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676/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on board 'BudaHelp' 標 題: Re: 請問有沒有死這個東西! 發信站: 獅子吼站 (Mon Jan 25 15:29:23 1999) §佛教相信輪迴是確實的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經解脫生死或已經自主生死的聖 者之外,一切的眾生,都不能不受輪迴的限制。 所謂輪迴,實際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轉,並不真的像輪子一般地迴環。輪迴 的範圍共有六大流類,佛教稱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羅(神 )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於五戒十善及十惡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 惡,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稱為五逆)而有的類 別,五戒十善分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羅的三道,十惡五逆分為下中上三 品,感生傍生、鬼、地獄的三道。作善業,生於上三道,作惡業,生於下三道。在 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 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稱為輪迴生死。 不過佛教特別相信,眾生的生死範圍雖有六道,眾生的善惡業因的造作,則以 人道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業並兼受報的雙重道,其餘各道,都只是受報的單 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報,無暇另造新業,下三道只有感受苦報,沒有分別善 惡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樂,也能分別何善何惡。佛教主張業力的造作薰 習,在於心識的感受,如若無暇分辨或無能分辨,縱然造業,也不能成為業力的主 因。所以,佛教特別重視人生善惡的行為責任。 正因為造作業力的主因是在人間,所以上升下墮之後的眾生,都還有下墮上升 的機會,不是一次上升永遠上升,一次下墮永遠下墮。 人間眾生的造作業因,是有善有惡的,是有輕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種 種的業,或善或惡,或少或多,或輕或重。因此受報的機會,也有先後的差別了。 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結束之後,朝向輪迴的目標,有著三種可能的引力,第一是 隨重︰一生之中,善業比惡業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業比人業重,便先 生天道;如果惡業比善業重,便先生於惡道,惡道的地獄業比傍生業重,便先生於 地獄道,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第二是隨習︰人在一生之中未作 大善也未作大惡,但在生平有一種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之後,便隨著習氣的偏向 而去投生他的處所,所以,修善學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隨念︰這是在 臨命終時的心念決定,臨終之時,如果心念惡劣,比如恐怖、焦慮、貪戀、瞋惱等 等,那就很難不墮惡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張人在臨死或新死之時,家屬不可哭,應 該代他布施修福,並且使他知道,同時宣說他一生所作的善業功德,使他心得安慰 ,使他看破放下,並且大家朗誦佛號,使他一心嚮往佛的功德及佛的淨土;若無重 大的惡業,這種臨死的心念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墮,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應 了諸佛菩薩的願力,往生佛國的淨土──這是佛教主張臨終助念佛號的主要原因。 正信的佛教 by 聖嚴法師 http://ccbs.ntu.edu.tw/canon/PUBLIC/RIGHT/index.html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Ξ 獅子吼站 <cbs.ntu.edu.tw> [FROM: 18.85.14.225]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
閱讀文章: 第 676/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