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667/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RG Shi 標題: 有人問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時間: Fri Sep 13 21:45:57 2013 有人問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一下子沒有答案,所以轉來這裡請問諸大德,也許在 腦力激盪後,可以有個好答案: 「無佛時代可找誰呢?」 PS:(學佛)→加在最後的問號之前,我多加的注解。 先感謝諸大德無私的分享! PS:如果您有或認為可以直接去找哪位法師或道場,請大聲說出來,會很感激你的! PS:任何答案,都很讓我感激的! > -------------------------------------------------------------------------- < From: Daniel Liao Time: Fri Sep 13 22:09:28 2013 地藏菩薩 > -------------------------------------------------------------------------- < From: Stan Chang Time: Fri Sep 13 23:36:30 2013 無佛時代仍會有很多獨覺聖眾(辟支佛) > -------------------------------------------------------------------------- < From: 蔡伯峰 Time: Sat Sep 14 00:34:43 2013 上大 下願法師~ > -------------------------------------------------------------------------- < From: 蘇皇維 Time: Sat Sep 14 10:00:50 2013 自依法依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Sep 14 11:57:19 2013 這是大哉問。我回憶了一下經文,還真有蠻多相關的。 例如佛陀涅槃前,就說過要以戒為師、以經為師,就能如同佛陀還在世。(《長阿含 經》〈遊行經〉、《佛遺教經》等。)這也同於《中阿含經》〈伽藍經〉的依經、依 律的「四大教法」。 但到頭來,學佛最重要的還是「當依自洲而自依,當依法洲而法依,不異洲、不異依 」,藉由自身修行四念處而體驗佛法。 當然,還有很多外緣也是有幫助的,這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了。像是《長阿含經》當中 天人誓願護持佛法及修行人,南北傳都有記載的彌勒菩薩在四十六億年後下生成佛時 度盡人天,以及北傳記載的二佛之間由地藏菩薩護念眾生,攝少善根廣大迴向。各佛 教道場和善知識也都是可以參學的對象,但目的不外乎讓人能自知自證佛法,所謂有 人自證阿羅漢的地方,就有佛法;有般若智慧的地方,就如同有佛。 > -------------------------------------------------------------------------- < From: 蔡伯峰 Time: Sat Sep 14 12:05:06 2013 那麼要不要換句話說 真理(因緣果法則)永遠都在 只是等你來如實的發現它而且是 "親身真正驗證覺知" 因緣果法則? 而不是去找誰來發現它~ 我們會知道 皆因佛祖成 正等覺~ 無佛時還是有人會發現它 所以當依自洲? 那麼我比較想問人何因生成智慧~ > -------------------------------------------------------------------------- < From: RG Shi Time: Sun Sep 15 18:13:15 2013 這也是個好問題,蔡伯峰要不要單開一提,來問:「人何因生成智慧」?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un Sep 15 19:43:25 2013 「人何因生成智慧」?當被開除黨籍的王金平記者問他說接下來該怎麼走?(王)說了 一句話"順著因緣走" ! > -------------------------------------------------------------------------- < From: RG Shi Time: Sun Sep 15 19:50:58 2013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Tue Sep 17 13:30:19 2013 『雜阿含經』,阿毗達摩,清淨道論,這三種就夠用了 > -------------------------------------------------------------------------- < From: 陳子紘 Time: Tue Sep 17 18:54:05 2013 八正道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Tue Sep 17 18:56:55 2013 『雜阿含經,阿毗達摩,清淨道論』 都是繞著 八正道 轉,除此以外別無其他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Tue Sep 17 19:29:27 2013 自洲依,法洲依,不異依 > -------------------------------------------------------------------------- < From: 吳文雄 Time: Tue Sep 17 19:35:07 2013 經和論的層級不同. 南傳佛教認為的層級, 五尼柯耶 > 阿毗達摩 > 清淨道論. 清淨道論算後期論了. '除此之外別無其它' 會不會太武斷? :-) 是依據什麼而這樣講呢?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Tue Sep 17 19:41:24 2013 吳文雄 我看懂你的意思了,那我道歉,我太武斷了,我的意思是說『主旨』還是在 八正道上。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別再追著打了 。 > -------------------------------------------------------------------------- < From: 吳文雄 Time: Tue Sep 17 19:43:49 2013 感恩周福福回答, 我和周福福言下相應. :) 討論討論而已, 沒別的意思, 也沒想要 追周福福~~ ~ > -------------------------------------------------------------------------- < From: 王尚智 Time: Wed Sep 18 14:10:58 2013 佛典中,佛陀提到當禮敬辟支佛。法滅時代為聖因。 當然,無佛時代的共業力中,要有能力辨別辟支佛聖者,也還是要有點宿因本事。 我個人對此的解決方案:是「常念諸佛/萬佛名號,禮敬諸佛土聖尊」,以禮敬三寶 的因緣功德,呼喚法界所有緣起的助益! 這個問題,其實在我們這種全世界工作或旅行的人身上,在許多陌生城市最初,或輾 轉流離的奇異囧途當下,經常可以清晰感受與獲得印證。 無須等到真正的「無佛時代」,每個人的現實人生,都有機會時空身心處在「叫天不 應、叫地不靈」的特殊狀態(比如在國外手機證件錢包遭竊)! 「保持基本的止觀定靜,內心呼喚所有可能的助益緣起,判斷周遭的境界出口誰能指 引,順應內心的直覺去勇敢探詢」!最終能指引而「出」的關鍵,往往都是一些陌生 奇妙的人物! 無佛時代,不是某個未來遙遠推想的飄渺時代。 大的共業苦流,比如近代「國共戰亂」時也就是所謂「無佛時代」,彼時僧俗人人不 保!不只生死存續飄搖,人命也賤若螻蟻。無佛時代,眾生流離,此時「貴人的護守 或指引」經常成為生死分流的關鍵! 懺公、聖嚴法師、星雲大師他們都曾經提到年輕時歷經戰亂流離,自身不保,全靠一 心信仰與難以言喻的無數貴人相助,人生才能一路至今。 無佛時代的生存之道,以及能夠繼續修行的福報機緣,需要如同面對無常的自我警醒 ,修行人於人生順遂時,當懂得廣植各種善因助因! > -------------------------------------------------------------------------- < From: Shi JianYan Time: Thu Sep 19 15:22:12 2013 王兄所言是很實用的經驗法門啊。:D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667/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