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閱讀文章: 第 17652/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RG Shi
標題: 問一個笨問題:什麼叫做「十方叢林」?
時間: Mon Oct 28 22:46:42 2013

問一個笨問題:什麼叫做「十方叢林」?

> -------------------------------------------------------------------------- <

From: 邱大剛
Time: Mon Oct 28 23:02:42 2013

好奇查了下辭典,原來是這樣啊:

[佛光大辭典]

十方剎:廣請諸方名德高僧為住持,不許徒弟繼承之禪宗寺院。又作十方住持剎、十
方叢林。

子孫廟:指小廟。乃我國寺廟型態之一種,此蓋別於規模較大之「十方叢林」而言。
此等寺廟之性質多為一僧或一系僧眾所私有。寺產可由主持者隨意處置,與十方叢林
之為僧團所共有者不同。我國大部分寺廟,多屬此種類型。依據民國十九年(1930)
之統計資料顯示,全國此等子孫廟約有十萬所,平均每寺住眾約為五人。

> -------------------------------------------------------------------------- <

From: RG Shi
Time: Mon Oct 28 23:15:19 2013

這個解釋,我有點疑問,因為它只拿住持來當定義,而且只講禪宗寺院。

> -------------------------------------------------------------------------- <

From: Yuana Yau
Time: Tue Oct 29 09:14:40 2013

就是天下的出家人都可以到此常駐,來去自由.

> -------------------------------------------------------------------------- <

From: RG Shi
Time: Tue Oct 29 09:34:45 2013

實際上,也沒那麼廣泛,還是有一定的限度。比方說,常住眾,變成流水眾時,就沒
有所謂的「常住」了,那叢林的維持就變得很困難了。

> -------------------------------------------------------------------------- <

From: Lai KamLeong
Time: Tue Oct 29 13:16:20 2013

《香港佛教》月刊第612期(2011年5月)〈慎獨:《十方叢林》〉

http://www.hkbuddhist.org/magazine/612/612_12.html

“十方叢林的規模較大,財產為僧團公有。僧人們不準招收弟子,故其住僧來自四面
八方合住一起。十方叢林具有開堂傳戒的資格,一般都定期傳戒,為子孫叢林的求戒
者傳授戒法。十方叢林依據方丈的產生辦法可分為選賢叢林、戒眷叢林和法眷叢林。
選賢叢林的方丈是寺僧經過民主協商,從廣大僧人中推舉的德高望眾者;戒眷叢林的
方丈,也是從僧人中推舉的德高望眾者,但其必須是在本叢林中受的戒;法眷叢林的
方丈,是由原方丈在《寺院法眷》上載明的幾位嗣法弟子依次擔任。十方叢林的住持
,一般是六年一任,但可以連任,也有實行終身制的。住持退位後稱為「退院和尚」
。”

“十方叢林可以接待各地雲遊參學的僧人,叫作「掛單」或「掛褡」。「單」指僧人
的行李,掛單是將行李安放起來,暫不他往的意思。僧人掛單於十方叢林,首先住在
雲水堂。雲水堂住相當長時期後,以本人要求和住持同意,可以住進禪堂或念佛堂,
成為寺中的基本僧眾。住雲水堂可以隨時他往;住禪堂或念佛堂後,如果要離寺他往
,祇能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或七月十五日提出申請告假。禪堂或念佛堂的僧眾名額是有
一定限額的。”

> -------------------------------------------------------------------------- <

From: Lai KamLeong
Time: Tue Oct 29 13:22:47 2013

道教宮觀廟宇也有子孫廟和十方常住(十方叢林)之分。

> -------------------------------------------------------------------------- <

From: RG Shi
Time: Tue Oct 29 13:39:25 2013

謝謝。

> -------------------------------------------------------------------------- <

From: 正解法師
Time: Sun Nov 03 21:57:29 2013

依僧律來說只要是同法比丘並無重罪被擯者入眾皆不可遮止,若遮即非法,此皆煩惱
業所演化之法,可謂不體大道矣!

> -------------------------------------------------------------------------- <

From: RG Shi
Time: Sun Nov 03 22:22:54 2013

法師,好久不見呀,臉書上多聯絡呦,我現在在法鼓山唸書。  ^_^

> -------------------------------------------------------------------------- <

From: Mahanamo Anagarika
Time: Sun Nov 03 22:49:53 2013

「我們的心量越大,幫助的人越多,自己所得到的進步與成就也越大」 ~ 聖嚴法師
法語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閱讀文章: 第 17652/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