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522/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標題: 我想 去 可以掛單的佛寺 時間: Thu Jun 05 12:07:56 2014 我想 去 可以掛單的佛寺. 住幾個月 體驗 出家生活 和修行{同時想皈依成為在家 居士, 我覺得我自己不會修行 ,請問這樣可以嗎 ? 我父母都於最近幾年左右,因生病 往生,我感覺人生非常無常,有些想出家的念頭, 已經很久 > -------------------------------------------------------------------------- < From: Chris Tan Time: Thu Jun 05 23:11:47 2014 可以去南傳佛寺或禪林當白衣,持守八戒。 > -------------------------------------------------------------------------- < From: Pen Small Time: Fri Jun 06 09:05:34 2014 在我學佛的經歷中,佛教中有六種層次的學佛人: 第一種層次的學佛人,是以求有的心態去學佛。 就好像是民間信仰一樣,拿著一盤水果,二串香蕉,三柱清香,四處找廟,五體投拜 的向佛菩薩求升官、求發財、求婚姻、求身體安康、求事業發達、求學業進步、求生 男生女、、、等。 > -------------------------------------------------------------------------- < From: Pen Small Time: Fri Jun 06 09:06:19 2014 第二種層次的學佛人 是逛道場、在道場中做義工及發心佈施,尤其是錢財佈施,做善事等,以為這樣就是 在學佛,但是貪瞋癡慢疑,樣樣皆不離。 > -------------------------------------------------------------------------- < From: Pen Small Time: Fri Jun 06 09:07:27 2014 第三種層次的學佛人 是發現以前也很努力布施及當義工做善事,但是煩惱還是一大 堆,因此開始降伏自己的貪瞋癡等煩惱,尤其是瞋心,因為瞋火能燒功德林,所以時 時刻刻觀照對治自己的煩惱有沒有因歷緣對境時而起現行,若有現行即令使之降服, 如以不淨觀對治貪、慈悲觀對治瞋、因緣觀對治癡、界差別觀對治慢、數息觀對治散 心、、、等等。 > -------------------------------------------------------------------------- < From: Pen Small Time: Fri Jun 06 09:08:34 2014 第四種層次的學佛人 是有一種想要逃避現實生活的心態,認為人間一切皆苦,希望來世不再投胎轉世來這 世間受苦,想要往生佛國淨土,或者能受生於欲界天享樂之人。 > -------------------------------------------------------------------------- < From: Pen Small Time: Fri Jun 06 09:11:08 2014 第五種層次的學佛人 是發現佈施做善事降伏煩惱頂多只是人天福報而巳。以修十善 能生欲界天享天人福報,修禪定若有初禪的發起則能生色界初禪天等,乃至煩惱的降 伏越多定力會越來越強亦能上升至二禪至四禪甚至連對色界天身亦有厭棄而上升至無 色界天,最高至非想非非想天中。然而在降伏煩惱的過程中發現如果沒有斷我見,煩 惱頂多只是伏而巳不能斷除,也只是在三界中輪迴受生而巳,不能脫離三界束縛。所 以產生了出離心,想要出離於三界,而修解脫道,期能斷我見,以見惑一斷思惑等煩 惱才能隨之而斷,見惑不斷思惑等煩惱只是伏而巳。因此以四聖諦觀、十二因緣觀等 修學,期能解脫三界的束縛而入寂靜的無餘涅槃中。 > -------------------------------------------------------------------------- < From: Pen Small Time: Fri Jun 06 09:13:00 2014 第六種層次的學佛人 是修菩薩道之行者,想要瞭解三世因果及生命的實相是為何? 因此發菩提心廣修外門六度波羅蜜,累積福德與智慧二資糧,期望有天能明心見性, 找到生命的本源,也就是菩薩見道,因此除了培植福慧二資糧外,有修念佛之十六觀 、有修參禪、有修持咒、有修唯識觀、、、等等而悟入生命之實相。 > -------------------------------------------------------------------------- < From: Pen Small Time: Fri Jun 06 09:13:47 2014 以上六種層次的學佛人 您是屬於那一種呢? > -------------------------------------------------------------------------- < From: 廖興南 Time: Fri Jun 06 10:36:58 2014 阿彌陀佛:未經同意,已將六種層次的學佛人一文,分享於我的動態上,敬請見諒, 奇文共掌,感恩 > -------------------------------------------------------------------------- < From: Pen Small Time: Fri Jun 06 10:41:56 2014 此文章版權沒有,歡迎轉貼! > -------------------------------------------------------------------------- < From: 廖興南 Time: Fri Jun 06 10:43:50 2014 謝謝啦,感恩 > -------------------------------------------------------------------------- < From: Hong Cyong Chang Time: Fri Jun 06 19:49:53 2014 讚嘆潘世香居士精闢解說。 > -------------------------------------------------------------------------- < From: Jin Lee Time: Fri Jun 06 20:01:40 2014 梁居士 阿彌陀佛!您有這樣的想法我個人覺得也是很好ㄚ,也許就是這樣的因緣讓 您真正接觸佛法勳修發心ㄚ,祝福您∼∼ > -------------------------------------------------------------------------- < From: Pen Small Time: Sat Jun 07 18:57:04 2014 更有一種學佛人 認為佛法是一種哲學,是一種思想,如同西洋的哲學思想一樣,本身也不皈依,也沒 受戒,更不修行的來對治貪瞋癡等煩惱,只是把佛法當成世間學問來研究,以考據方 式研究佛法的歷史、宗派、人物及表面法義...等等而發表論文來博取世間的名聞利 養及社會地位。 > -------------------------------------------------------------------------- < From: 林祺恩 Time: Sat Jun 07 22:05:47 2014 八大人覺經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 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 -------------------------------------------------------------------------- < From: 邱大剛 Time: Mon Jun 16 10:17:20 2014 就次第來說,還是先皈依持守五戒為先,就近找個佛寺在辦三皈五戒時接受皈依即可 。授三皈的寺院是作證,佛弟子皈依的是全體的三寶。 然後就要作止觀的修習,或是採用某法門或某方法的修習,入門之後,就可以受八關 齋戒,學習一日一夜清淨不染。 這過程當中掛單也是很好的方法,就和您有興趣修學法門的寺院聯繫即可,通常寺院 會接受熟悉的居士的掛單,但不一定會讓任何人掛單,畢竟社會上有閒雜人等白吃白 住而不是為修行,因此寺院也會稍加小心些。另外還有短期出家的活動,或是禪七、 佛七等,都是可參加的活動。 等這些有些心得了,再出家,不失為較穩當的方法。廣欽老和尚當年就是在出家前先 練習了很久,以很審慎的態度作準備,果然後來修行有成。 加油!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522/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