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閱讀文章: 第 79/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成佛之道?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ue Oct 13 02:14:16 1998)
轉信站: Lion

嗨! 均衡一下 :)

==> 於 均衡一下 (balance@Lion) 文中述及:
: 看到了這一段文字,小弟心中便起了一個疑惑:同樣是佛教,為何禪宗說見性就能成佛,
: 而其他宗派的卻說千萬劫才學佛威儀,細行,還不能做佛?這是因為"成佛"的定義的不
: 同而造成的,還是禪宗真的有這麼厲害,或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成佛" 的定義不一樣是其一。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一般所稱的 "成佛"
有寬鬆不同的定義,要成像釋迦如來於無佛世界成佛,那自然是困難多了,
而且就定義上來說也不可能在此世發生(因為當今仍在釋迦如來教法的時
期中,仍是有佛世界。)然而若論解脫的智慧,那麼阿羅漢及佛陀的解脫
智慧是相同的。所以禪宗祖師就說了,悟了後如何? 吃飯時吃飯,睡覺時
睡覺。

    所謂四萬四千劫成佛的說法,則是以菩薩道六度萬行而論,那麼須要
的自然不止是 "智慧",而也須要身體立行地行菩薩道。而菩薩行者渡的眾
生自然也是無法計算,這也是得花時間去栽培的,而不是三年五年間就能
渡眾無數。

    《涅槃經》中有提到沙門道及菩薩道,二者表相雖不盡相同,然而目
的 - 涅槃 - 則無二致。沙門道依三十七道品而得涅證槃,菩薩道依六度
萬行而得證涅槃。二者並無孰優孰劣的分別,而且行法上亦有頗大的相同,
不過當然以眾生的眼光來看,多幾個菩薩就是大家的福氣啦。

    另一方面,修行的方法不同,的確有時也與成佛的快慢有關,這是順應
各人根性而來的不同,對於某甲很快的方法,對於某乙可能一點用都沒有,
因此並沒有孰優孰劣的差別,只有應不應機的差別。某甲用該法很快就成就,
其實是因為他先前已吃過許多饅頭了(花了相當的工夫修行),因此吃下最
後一顆饅頭就飽了,可是別人只吃那最後一顆饅頭不見得有用,還要多吃饅
頭才行。


祝福慧雙修!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Ξ Origin: 獅子吼站 <cbs.ntu.edu.tw> [FROM: 168.95.4.18]
閱讀文章: 第 79/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