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426/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標題: 請問為什麼寺院的正殿叫「大雄寶殿」呢? 聽說有人 時間: Mon Nov 11 20:42:47 2013 請問為什麼寺院的正殿叫「大雄寶殿」呢? 聽說有人因為「大雄寶殿」叫「大雄」 所以和外道連結在一起,合理嗎?跟小叮噹有關係嗎?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Nov 11 20:48:07 2013 大雄是佛陀的別名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Nov 11 20:50:56 2013 佛教徒曾形容佛陀為「大雄」,舉例而言: 《中阿含經》卷29〈1 大品〉:「了知於五陰,境界七善法,大雄遊行處,離一切恐 怖。」(CBETA, T01, no. 26, p. 609, c23-24) 還有其它的經律也稱佛陀為「大雄」,是大英雄、雄偉的意思,相當的南傳經文也是 如此稱呼佛陀。但在別的國家並沒有稱正殿為「大雄寶殿」的習慣,或許在中文上和 雄偉的正殿一語雙關,所以採用此形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有人聲稱「大雄寶殿」的「大雄」是耆那教教主。這其 實只是巧合,就像小叮噹裡也有「大雄」但跟佛教沒有關係 :-) 耆那教教主在中文 的大藏經翻譯為「尼犍子」,「尼揵陀若提子」,中文的大藏經中從來沒有稱耆那教 教主為「大雄」的,可以用 CBETA 搜尋即知,可見歷時千年譯經的古德一向都區分 得很清楚。 其實,耆那教信徒有稱其教主為「佛」的,因為「佛」是古印度對覺者的稱呼,但這 跟佛教所謂的佛無關。大藏經中也沒有稱耆那教主為「佛」的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Nov 11 23:09:25 2013 噢!我每星期都會到的佛寺,這幾年以來,可沒留意到有沒“大雄寶殿”的牌子。 :-P 下次有去時,可要留意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Nov 12 01:46:29 2013 關於"大雄寶殿",我可就文化史的角度略作簡單說明。 中國早期的佛寺建築沒有所謂的"大殿",而是承襲印度文化的塔(即窣堵波、浮圖、 塔婆、兜婆、偷婆,或是支提)。佛寺以塔為中心,塔的正中央有柱,柱的四面供奉 佛像。(去過日本古寺,如參觀過法隆寺五重塔的人可能較能具體想像。) 由於塔的空間狹小,佛像的大小和數量受到限制,一次能容納禮拜者的人數也不多, 於是漸漸產生另外建築佛殿的需要。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佛殿和塔並列的樣式。隋唐 之後,殿的地位逐漸超越塔,成為以殿為中心,塔在旁邊的建築格局(即今日奈良、 京都的古寺建築格局。)成為主建築的大殿供奉主尊佛像,早期大多是釋迦牟尼佛, 而大雄為釋尊之德號,除了前面提到《中阿含經》卷29的"大雄"之外,古人主要是依 據例如《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及授記品:「大雄猛世 尊,諸釋之法王。」等經典作為名詞來源。因此,中國的大殿稱為大雄寶殿。 鄰近的韓國及日本由於自古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並由中國接受佛教的傳播,也自然吸 取了的佛寺建築文化。韓國佛寺的大殿依照中國習慣仍稱為大雄寶殿;日本則稱為金 堂,這是來自《後漢書》中,漢明帝夜夢金人,於是派人西去求法的典故。金人,指 的就是佛。 "大雄寶殿"不過是中國千年以來對大殿(主殿)的習慣稱呼而已,跟教派、法門無關。 拿大雄寶殿跟耆那教主扯關係或衍生其他爭論,其實是對古代文化認識不夠的自由聯 想罷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Nov 12 05:00:59 2013 謝謝你們提供這個資訊,釐清真相真好。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Nov 12 10:27:47 2013 能征服自己的慾望,是謂「大(英)雄」。所以「大雄寶殿」雖是中國人取的名字, 還是有其深意。 耆那教教主也叫大雄,那是教徒對教主的尊崇,由其宗教自身的立場而言,也無足怪 。 小叮噹裡的「大雄」跟佛教還是有一點間接相關,因為日本接受的唐朝時期文化,是 中國佛教發展的高峰,當時許多用語都有佛學的影子,所以日本漢字裡還保存很多佛 學詞彙,例如「不思議」就是一例,取名大雄也是。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Nov 12 11:05:23 2013 Andreas Lin小叮噹的大雄跟佛教完全沒關係,這跟早期台灣的翻譯有關,小叮噹也 是翻譯的關係,更不用說宜靜等了,我不大確定台灣的小叮噹有沒有比香港還早,但 我知道早年香港的漫畫是用叮噹的名字,所以我不認為小叮噹中的大雄跟世尊的大雄 有任何間接直接關係,除非找的到當初的翻譯人,詢問他理由,但我也不認為即便對 方是佛弟子會把大雄世尊的大雄拿來給野比太用。Wiki上的列表反倒呈現的是當時代 的本土化吧?不過現在google 卻發現小叮噹跟大雄寶殿雙雙列為關連字了XD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3%86%E5%95%A6A%E5%A4%A2#.E4.B8.AD.E6.96 .87.E7.BF.BB.E8.AD.AF.E5.90.8D.E7.A8.B1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Nov 12 11:07:31 2013 別那麼認真= = 樓主剛開始問玩玩的讓大家輕鬆一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Nov 12 20:50:22 2013 小叮噹的大雄跟佛教完全沒關係,這點到是要說清楚,開玩笑歸開玩笑,若提供了不 正確的資訊誤導他人就不好了,謝謝 Daniel Liao 澄清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Nov 12 20:55:00 2013 我不是針對Cathy,而是回Andreas,主因是他後面講小叮噹的大雄跟佛教有間接關係 ,這是錯的,因為大雄根本不是日本多拉ㄟ夢中的大雄,扯不上關係的,單純是早期 翻譯的問題。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Nov 13 13:13:22 2013 據個人理解!僅供參考!雄--指雄獅,在過去獅子代表勇猛,"大雄"是要修者像雄獅一 樣"勇猛精進"。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Nov 13 15:35:21 2013 大雄的日文原名叫野比雄太,倒是跟大雄真的沒關係。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Nov 15 20:42:07 2013 真是感謝大家的分享和討論,也讓我多了解了各個層面。不管是博通古今的 Huiyi Lin,熟悉佛教史的 Cheng Soon Lee,懂日文 En Tian Hu, 或是有創意的 Andreas 等等,集思廣義真不錯 :) 每個人所知都有限,不懂的隨時修正就是了 :)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426/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