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61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標題: 怎麼我總覺的學佛後 時間: Sun Feb 14 10:57:46 2016 怎麼我總覺的學佛後,什麼都沒有得到的,反而犧牲了很多。請問各位有沒有像我一 樣的感覺。。。謝謝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un Feb 14 14:18:11 2016 小弟真的犧牲很多呢…?????? 不敢亂花費在奢侈品。 衣食住行又要注意會否殺生。 太執著自己學佛又會被排斥。 與人談論哲理都被歸類為強迫別人入教。 最最難解決是,見到有僧人在廁所對我募捐。不知如何解決。 但??????佛法就是要解決煩惱。以上種種問題都是考驗。不合格又會再來考驗。用心 去了解。解決一個煩惱得到一種歡喜。八萬四千種煩惱。並不是一生可以解決掉的。 愚笨的我。雖然活在逆境中。但佛法就是我的財富。帶往來世之寶藏。 金剛經中,佛祖已經明言。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 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 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師兄認為什麼是滿足呢?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un Feb 14 16:37:52 2016 把學佛當作一種挑戰,這個idea 不錯,謝謝你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un Feb 14 15:36:56 2016 怎麼會呢? 在「無所得」這個高手境界之前,佛法還是有很多財富可得可證、現法受益,例如六 度、七聖財。 生活中處處是磨練的機會,隨著日子過去,我們可觀察信心、戒品、慚愧、多聞有無 日益增長,並能將佛法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面對每日的順逆境,安頓身心。 如果是物質上的困境,以大部分情況而言,能持守居士五戒,沒不當惡習,生活基本 所需應不是太大的問題。 除了物質的苦,心理也是會苦,尤其是人際互動之間的不如意苦。一悶起來,往往能 折磨自己個大半天。 針對這個問題,需要善觀: 人際相處中的不適意境有可能是業報也或者就是娑婆世界的常態,不開心事一發生就 要找方法放下,多想只是折騰自己。佛門中方法有很多,要一個一個試,並得花一段 時間練習才能熟習。 平心客觀地觀察,如果現在讓您困擾的情境,在學佛之前、或是現在面對佛教團體以 外的人也會發生,那就跟學佛無關。 雖跟佛法無關,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佛法大海中汲得自己所需良藥。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Feb 15 23:57:37 2016 遇到情境練方法,也是學佛的挑戰/功課,成果也只有自己知道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Feb 15 01:46:20 2016 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師父教我固定功課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Feb 15 18:45:59 2016 是的,有同感,後來才知道是一種訓練。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Feb 15 20:14:46 2016 請問Daren為何學佛? 佛法的重要觀念是無我的智慧與慈悲的胸懷所以「沒什麼好得到」,若真有慈悲心就 不會覺得「犧牲」,以前我也曾經有過跟你一樣的想法,但是在善知識的引導下重新 建立「正知見」反而更懂得珍惜一切善逆因緣,放下就沒有負擔... 反問一下自己為什麼學佛? 佛法給我們的「實質」教導你受用幾分? 祝福∼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Feb 15 20:26:48 2016 佛法只是要我們平時修正自己的行為,發慈悲心。阿彌陀佛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Feb 24 01:01:46 2016 試問: 學佛為了什麼? 什麼事物是你的? 阿彌陀佛∼^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Mar 02 07:17:37 2016 解脫煩惱 處理煩惱 是學佛的初發心 得與不得 是煩惱 犧牲與不犧牲 是煩惱 離開 了對立的 概念 煩惱應該不會再產生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Mar 02 07:38:11 2016 師兄用了「應該」二字,心中仍有疑?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Mar 02 07:43:26 2016 不是存疑,如果煩惱還在就應該繼續修行直到真正去除我執,那就能所作皆辦俱諸佛 法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Mar 02 07:45:46 2016 祝福您修行精進∼^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Mar 02 07:45:49 2016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Mar 02 07:46:43 2016 感恩祝福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un Mar 20 12:53:51 2016 感恩各位,剛剛找到一個有趣的文章分享給你們--------------------------有人問 佛陀:“通過修行,你最終得到了什麼?” 佛陀答:“什麼都沒有得到。” “那您還修行它幹什麼呢?” 佛陀微笑:“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失去的東西,我失去的有憤怒、有憂慮、有悲觀和 沮喪、失去的有焦慮不安、失去了自私自利和貪嗔癡三毒,失去了凡夫俗子的一切無 知習氣障礙,也失去了對老去和死亡的恐懼。”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un Mar 20 12:54:01 20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98c330102vaa5.html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un Mar 20 13:00:27 2016 朋友。佛祖說我們本已具足佛性,具足智慧。 佛祖教我們抹除遮擋著佛性的[無明],[習氣]。 理論上沒有什麼得到。如寶藏的明珠本已在你身。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Jun 01 12:18:45 2016 這個就是你的疑情你的話頭,參參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Sep 26 18:07:32 2016 佛祖從沒有迫人守戒。末學覺得守戒只是修行之路。不守戒。就會再墮落三惡道。喜 歡;失去時就瞋恚,悲哀,怨恨。選擇喜愛的,除時變成貪婪。強烈既愛慾。產生之 無明。使人愚癡。 末學剛剛觀察到有兩種眾生一生都活在它的幸福中。毋須工作。一生不停食與睡。一 種是糞便蟲。一種是穀牛。兩種眾生都一生幸福。無憂無慮。朝吃晚睡。誰比較幸福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Oct 25 10:33:36 2016 為學而增, 為道而損,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Nov 23 12:50:24 2016 佛法我不是了解很多,但我的經驗是多看凈空法師的說法,對我有幫助,尤其是佛學 問答時,讓我解釋佛法時,更有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Nov 23 12:51:17 2016 疑惑解開的幫助,可以試試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Dec 02 05:12:21 2016 學佛是心性的東西,是解脫煩惱,是去除凡夫最喜的東西貪。少了東西可貪你當然覺 得有所失去犧牲,再發展下去嗔就耒了,癡就跟著出現,那就輪轉不息了。所以要煩 惱解脫,有所失去的心不應有。然後有所得到的心也要息掉,。不取不舍,不增不減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Dec 20 02:46:09 2016 生活用減法,得輕鬆。 奉獻用歡喜,無所求。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un Jan 01 16:26:40 2017 看破放下 失去煩惱,但記得不能失去菩提心 慈悲心。然後繼續進一步的慈悲喜捨, 利樂一切有情眾生,幫助有緣眾生覺醒,進一步的 看破放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Jan 02 14:45:11 2017 對啊,都堅持了好一段時間,總之在佛法這段路上走不會錯的,我也開始覺得沒有人 反對我學佛了,相續中感受到煩惱明顯減少,靜下來也不怕想多多。。。雖然還會有 人看不慣我的一些行為(比如不殺蚊子昆蟲),但是我也習慣了,罵罵笑笑就好。。 。哈哈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Jan 02 17:18:10 2017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Jan 02 21:47:54 2017 方法、法門、次第及心。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61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