要我們了解在五欲 的背後,連帶而來的後果,是否是我們願意承擔的? 舉例 來說,如果不希望再入輪迴,那麼無疑地能離欲是最好的, 然而對許多人來說,眼前還有許多問題要先解決,「衣食 足而知榮辱」,因此求取生活的所須也是正常的。這其中 如何取得平衡,就要靠各人的智慧了。 : 這次去齋戒 在齋戒學會的十天中,體驗的就是出家的生活,這是相當 難得的機會。佛陀是相當鼓勵所謂的短期出家(齋戒)的。 就如同弘一律師「做什麼、像什麼」,當我們在齋戒時, 就要好好把握這段期間,將塵囂的一切置之於後,那麼縱然沒 有出家的福報與機緣,如此的精進也是諸佛所讚嘆的。 不過當然,在離開齋戒的環境後,能做到多少,就因每個 人的狀況而異了。前者(沙門道)我覺得懺公帶來了很好的環 境,而後者(菩薩道與生活的調適)聖嚴法師則幫助了許多的 人。二者都是正確的,只在於每個人自己如何取得平衡。 當然,就我的觀點,能出家("心" 出家,而不是貪圖所謂 的功德、形式、或以為出家就萬事ok了)是相當值得讚嘆的, 然而在這之前事情都安頓好了嗎? 也是很重要的。這也是菩薩道 的難行處以及寶貴處。 各位菩薩加油啦! :)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Ξ Origin: 獅子吼站 <cbs.ntu.edu.tw> [FROM: 168.95.4.18] |
閱讀文章: 第 89/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